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玩大了,想要说服普京一起合作,从中国手里抢回主动权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8-15 02:03 2

摘要:8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掀起全球政坛风暴——他试图拉拢俄罗斯总统普京,合作开发阿拉斯加稀土资源,意图削弱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并试图重塑美俄关系,为美国赢回失去的战略主动权。

8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掀起全球政坛风暴——他试图拉拢俄罗斯总统普京,合作开发阿拉斯加稀土资源,意图削弱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并试图重塑美俄关系,为美国赢回失去的战略主动权。

8月15日,阿拉斯加会晤成为全球瞩目的地缘大戏。根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7月发布的全球资源安全风险报告,2024年全球稀土出口总值突破1200亿美元,中国占据全球70%以上的供应份额,俄罗斯与美国的资源储备虽然丰富,但产业链一体化程度远不及中国。

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则在最新预测中指出,未来十年,稀土已是大国科技、军事、能源竞争的“命门”。这一信息,也让阿拉斯加会谈蒙上浓重的战略博弈色彩。

全球稀土格局高度集中,中国以其完整的产业链、技术优势和低成本生产能力,已成为全球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军工等领域的“关键支撑者”。美国虽然在阿拉斯加、加利福尼亚等地拥有丰富稀土储备,但由于环保法规严格、开采成本高企,始终难以实现供应链自主。

上半年,美国高科技产业因稀土短缺问题导致产能受限,芯片制造、导弹系统、卫星通讯等关键领域出现供应瓶颈。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数据,美国2024年稀土进口量中,约80%依赖中国,剩余主要来自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俄罗斯未进入美国前三大供应国。

特朗普的策略并非空穴来风。阿拉斯加博坎山脉下蕴藏着世界为数不多的高品位稀土资源,若能实现规模化开发,将为美国“去中国化”稀土供应链提供新支点。

特朗普团队在今年5月就已委托咨询公司对阿拉斯加项目进行可行性评估,结论是:若美俄联合开发,理论上可在三年内形成初步产能,满足美军及高科技产业近30%的稀土需求。但该计划面临的最大障碍,恰恰来自俄中紧密的战略协作。

俄乌冲突进入胶着期,俄经济遭遇多轮西方制裁。但中国成为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2024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创纪录的2500亿美元。俄罗斯能源、矿产、粮食大量出口中国,反哺本国经济;中国则为俄罗斯提供工业制成品、关键设备与金融支持。

根据俄罗斯联邦海关总署6月公布的数据,俄罗斯出口中近40%流向中国,人民币已成为俄外汇储备的主力货币,占比超过45%。

普京对美俄合作开发稀土项目持开放但明确的条件态度:一方面希望借此获得西方制裁缓解,吸引资本和技术进入,另一方面却不愿破坏与中国的深度战略协作。俄方多次警告美方,合作前提是解除关键领域制裁,“不损害中俄核心利益”。

俄罗斯科学院国际关系与世界经济研究所近期分析指出,稀土、能源、军事技术是俄中合作的三大支柱,一旦俄罗斯在稀土领域与美方“深度捆绑”,势必引发中方疑虑,甚至影响两国在更广阔领域的互信基础。

美方对中国稀土高度依赖,早已成为舆论与国会两党争议的焦点。7月,美国国会通过“关键矿产安全法案”,将稀土、锂、钴等矿产纳入国家安全管控范围,要求政府加快本土资源开发,同时限制中企参与美战略矿产投资。

美国国防部警告,一旦中国对稀土出口实施更严厉管控,美军高端装备、F-35战机、导弹系统甚至电磁弹射航母的核心部件都将面临供应风险。

在此背景下,特朗普推行的“阿拉斯加稀土计划”被视为美国供应链安全战略的重大突破口。但现实远比想象复杂。阿拉斯加地区气候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极地冻土、冰川地形增加了开采难度。

美方在2024年、2025年连续两次启动试采工程,均因技术、资金、环保等问题进展缓慢。特朗普希望通过俄方在极地资源开发上的经验与技术“破局”,但俄罗斯自身也面临资金短缺、技术壁垒和西方制裁三重压力。

阿拉斯加峰会前,特朗普对普京态度反复摇摆。6月,白宫一度放风,若俄在8月8日前未实现乌克兰停火,将追加制裁。但期限过后,特朗普又公开表示“停火取决于普京”,试图以灵活姿态留住谈判空间。

与此同时,美俄原计划的三方会谈(美、俄、乌)也因普京拒绝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同台告吹,最终变为特朗普与普京的“二人转”。

中俄战略协作并非权宜之计,而是长达数十年的积淀。俄乌冲突爆发前,中俄贸易、军工合作已呈上升趋势。2024年中国成为俄罗斯最大能源客户,俄罗斯则为中国提供天然气、石油、粮食和稀土原矿。

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稀土产业链,俄罗斯则在矿产、能源、粮食领域与中国经济高度互补。美方希望以经济合作动摇中俄同盟,但俄罗斯在西方制裁重压下,对中国市场和技术的依赖反而加深。

军事层面,中俄在远东边境开展联合巡航演练,提升了两国战略互信。上半年,中国空军与俄罗斯空天军进行多次联合演练,涵盖远程预警、反导拦截等现代化作战课题。

中国在无人机、雷达、电子战等领域为俄罗斯提供了关键零部件支持,而俄方则以先进发动机和战略武器技术,反哺中国军工升级。联合国安理会7月例会上,俄罗斯再次明确反对涉华议题“泛化”,中俄在国际组织中的配合度持续提升。

特朗普推动美俄联合,意图削弱中国的全球影响力,但这一设想面临结构性障碍。美俄经济结构高度同质化,双方在能源、粮食、武器出口领域均为正面竞争者。2024年美俄能源出口总额均突破2000亿美元,中国为两国主要市场之一。

美方为“抢占”中国市场,多次以关税、补贴等手段压制俄罗斯出口。美国对购买俄罗斯高端武器的第三国持续施加制裁,造成俄武器出口市场萎缩。美国农场主、石油公司对特朗普“拉俄制华”政策并不买账,担忧自身利益受损。

阿拉斯加稀土项目即便顺利推进,技术、资金、市场三重制约下,远水难解近渴。7月美国国防部内部评估报告认为,即使美俄联合开发阿拉斯加稀土,美方在军事、科技领域对中国的供应链依赖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中俄在稀土、能源、军工的“战略互补”优势,已形成稳定的国际分工格局。

参考资料:

环球网:2025-08-13 06:52:特朗普:与普京会晤是“试探性的”,相信双方会进行“建设性对话”

来源:两点钟史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