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SC-V:国产芯片的“开源之路”,能否迎来突围时刻?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8-15 08:00 2

摘要:过去十年,全球芯片架构几乎被 x86(Intel/AMD)和 ARM(英国 Arm Ltd.)两大阵营垄断。在高性能计算、移动终端、物联网、车载系统等领域,核心指令集授权受制于人,一旦供应链或国际环境变化,国产芯片就可能陷入被动。

过去十年,全球芯片架构几乎被 x86(Intel/AMD)和 ARM(英国 Arm Ltd.)两大阵营垄断。
在高性能计算、移动终端、物联网、车载系统等领域,核心指令集授权受制于人,一旦供应链或国际环境变化,国产芯片就可能陷入被动。

在这种背景下,一种名为 RISC-V 的开源指令集架构,成为全球范围内关注的焦点,也被视为中国芯片产业突破的“第二条跑道”。

RISC-V(读作 “risk-five”)诞生于 2010 年,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团队提出。
它是一种精简指令集架构(RISC),最大的特点是完全开源、免授权费

传统的指令集架构(ISA)类似于“芯片的语言标准”,决定了处理器如何理解并执行指令。

x86/ARM:有专利保护,使用需要支付授权费,还受制于厂商审核RISC-V:像开源软件一样,任何企业或个人都可以免费使用、修改、扩展开放性 → 没有授权壁垒,全球任何团队都能基于它做定制芯片可裁剪性 → 从小到 MCU,大到服务器 CPU,都能用同一套架构扩展快速迭代 → 社区化开发模式,科研成果和商业需求可以更快落地

一句话理解:RISC-V 就像“芯片界的 Linux”,大家都能用,但谁做得好,谁就能成为生态的领导者。

美国:SiFive、Esperanto 等初创公司深耕高性能 RISC-V CPU欧洲:欧盟资助“Open Hardware”计划,用 RISC-V 推动半导体自主日本:Renesas、Sony 等在车载与嵌入式芯片尝试引入印度:宣布将 RISC-V 作为国家重点架构,推动本土 CPU 研发企业核心方向代表产品阿里平头哥(中天微)高性能 SoC / AI 芯片玄铁 C906 / C910芯来科技MCU / 工控 / 车规Nuclei N / NX 系列国芯科技安全芯片 / 嵌入式GX 系列赛昉科技边缘计算 / AI香山、玄思系列燧原科技AI 加速器配套 RISC-V 控制核推理/训练芯片控制核心(3)产业联盟中国 RISC-V 产业联盟(CRVIC)推动统一标准、工具链适配、测试验证体系

未来 3–5 年,RISC-V 在中国可能会先完成以下三步:

低功耗和车规市场占稳形成自主可控的高性能核心(配合 AI、HPC 场景)建立完善的工具链与生态标准

关键点:RISC-V 的开源本质,决定了它是一条比 ARM 更平等的赛道。谁先跑通从架构设计 → 芯片量产 → 生态落地的闭环,谁就能在新一轮芯片竞争中占据主动。

来源:量子信息工作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