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亚朵是云南怒江的一个小村落,据说创始团队到这里旅游时,感受到人们笑容背后的幸福感,遂得名于此,立志于让酒店不仅用来睡觉,所以自诞生之初,亚朵就拥有浓郁的人文味道。
中产最爱的酒店,又要IPO了
本原财经
中国最大的中高端酒店连锁亚朵,又要上市了。
要说全国班味最重的地方,亚朵酒店恐怕仅次于牛马专列京沪高铁,这也侧面印证了它的火热程度,毕竟能把枕头卖成网红爆款(年销380万只)的酒店,全中国也就它一家。
亚朵酒店创办于2013年,2022年11月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被称为中国新住宿经济第一股,上市后便迈大步伐加速狂奔:2023年提出中国体验,两千好店的新三年战略,当年亚朵酒店单品牌门店数量突破1000家,2024年开店增速高达63%,而截至2025年一季度,亚朵在营酒店数狂飙至1727家,客房194559间,登顶中国中高端酒店市场。
目前亚朵市值约46亿美元,较当初11美元的发行价上涨2倍,在美股表现良好。但据多家媒体报道,亚朵又将赴港上市,急寻第二出口所图为何?
业内人士猜测,这或许与亚朵光鲜数据背后的增长焦虑有关。狂飙模式下,亚朵酒店主业三大核心指标全线下挫,日均房价跌回五年前,还深陷医院枕套、长白山天价房等舆论风波,千余条投诉更让亚朵的品控问题亮起红灯。
展开剩余84%转身耕耘资本市场,能为亚朵重新洗牌,恢复人文魅力吗?
01文青曲折上市
亚朵是云南怒江的一个小村落,据说创始团队到这里旅游时,感受到人们笑容背后的幸福感,遂得名于此,立志于让酒店不仅用来睡觉,所以自诞生之初,亚朵就拥有浓郁的人文味道。
70后的亚朵创始人王海军也颇有意思,在考证出自己是契丹人后裔后,索性给自己起了个花名:耶律胤。
带着这个花名,王海军闯荡酒店业、资本圈,学星巴克,学苹果迪士尼,靠差异化竞争,带领亚朵走出一条不一样的人文酒店之路,因第四空间理念和精细化服务吸引众多文青、中产们入住。
2012年到2017年,凭借良好的发展态势和独特的商业模式,亚朵完成了A到D多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德晖资本、君联资本、阿里巴巴荣誉合伙人陆兆禧、去哪儿网、携程等,并开始了一波三折的上市路。
2019年,亚朵首次冲刺上市,拟登陆创业板。但年底突然终止辅导,业内推测与负债率过高有关;2020年1月,亚朵再次尝试,推进至申请辅导验收阶段后,也悄然终止;2021年6月,亚朵转向美股市场,原定当年7月1日挂牌,但上市前夜却主动撤销认购。
直到2022年11月,亚朵才圆梦纳斯达克。只是这次上市的规模显著缩水,募资额低于预期80%。
尽管如此,市场还是给予了积极反馈,挂牌首日,股价一度大涨40%,市值突破19亿美元大关。
在资本的助推下,亚朵开店更猛了。
02沉迷规模陷阱
2014-2017年,亚朵花了4年的时间从第1家干到第100家,2018年开放加盟体系,推出零加盟费 + 收益分成,2019年其在营酒店总数就达到420家,其中加盟店占比超90%,同年启动千店计划。
2020年到2025年3月,其门店数量从570家急速增长至1727家,五年时间门店数量翻了三倍,距离两千门店只剩一步之遥。
门店扩张直接带动业绩飞涨,2024年,亚朵全年营收达72.48亿元,净利润达13.06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9.06亿元,净利润3.45亿元,其中加盟管理酒店收入为10.32亿元,占总营收的54.1%。
光明之下,酒店行业整体深陷 规模陷阱,而亚朵这种迅猛扩张主要靠加盟。轻资产模式,亚朵专注品牌运营和标准制定,却把租金、人工等重成本转给加盟商,强制采购和房价下行的双重压力下,导致加盟商不受控,口碑屡屡翻车。
