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3年,特斯拉CEO 埃隆・马斯克公开表示:“借助司美格鲁肽并控制饮食,我在一个月内减掉了20多磅(约18斤)。”到了2024年底,他又提及:“严格来说,我现在使用的是Mounjaro(替尔泊肽),它副作用更少,效果也更好。”这一用药的转变,折射出GLP-
近些年,GLP-1类减肥药物在临床上展现出显著的减重效果,不仅为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更助推减肥市场进入发展快车道。
2023年,特斯拉CEO 埃隆・马斯克公开表示:“借助司美格鲁肽并控制饮食,我在一个月内减掉了20多磅(约18斤)。”到了2024年底,他又提及:“严格来说,我现在使用的是Mounjaro(替尔泊肽),它副作用更少,效果也更好。”这一用药的转变,折射出GLP-1类减肥药的激烈较量。
2024年,司美格鲁肽的减重适应症在中国获批;随后,替尔泊肽成为第二款获批的GLP-1类减重药物,并于2025年1月正式在中国上市,再度掀起热潮。那么,替尔泊肽是否比司美格鲁肽更具优势?二者之间又存在哪些关键区别?
超重与肥胖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挑战,是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等一系列慢性病的重要诱因。据统计,截至2022年4月,全球肥胖人数已突破10亿,预计到2030年,全球半数成年男性和女性将属于高体质指数(BMI)人群。全球首个用于长期体重管理的GLP-1RA周制剂诺和盈(司美格鲁肽注射液)问世以来,用药物帮助减轻体重的风潮迅速席卷全球。从国外到国内,众多年轻人也纷纷踏上“科技减肥”之路。
这股热潮让两大进口减肥药的生产商赚得盆满钵满,分别是司美格鲁肽的生产商诺和诺德,以及替尔泊肽的生产商礼来。
1.司美格鲁肽:曾经的网红“药王”
司美格鲁肽作为近年来爆红的“网红药物”,自介入减肥领域以来,迅速占据市场高地。
据界面新闻统计,在2018年-2024年期间,这一产品的销售额(注:此处指Ozempic和Wegovy的销售总额)大约是从2.75亿美元涨到273.71亿美元。也就是7年间,产品销售额涨幅接近10000%。
去年11月17日,诺和诺德宣布减重版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正式在中国上市。上市之初,该药一度被哄抢,导致药企陷入产能危机。但一路高歌猛进的司美格鲁肽,终究要面对竞争者的挑战。其中,礼来的替尔泊肽被视为最强劲的对手。今年1月2日,替尔泊肽正式在中国上市,这款同样用于2型糖尿病和长期体重管理的每周一次 GIP/GLP-1 受体激动剂,让司美格鲁肽的市场地位开始面临冲击。
7月29日,诺和诺德(Novo Nordisk)下调业绩预期,宣布企业的全年销售增速(Sales growth)、营业利润增速都会再往下降至少5个百分点。随后,美股开盘,这家靠着“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火遍全球、还曾短暂戴上欧洲市值王冠的公司,单日股价跌超 20%,市值蒸发约600亿美元。
2.替尔泊肽:后起之秀的强势崛起
再看礼来的同类型药物替尔泊肽,礼来财报显示,替尔泊肽凭借降糖(Mounjaro)和减重(Zepbound)两项适应症,在2025年第一季度合计实现收入50亿美元,约占同期公司收入的39%,同比增速更是超过 100%。
替尔泊肽注射液
就中国市场而言,2022年5月与2023年11月,替尔泊肽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先后获批降糖和减重适应症,而司美格鲁肽花了三年时间。果不其然,在替尔泊肽在获批第三年,也是减肥适应症获批的次年,其全球销售额直接了突破160亿美元。此外,2024年10月11日,礼来中国宣布投资约15亿元用于其苏州工厂的产能升级,扩大2型糖尿病和肥胖创新药物的生产规模。不难看出,替尔泊肽来势汹汹。
在作用机制层面,司美格鲁肽属于GLP-1受体激动剂,通过模拟GLP-1激素的作用,延缓胃排空、抑制食欲,从而减少进食量。替尔泊肽全球首个GLP-1/GIP双受体激动剂,不仅可以抑制食欲,还能通过GIP受体增强脂肪代谢,提高减重效率。
为了更好地比较二者的减肥效果,礼来公司于2023年4月启动头对头临床试验——SURMOUNT-5,于今年5月公布了详细结果。数据显示替尔泊肽无论是主要终点数据还是5个次要终点数据均优于司美格鲁肽,简单地说使用替尔泊肽72周时间能够多减8公斤,这对替尔泊肽的临床推广颇为有利。
但是,尽管替尔泊肽的减重效果似乎优于司美格鲁肽,但因不同试验的设计与条件存在差异,二者难以直接比较,孰优孰劣仍需交给市场长期检验。
近两年,国内“体重管理”需求日益凸显,GLP-1 类药物作为发展迅猛的品类,不断推动行业加速前行。显然,司美格鲁肽与替尔泊肽的较量,只是GLP-1领域群雄逐鹿的序幕。
目前,国内药企已纷纷入局,凭借本土化优势抢占市场。华东医药的“利拉鲁肽注射液”是国内首款获批减重的 GLP-1 药物;今年 6 月上市的信达生物“玛仕度肽”,作为全球首个获批的 GCG/GLP-1 双靶减重药物,用于成人肥胖或超重患者的长期体重控制。此外,众生药业、博瑞医药、石药集团等企业,依托产能与技术积累,也在加速布局这一赛道。
随着减肥注射剂“破圈”,新技术与新产品的迭代正重塑市场格局,口服药赛道已进入预热阶段。礼来二季度财报显示,其新型口服减肥药Orforglipron在ATTAIN-1 研究的最高剂量下,每日一次口服可实现平均减重27.3磅(体重降幅12.4%),但诺和诺德的口服减肥药Wegovy同期表现更优。受此影响,截至8月8日早间美股收盘,礼来股价单日下跌 14.14%,创2000年8月以来最大跌幅;诺和诺德股价则逆势上涨7.45%。
可见,司美格鲁肽与替尔泊肽当下的较量,仅是GLP-1产业革命的上半场。未来,随着技术与产品的持续突破,市场格局将不断演变,而减重效果、便利性与副作用控制,将成为减肥药竞争的核心维度。至于司美格鲁肽与替尔泊肽谁能坐稳减肥“药王”的宝座,在众多企业纷纷入局的当下,下一个“药王”又将花落谁家,尤未可知。
来源:C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