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寒武纪在资本市场再次创造历史,市值一度突破4000亿大关,截止目前市值为3803亿,市盈率达2929倍。资本神话背后,源自网上传播有关某厂商预定大量载板订单、收入预测、新产品情况、送样及潜在客户、供应链等相关信息。
文/杨剑勇
寒武纪在资本市场再次创造历史,市值一度突破4000亿大关,截止目前市值为3803亿,市盈率达2929倍。资本神话背后,源自网上传播有关某厂商预定大量载板订单、收入预测、新产品情况、送样及潜在客户、供应链等相关信息。
对此,寒武纪公告声称均为误导市场的不实信息。并特别提醒广大投资者注意二级市场交易风险,理性决策,审慎投资。
整体来说,得益于生成式AI时代,寒武纪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经营业绩得到实质性突破,以及生成式AI时代,各界对AI芯片需求旺盛,尤其国产替代的趋势背景下,使之成为炙手可热的AI芯片厂商。
自2022年底推出ChatGPT,推动全球人工智能市场开启一个新增长时代。IDC预计,到2028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将达到6320亿美元。
其中,科技巨头们通过构建庞大的AI基础设施,以此抢占AI大模型技术制高点与市场主导权,仅美国四大科技巨头(谷歌、Meta、亚马逊与微软)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投入,预计2025年将高达3200亿美元。
这种全球性的资本开支扩张趋势,构建庞大的AI基础设施,这当中有数以百亿美元购买英伟达芯片。英伟达黄仁勋曾表示,全球对英伟达的AI基础设施的需求空前强劲。
因市场对英伟达的高性能芯片需求旺盛,使之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市值更是迈过4万亿美元大关,达4.44万亿美元,成为地表最强个股,其市值先后超越苹果与微软两大公司,问鼎全球市值榜首。
英伟达凭借在GPU领域的绝对优势,抓住了生成式AI市场机遇。寒武纪被视为中国版的英伟达,在资本市场同样也表现惊人,显示出大模型所带来的空前机遇,投资者对AI商业前景持有乐观态度。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科技企业发展AI大模型,依赖于英伟达高性能芯片。然而,美国在近年来不断封堵国内企业购买英伟达高性能芯片,试图遏制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不过,受制于对我国高端芯片限制,使得国产替代也在加速。
尤其DeepSeek的出现,凭借卓越的性能与开源,各行各业纷纷全面接入,让更多企业通过低成本部署AI应用的同时,有望助力中国构建自己的人工智能生态。其中,在芯片底层,国产AI芯片对此适配DeepSeek,从而使得国产AI芯片软硬生态形成。
更为核心的是,尽管近期英伟达H20解禁,将重回国内市场,只是“后门争议”持续发酵,以及人工智能相关芯片设置追踪装置,也须警惕。虽然英伟达多次声明没有后门,但也会促使国产替代再度强化。
在国产替代的趋势背景下,作为一家专注于人工智能芯片研发的企业,寒武纪的业绩增速惊人,并一改过去长期亏损,实现扭亏为盈。
2024年第四季度,寒武纪的净利润为2.72亿元,这是史上首度实现盈利的季度,是其盈利历史性转折点。今年更是迎来爆发式增长,一季度营收增42倍之多。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营收11.1亿元,同比增长4230%,净利润3.55亿元,上年同期亏损2.26亿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大模型数以亿计的参数对算力消耗巨大,对算力需求随之大幅提升。为此,大模型底层芯片计算能力的需求也得到释放。
有数据显示,全球人工智能芯片的市场规模预计在2024年增长到671亿美元,到2027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194亿美元。与此同时,国产替代的趋势背景下,寒武纪也迎来了大模型历史机遇。
为此,寒武纪拟再募资总额不超39.85亿元,用于面向大模型的芯片平台项目、面向大模型的软件平台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以此进一步提升芯片研发设计能力、技术储备和产品能力,巩固和提升市场竞争力。
最后,大模型对AI芯片需求以及国产替代的逻辑,叠加寒武纪的自身经营改善,同时,拟募集39.85亿的资金继续加码大模型芯片及软件,进而打造出具备竞争力的产品,从而在智能芯片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借此,希望凭借新募集的资金,使得AI芯片技术得到提升,有与国际芯片厂商竞争实力,撑起国内AI芯片的一片蓝天。
杨剑勇,福布斯中国撰稿人,表达观点仅代表个人。致力于深度解读人工智能、AI大模型、物联网、云服务和智能家居等前沿科技。
来源:杨剑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