真是成也加盟败也加盟。
在加盟体系下,动态定价机制彻底失控了。长白山亚朵出现5000元房价,遭监管部门约谈,虽有稻米节音乐会的外因,也着实离谱,贵阳的喷水池店,也因为哄抬价格被立案调查。
北京鸟巢附近的亚朵被投诉减标减配。问题涉及房间配置、餐厅卫生、食品储存等多个环节。
更致命的是,6月有网友入住杭州西溪紫金港亚朵酒店时,发现床上枕套上印有当地一家医院的Logo标识,官方解释洗涤供应商分拣失误,仍难以平息舆论风暴,直指供应链管控不严。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更有多达千余条投诉,卫生差劲、服务滞后、隐私泄露等问题是重灾区。
在本原财经看来,亚朵酒店的翻车,某种程度上可视作高速扩张与利润压力下的必然结果。
其实今年上半年,亚朵已经在持续优化供应链成本,成人拖鞋、房卡套这些常用品平均降了10%。6月,又对运营和工程物资大幅砍价,比如给客人倒茶的纸杯,直接砍了51.8%的价;懒人抹布,降了10.2%;窗帘、装配板、墙纸这些工程物资,最高降了11.67%。
成本优化目的自然还是让加盟商少花钱多开店。
酒店这行的扩张基本就是靠加盟,但供应链成本能降价,质量也能降,标准也难保不降,考验的是整个管理体系。规模是成效也是陷阱,亚朵做得还没能让消费者信任和满意。
03行业荣辱与共
酒店行业的近况并不乐观。高端市场持续萎缩,中高端酒店看似被寄予厚望,却陷入虚假繁荣的怪圈。
酒店之家数据显示,去年全国规模酒店总量净增长近3万家,入住率却仅有58.8%,中高端酒店RevPAR(平均客房收入)同比下滑3%-5%,ADR(平均每日房价)下降1%-3%,以价换市成为普遍生存策略。
以锦江、华住、首旅、亚朵为代表的国内中高端酒店四巨头中,亚朵是降价幅度最大的,平均房价较2023年同期同比下降5.82%,不过日均房价仍保持第一。到今年一季度,平均客房收入下降7.3%至304元,日均房价降至418元。
亚朵也在积极发展副业拯救主业,靠卖枕头塑造了一段转型神话,380万只深睡枕,让去年零售收入达到21.98亿元,占总收入的30.33%。吃到枕头的甜头,公司还推出了香氛品牌SAVHE萨合、出行生活品牌Z2GO&CO等,想承包你的日常消费。
其酒店+零售新模式成为各家争相模仿的对象。但枕头产品的护城河不高,亚朵枕头也被曝出是由东莞代工厂生产的,与此同时,老对手华住推出了同款M3记忆枕,梦百合直接开酒店让你试睡,平替产品更是层出不穷,使得亚朵打出的「差异化」被慢慢吞噬。
卖枕头这事被诟病的另一点是,很多人需要实地住过亚朵酒店,摸过枕头、盖过被子,觉得舒服才转头去直播间或者官网掏钱的。线上零售要靠线下酒店当体验店,为此员工已变成疲惫的枕头推销员,顾客也抱怨亚朵已沦为枕头展厅。
枕头不灵也表现在业绩上,亚朵的零售业务增速从去年四季度的236%降至今年一季度的66.5%,相比租赁酒店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3.5%还是好得多。
为了维持增长,只能蒙着头加码零售和加盟酒店,一季度销售费用也跟着涨涨涨,激增61.7%至2.83亿元,同期,股东净利润同比下滑了5.5%。
亚朵的人文社区定位决定了它不容易进行市场下沉,盘活存量用户是发展的重点,但半年来多次翻车的现实,彻底暴露管理漏洞,透支了消费者的信任。
赴港IPO寻求资金支持,不会是亚朵的终点,而是新一轮公众监督的开始,毕竟钱解决不了所有问题。
8月12日,住南宁亚朵酒店的方女士发现餐厅的牙签盒里,惊现疑似他人用过的牙签,方女士去医院做了检查越想越后怕,针对此事酒店给出了不同的说法,让安心住宣传又蒙上了一层阴影。
想要IPO的亚朵,还需经历管理能力、商业模式、行业环境、用户与投资者等因素的多重考验,而「文青耶律胤」,终究也要直面「商人王海军」的问题。
来源:大力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