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治利剑守护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8-15 09:19 2

摘要:2019年,宁夏某酒庄公司与宁夏某葡萄酒业公司、深圳某销售公司合作代加工葡萄酒。2020年合作终止后,两家公司却擅自使用该酒庄名称、厂址及生产许可证。2023年,中法合营某葡萄酒公司以商标侵权为由将三方诉至江苏法院,法院经审理判决酒庄公司赔偿10万元,另两家公

“在商标纠纷一案的处理中,法院未简单判决,而是推动‘赔偿+整改’调解方案,既保护知识产权,又维护产业生态。”8月13日,宁夏某酒庄公司负责人说。

2019年,宁夏某酒庄公司与宁夏某葡萄酒业公司、深圳某销售公司合作代加工葡萄酒。2020年合作终止后,两家公司却擅自使用该酒庄名称、厂址及生产许可证。2023年,中法合营某葡萄酒公司以商标侵权为由将三方诉至江苏法院,法院经审理判决酒庄公司赔偿10万元,另两家公司承担连带责任。酒庄公司随后向银川市西夏区人民法院起诉追偿。考虑到涉事企业曾有合作基础且同属葡萄酒产业链,经调解,三方达成协议:两家责任公司全额清偿江苏法院判决债务及执行费用,并额外赔偿酒庄公司5万元,同时承诺立即停止使用其企业信息。

“既要保护知识产权,也要维护产业生态,此次调解避免了企业‘两败俱伤’。”8月13日,西夏区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涉案企业已按约履行义务,侵权产品全部下架。案件背后,是宁夏以法治力量护航特色产业发展的底层逻辑——从出台《宁夏回族自治区奶产业发展条例》到《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保护条例》,从雷霆打击侵权到柔性司法调解,从制度创新到服务升级,一套“立法+执法+服务”的全周期法治保障体系正在形成。

在自治区《关于法治化保障“六个攻坚战”实施方案》中,“依法保障特色优势产业升级攻坚战”作为重要内容,为葡萄酒、枸杞、滩羊等“六特”产业筑起了法治“防护网”。如今,全区已建成90家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覆盖所有重点工业园区。中宁县查获4.74万个假冒枸杞包装袋,石嘴山市整治违规使用“中宁枸杞”地理标志行为,银川市查处冒用“盐池滩羊”商标案件……市场监管与司法保护的双重发力,让地理标志成为名副其实的“金字招牌”。

吴忠市利通区人民法院今年初受理的系列涉农企案件颇具代表性:某农牧公司面临50余万元债务纠纷,法官没有机械办案,而是为其量身定制分期还款方案,既保障债权人权益,又为企业赢得喘息空间。公安交管部门推出货车“首违不罚”清单,核发3.1万个通行码;银川车管所上门为危化品运输企业办理64台车辆登记;公安机关在沙坡头、沙湖等5A级旅游景区设立旅游分局,31个3A级以上旅游景区实现警务服务全覆盖……这些在实践中涌现的案例,深刻揭示了法治护航不仅有雷霆手段,更有春风化雨。

制度层面,《关于进一步做优做强文化旅游产业的实施意见》《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等政策接连落地,法治护航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入选中央依法治国办典型案例,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改革持续深化,知识产权共享法庭设立。“我们正构建‘立法+执法+服务’的全周期法治保障体系。”自治区文旅厅相关负责人说。

从打击侵权到司法护航,从制度创新到服务升级,宁夏正以法治思维推动特色优势产业提档升级、高质量发展。在“六个攻坚战”的号角下,这条融合严格执法、柔性司法、制度创新的法治护航之路,必将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本报记者 马 忠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