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暑假是青少年进行体育锻炼的黄金时期,然而,在进行运动的同时运动损伤也时常发生。今天,福州市第一总医院骨科康复护理门诊教大家如何科学运动、预防损伤!
暑假是青少年进行体育锻炼的黄金时期,然而,在进行运动的同时运动损伤也时常发生。今天,福州市第一总医院骨科康复护理门诊教大家如何科学运动、预防损伤!
常见运动损伤类型
1
扭伤
这是青少年运动中极为常见的损伤,多发生在脚踝、手腕等关节部位。比如在打篮球时突然变向、跑步时不小心踩到不平的地面,都容易导致关节扭伤。
2
拉伤
常见于肌肉急剧收缩或过度牵拉时,像跑步起跑过猛、跳远用力过度等,可能引发肌肉拉伤。
3
擦伤
多是由于皮肤与粗糙表面摩擦而引起,比如在摔倒时,膝盖、肘部等部位与地面摩擦,就会造成擦伤。
4
骨折
在一些对抗性较强的运动中,如篮球、足球、橄榄球等,如果受到外力撞击,就有可能导致骨折。
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
01
扭伤、拉伤
采用RICE原则(休息Rest、冰敷Ice、加压Compression、抬高Elevation)
休息(Rest):受伤后应立即停止运动,让受伤部位得到充分休息,避免进一步损伤。比如脚踝扭伤后,要马上停止行走,找个地方坐下或躺下。
冰敷(Ice):在受伤后的24~48小时内,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受伤部位,每次冰敷15~20分钟,每隔2~3小时敷一次。冰敷可以收缩血管,减少出血和肿胀,缓解疼痛。注意不要让冰袋直接接触皮肤,以免冻伤。
加压包扎(Compression):使用弹性绷带对受伤部位进行包扎,适当加压,以减轻肿胀。包扎时要注意力度适中,不要过紧影响血液循环。
抬高患肢(Elevation):将受伤的肢体抬高,高于心脏水平,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比如腿部受伤,可以在脚下垫一个枕头。
02
擦伤处理
对于轻微的擦伤,先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伤口,去除伤口表面的污垢和异物,用碘伏消毒伤口,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如果擦伤面积较大或伤口较深,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03
骨折处理
如果怀疑发生骨折,不要随意搬动伤者,以免造成骨折移位,加重损伤。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等待专业医护人员的到来。在等待过程中,可以简单固定骨折部位,用木板、树枝等硬物放在骨折部位的两侧,用绷带或布条进行固定,减少骨折部位的移动。
运动损伤是我们在进行体育锻炼时需要重视的问题,通过合理规划和科学指导,可以在享受运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让我们一起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