摘要:80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当天,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的形式向日本全国发表《终战诏书》,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日本政府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80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当天,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的形式向日本全国发表《终战诏书》,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日本政府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日本的投降,标志着中国军民浴血奋战的抗日战争结束。
长沙这座英雄的城市,是整个二战时期受损最为严重的城市。“文夕大火”和长沙四次保卫战。长沙城90%的建筑物夷为平地,平民伤亡过10万。
长沙的损失是抗战期间中国遭受摧残的缩影。长沙军民的坚守与牺牲,也是中国人民抗战精神的重要象征。
我的这些亲人们,是这场侵略战争的亲历者和抗争者。
外公(婆)家位于长沙城近郊(如今的湖南省政府驻地),在抗日战争之前,也算得上是小康之家。外公租种了几十亩水田,自己家有耕牛、农具,还有几间房屋,我妈妈还可以去私塾读书。
自日本兵攻进长沙之后,一切都改变了。耕牛、粮食被抢走,几间房屋也在战火中被炮弹炸毁。
外公两次被抓去做劳工,受尽凌辱。在行进的路上外公拼死反抗,逃了回来。
小时候,我看到外公的左肩上有两道很深的疤痕,他说那是日本兵在追赶时,用刺刀刺伤后留下的疤。
外婆回忆,那时经常听到邻村谁谁谁,因为被日本兵强暴,不堪受辱而自杀身亡的消息。每次有日本兵路过,外婆就领着女儿,用锅灰抹黑脸,躲进山里。
我姑爷爷家在长沙的老城区浏城桥。四次长沙保卫战和“文夕大火”,姑爷爷的家的几间瓦房,成了废墟上搭建的窝棚。
即便这样子,长沙保卫战时,长沙城打成了一锅粥。姑爷爷家的男人们均冒着枪林弹雨帮助军方往前线运送物资,女人们去护理伤病员。
姑爷爷的一个堂弟在运送物资后,拿起战场上牺牲士兵遗留的枪留了下来,也永远的留在了战地…
有些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或许会被淡忘,但有些人和事是不能被忘记的,也永远忘不了。
今日回望那段并不久远的历史,是为了提醒我们,和平的生活来之不易。愿山河永固,国泰民安!
来源:情感专家勋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