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原,这样的“阳光工厂”共有74个!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15 10:03 2

摘要:初秋的阳光掠过开原市威远镇龙泉村闲置小学院内,420块光伏板反射着金属光泽,光伏板下一簇簇大豆郁郁葱葱,长势喜人。一旁的电表箱里,光伏板“喝进去”的太阳光正源源不断地转换成“真金白银”的收益,揣进村集体和村民的钱袋子。

初秋的阳光掠过开原市威远镇龙泉村闲置小学院内,420块光伏板反射着金属光泽,光伏板下一簇簇大豆郁郁葱葱,长势喜人。一旁的电表箱里,光伏板“喝进去”的太阳光正源源不断地转换成“真金白银”的收益,揣进村集体和村民的钱袋子。

在开原,这样的“阳光工厂”共有74个。

政策“搭台”

4851万元资金催开“阳光花”

“以前看天吃饭,现在靠光赚钱。”开原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高敬琼指着全市光伏项目分布图感慨道。近年来,开原市攥紧绿色发展的方向盘,4851.44万元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精准注入光伏产业,不仅有效解决了项目低效及运行风险难题,还巧妙地将荒山坡地、昔日闲置的土地以及村集体屋顶等“沉睡资源”,变成一座座引“光”生金的发电站。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能源绿色转型,开原市农业农村局积极宣传、引导各乡镇(街)将目光投向清洁高效的光伏产业,利用项目资金发展振兴产业,真正让“阳光”转化为财富。如今,这些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播下的“阳光种子”,已在13个乡镇64个行政村长成了助农增收的“摇钱树”,为乡村振兴源源不断地注入持久动力。

威远镇不少行政村都从光伏项目中受益。2022年以来,全镇共实施5个光伏发电项目,当年首个光伏项目落地时,不少村民还在嘀咕:“这些玻璃板子能挣钱?”如今5个项目年收益38万元。这些实实在在的收益,一部分变成了脱贫户、监测户的产业分红,一部分装进了村集体的“挎兜”。

“村集体经济增收了,村里用这笔钱改善村里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老百姓自然跟着受益。”龙泉村党总支书记徐亮说。

光伏“唱戏”

屋顶田间结出金色“致富果”

在龙泉村村部,原本空荡的屋顶,如今已经布满蓝色的光伏板。2023年,龙泉村利用闲置的村小学校舍和操场等资产资源,向上申请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60万元,建设晟鑫分布式光伏发电站项目,安装光伏板420块,装机容量272千瓦,2024年初并网发电,当年实现“阳光”收益14.3万元。

“除去发电站运营管理费用外,收益的6成用于产业分红,村集体收入3成,我们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阳光红利’,当年又申请建设晶鑫分布式光伏发电站,把249块光伏板铺在了村部的屋顶上。”徐亮一边说着一边掏出手机,登录“华为智能光伏”,村里两个光伏项目的实时数据直观映入眼帘。“现在是上午10点,截至目前,两个光伏项目当日发电量共计772.35度,收益共计289.57元。如果天气晴好,一天的‘阳光收益’能超过1000元。”谈及光伏项目时,徐亮满是喜悦。

龙泉村村民宿美臣算过一笔账:光伏项目分红加上村里公益岗的工资,一年能多挣3500元。宿美臣的妻子患病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因为照顾妻子不能外出打工,村里为他解决了大问题。如今,每天路过村部,宿美臣都要抬头看看:“这些板子都是我的‘打工仔’,赚了钱也会分我一份。”他指着路边崭新的路灯笑道:“村集体用收益搞建设,全村安装了420盏路灯,晚上出门亮堂堂的,俺们心里更亮堂!”

夕阳西下时,光伏板的影子在地上拉长。如今在开原,昔日那些无人问津的“沉睡资源”,已化作电表里不断增长的数字,成为了村民持续增收的“阳光存折”。“接下来,我们将持续用好乡村振兴政策,深入推动绿色发展与民生改善深度融合,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的内生动力。”望着眼前的光伏阵列,高敬琼眼中满是憧憬:“阳光带来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来源:铁岭日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