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代中国革命时期涌现了无数不畏牺牲、前赴后继的革命志士,他们为了自己内心的信仰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些革命志士有的因为所做的贡献巨大名留青史,但有的却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只留给了我们他们那感人肺腑的事迹。
近代中国革命时期涌现了无数不畏牺牲、前赴后继的革命志士,他们为了自己内心的信仰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些革命志士有的因为所做的贡献巨大名留青史,但有的却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只留给了我们他们那感人肺腑的事迹。
红军革命时期,国民党反动派为了将这个所谓的“心腹大患”扼杀于萌芽之中,对我军发动了多次围剿,我军被迫开始了两万五千里的长征。在长征过程当中,红军战士们不但要面临着艰苦恶劣的环境,还要与穷追不舍的敌军作斗争,处境可谓十分艰难。
当时红军队伍来到了天险大渡河面前,为了摆脱后方紧追不舍的敌军,上级下达了强渡大渡河的指令。在先锋队渡河过程当中有22位战士攀爬上了只有铁索组成的泸定桥,他们用自己英勇无畏的姿态突破了敌人的阵地,为后续部队渡河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们却在这场战斗当中失去了踪影,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事情的始末。
当时红军队伍占据了大渡河重要的渡河点,但是国民党早就将当地的船只破坏,红军战士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只找到了四只小船。这样的数量对于战死人数数万的红军队伍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在这样的情况下下从泸定桥通过成为了最好的选择。
但国民党早就考虑到了这一点,为了阻止红军战士通过泸定桥渡河,他们将桥上的木板抽走,只剩下了光秃秃的铁链,而底下则是汹涌的河水,一旦落入其中必然难以存活。很显然在这场渡河作战当中,我军处于明处,敌人则是处在有利地位的暗处。
队伍为了快速赶到泸定桥前进行了急行军,仅仅是一个昼夜行军距离就达到了两百多公里,在到达泸定桥的时候上级对作战计划进行了分析,决定兵分三路,分别派出三支部队负责夺桥、掩护以及渡河夹击敌军。三个任务当中以夺桥任务最为艰难,红四军团的二连成为了夺桥的先锋队。
在战斗开始之前,连长挑选了二十二位身手比较好的战士加入到突击队当中,部队给他们配备好了最好的枪支。随着作战命令下达,二十二位战士迅速向铁索桥奔去,面对战士们的突击国民党也迅速用火力进行阻拦,他们并不担心红军队伍能够通过铁索桥,毕竟那样的难度太大了。
但眼见二十二位勇士不断靠近,国民党的队伍发了慌,他们见枪炮阻止不了战士们的前进,便在桥头的位置燃起大火,同时在铁链上浇上煤油,很快火焰蔓延到了战士们铺在铁锁上的木板上。见到敌人这样的卑劣手段,战士们都十分愤怒,他们凭借着自己悍不畏死的精神向着火海发动突击。
在这样残酷的战斗过程当中有四位战士牺牲了,好在红军的大部队也已经投入到战斗当中,在强大的火力压制下最终敌军只能仓皇败逃,而突击队剩下的十八位战士也回到了自己原来的部队当中。当突击队的队长杨成武将队伍当中有四位战士牺牲的消息告知毛主席的时候,毛主席一时之间沉默了,之后他表示要为这些战士立碑。
但因为国民党反动派依然紧追其后,红军部队并没有来得及将这二十二位勇士的名字记下。飞夺泸定桥这场战役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正是因为红军队伍及时拿下泸定桥,才避免了国军部队对我军形成夹击之势,为我军在危急当中夺取了一条生路。
抗战爆发前夕彭加伦先生在听说了红军先锋部队勇夺泸定桥的英雄事迹之后,想要为他们创作一篇文章来作纪念,只是他很快遇到了困难,那就是这二十二位战士的名字根本无从得知。党中央当时也想要寻找到突击队的幸存者,但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这项调查行动直播被迫中止。
新中国成立之后,红军飞夺泸定桥的事迹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国家也进行登报寻找当年先锋队的勇士,但一时之间并没有获知他们的消息。后来从红四团的团支书记口中得知了几位战士的名字,但还有一些战士名字已经记不清。后来王永模在在被调到泸定县工作的时候,他想要竭尽所能找出当时那些勇士,经过数十年的努力终于确定了那二十二位战士的姓名。
如今的中国繁荣强盛,这样的成就是当初无数革命志士用他们的热血乃至生命所换来的,我们要永远铭记这些英雄,继承他们为了祖国不懈奋斗的精神。
来源:藤井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