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8月14日,“潜心爱童”暑托营第二期的运动训练日如约而至。市儿童福利院(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联合益加社工,将专业的心理辅导理念融入运动设计,为35名学员带来了一场身心共舞的成长之旅,让孩子们在奔跑跳跃中既锻炼了身体协调,又释放了内心压力。
潜心爱童
2025年8月14日,“潜心爱童”暑托营第二期的运动训练日如约而至。市儿童福利院(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联合益加社工,将专业的心理辅导理念融入运动设计,为35名学员带来了一场身心共舞的成长之旅,让孩子们在奔跑跳跃中既锻炼了身体协调,又释放了内心压力。
趣味早操:用肢体语言打开心门
热身环节的趣味早操被赋予了特殊的“情绪密码”。社工们将动作设计成情绪表达:伸展双臂时要喊出“我很棒”,弯腰触脚时默念“烦恼再见”,旋转跳跃时想象“把不开心甩出去”。
小宇刚加入时总是低着头,手臂抬到一半就放下。社工悄悄走到他身边,陪着他一起做动作:“你看,像这样把胳膊打开,就像把心里的窗户打开一样,阳光才能照进来。”三遍动作后,小宇的手臂渐渐抬高,当做到“甩烦恼”的动作时,他竟用力地将手臂向后甩去,嘴角也微微上扬。小琪则把每个动作都做得充满力量,她说:“这样动一动,感觉心里不堵了。”
飞镖趣玩:瞄准靶心,释放焦虑
飞镖靶被社工们改造成了“情绪靶”——靶心是“平静岛”,外围依次是“小紧张”“有点烦”“很开心”区域。“把飞镖想象成心里的小疙瘩,投出去就等于把它放走啦。”李社工的话让孩子们眼前一亮。
小昊第一次投掷时,飞镖落在了“很紧张”区域,他眼圈瞬间红了:“我总是投不准。”社工蹲下来帮他调整姿势:“你看,投的时候深吸一口气,心里数1、2、3,把注意力放在靶心上,就像把烦恼都集中到那里一样。”第三次投掷,飞镖稳稳落在“平静岛”边缘,小昊突然捂住嘴笑了:“它真的飞走了!”
轮到小琳时,她捏着飞镖迟迟不放手。社工轻声问:“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呀?”小琳小声说:“我想妈妈了。”“那我们把对妈妈的想念投到‘开心区’好不好?告诉她你在这里很快乐。”飞镖出手的瞬间,小琳的眼泪掉了下来,但脸上却带着释然的微笑。
运球游戏:协作中找到情绪支点
双人运球环节被赋予了“情绪传递”的意义——两人需保持球的平稳,就像共同守护一份好心情。小琪和小宇一组,起初因配合不当导致球频繁掉落,小琪急得发脾气:“都怪你走太快!”
社工没有直接干预,而是等他们冷静后问:“刚才球掉的时候,你们心里是不是像有小火山要爆发?”随后引导他们:“试着把‘我生气’换成‘我们慢一点’,就像调整运球的速度一样,情绪也能慢慢稳住。”当两人终于配合着把球运到终点时,小琪主动拉起小宇的手:“刚才是我太着急了。”
协调训练:身体平衡带动心理稳定
“单脚跳格子”被设计成“情绪阶梯”,每个格子标注着不同的情绪词汇。社工告诉孩子们:“跳得越稳,说明你越能掌控自己的情绪哦。”小昊刚开始总在“焦虑格”摔倒,社工在旁边用手机播放着轻柔的音乐:“跟着音乐的节奏跳,就像让心里的小船找到平稳的波浪。”五轮练习后,他竟能稳稳跳过“平静格”“快乐格”,落地时还得意地做了个鬼脸。
“手脚并用爬垫子”则变成了“情绪迷宫”,孩子们需根据颜色指令快速做出反应。小琳起初总是出错,急得直跺脚。社工笑着说:“没关系,错了就像踩到大石头,跨过去就好啦。”当她终于顺利爬完时,突然躺在垫子上大笑起来:“原来没那么难!”
下午的“情绪分享圈”里,孩子们围坐成一圈,小宇说:“投飞镖的时候,我好像把不开心都投出去了,现在心里很轻松。”小昊举着手说:“单脚跳稳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特别厉害。”社工将孩子们的话一一记在“情绪成长册”上,最后说:“运动就像心里的晴雨表,当你们觉得难过、紧张时,跑一跑、跳一跳,身体会告诉你们: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阳光把孩子们的影子叠在一起,每个人的笑声里都带着轻盈的质感。这场运动训练日,不仅让孩子们的肢体协调性得到提升,更让他们在挥洒汗水中学会了与情绪相处。当运动成为心理的解压阀,当协调训练化作内心的平衡术,“潜心爱童”暑托营正用最温柔的方式,为孩子们的心灵披上坚韧的铠甲,让他们在成长的路上,既能稳健迈步,也能轻盈飞翔。
来源:益加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