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青老师:碎片化单点做不大品牌、易被抄袭,如何体系化破局?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8-15 19:29 1

摘要:2025企业体系化3.0竞争时代,再也不是靠营销渠道等单点局部优势的时代,拼的都是品牌体系化效率!不同行业、不同阶段的企业,5大共通难题是什么?如何一体化破局?

2025企业体系化3.0竞争时代,再也不是靠营销渠道等单点局部优势的时代,拼的都是品牌体系化效率!不同行业、不同阶段的企业,5大共通难题是什么?如何一体化破局?

今天HBG品牌增长研究院继续拆解品牌的底层逻辑。

更多干货内容,关于如何体系化一盘棋做品牌、如何破解促销内卷、破解同质化,系统提升品牌价值?将会在HBG创始人私教闭门课9月上海场《品牌价值提升与高端化》(上海场)&羊织道游学 当中,与各位创始人进行分享与深度探讨。联系可可老师(HBG_keke)发送【私教】获取私教课程细节。

过往有非常多的创始人其实都具备单点局部的优势,比如说都很擅长做营销、流量、渠道、小红书内容等等。但是这些单点的优势,让我们的生意能起盘从0到1。

但一旦跨越过从0到1之后,你会发现哪哪都有短板,哪哪都是存在弱点的,你就会发现单点局部的优势不足以支撑我们接下来的增长。而且更残酷的真相是在于,我们的单点优势,往往会成为我们下个阶段增长的一个巨大的阻碍。

为什么?因为我们自己作为创始人也会被路径依赖,也会因为过往自己擅长什么,就总是看到任何的问题,都希望用自己擅长的那个角度去解决。比如我们有创始人特别擅长产品开发,当他遇到任何的生意问题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都是再开发一个新产品,所以他用产品开发他所擅长的单点优势,尝试去解决所有的问题。这就是巴菲特合伙人芒格所讲的,手里拿锤子的人眼中,所有的问题都是一个钉子,它只需要锤一斧子就解决问题了。

但显然不是,因为品牌本来就是一个系统性的大工程,越来越多的创始人已经知道这一点了,只是苦于大家确实是在创业从0到1的这个阶段,非常之擅长某一个单点优势,甚至跨越过从0到1,进入到从1到10,从10到100,很多传统的企业可能增长已经到了四五十个亿,还是依靠自己单点的渠道优势做到现在,还没有搭建起来品牌体系化。

之前有一位创始人和合伙人咨询HBG院长麦青老师:自己具备极强的流量能力,又具备极强的内容能力,还有个大明星KOL资源,但为什么生意增长到一定阶段还就是增长不上去了?到底竞争的壁垒是什么?这两位创始人,其中一位是这个运营出身的,渠道出身的,所以他特别恐慌竞争,所以当时就一直在问:“到底品牌的终极壁垒是什么?什么东西是不怕竞争对手的?”

要小心。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千万不能太单点、太局部,因为任何的单点局部都容易被竞争对手1:1模仿抄袭。

品牌增长到最后,真的不是一个单点,它是一个体系化、系统性的大工程,所以你会看到很多人做着做着可能就做不下去了,他曾经非常擅长这个单点,但是为什么他做不下去呢?因为体系化的效率不够。

不同的行业在品牌体系化的这个认知上面的差异挺大的。比如说在卷王赛道化妆品赛道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但传统行业,还有很多制造业工厂,还不知道品牌是什么,更不要提品牌体系化了。

日光之下无新事,这个世界的一大真相在于,人与人、企业与企业、行业与行业之间的差距,并非体现于钱财利权,而是在信息权上。企业和企业、行业和行业之间的信息权差异极大,许多人正因没有此信息权,不掌握相关信息,所以不知前方有坑,会重复踩坑,甚至可能踩两遍,即便踩进去了,也不知那是坑。

总之,要重视品牌体系化,这是未来各个企业竞争PK的一个核心的壁垒。

单点局部性的效率能让我们的生意起步,但一旦起步后,你会发现生意到处都在漏风,到处都是短板,永远都在瘸腿,竞争对手还总如影随形的抄袭。 这时候,仅靠单点的能力,比如大家擅长的营销、擅长的渠道、擅长的甚至擅长的产品开发,做到一定程度就真的上不去了,你会发现越做越累。

因为你想用单点来解决一个系统型问题,这是不可能的。生意的增长和下滑,永远都是由系统型问题造成的,而不是单点问题。

我们常常认为是产品问题导致的,实际上根本不是,可能是我们的营销渗透和渠道渗透做得不好。但有时我们觉得渠道销售不力时,有没有反思过?可能是我们的产品、用户洞察、品牌资产也做得不够出色。所以你会发现,到处都是问题。 要解决系统性问题,绝对不能用单点局部办法。 品牌创始人需要把每个板块都补齐到差不多的水平,从而保证每个板块连接在一起,形成品牌体系化效率,这个体系化效率会让我们的企业能够继续往上增长,而且是指数级跨越式增长。

太多的生意问题,压根不是某个局部板块做不好而已,而是在于系统性的每个板块都有问题,而这些问题是互相牵连、形成一个系统性问题。所以本质上,还是品牌体系化效率不够的问题。

创始人必须首先自己对品牌体系化有底层逻辑的认知,才能从0到1靠内部团队系统实战落地品牌建设、品牌资产、市场洞察、用户洞察、趋势洞察、品牌架构策略、品牌创新策略、产品线策略、新品策略、内容策略、以及营销渠道大渗透,才能真正的提升品牌价值,走出低价内卷的陷阱,最终达到用户心智大渗透、与生意大渗透的双重终极目标。

总之,太多生意问题,压根没有快刀斩乱麻的解决方案,而是要回归到品牌体系化的底层逻辑进行系统拆解。

越是乱局,越是需要耐下心来,去系统拆解一下背后的复杂逻辑,一个板块一个板块的来捋一下——到底问题有哪些,然后再对问题进行逻辑关系的拆解,最后要排列一下解决问题的优先次序,一个一个慢慢来。 品牌体系化,对任何行业而言,都是迫在眉睫,但又是基本功,创始人必须要紧抓团队,通过日复一日,日拱一卒的具体工作落地,才能一步步夯实品牌基础,提升每一个营销动作和渠道动作的效率,才能让品牌做得越来越容易、越来越有复利。

品牌专业派竞争3.0时代,品牌之间竞争的,再也不是碎片化局部能力,而是品牌体系化效率。谁能够建构品牌体系化壁垒,谁才能增长健康而稳定,才能真正做出高价值的品牌。

国货品牌普遍擅长单点突破,也普遍比较依赖擅长单点突破的个人操盘手,一旦个人英雄离职,单点突破能力也就难以持续——这就是为什么国货品牌非常害怕成功的个人操盘手离职的本质原因。

往往很多国货品牌在靠个人操盘手打仗的时候,容易陷入到成功的喜悦当中,忽略了对品牌体系化的搭建,导致企业越往上增长越依赖个导致企业越往上增长,越依赖个人操盘手。

然而创始人一个人或者某个操盘手,永远无法解决品牌体系化的问题,伴随着品牌越往大增长,越会遇到很多底层问题,是个人无法解决的。品牌体系化的底层根基如果不稳,后续的增长也会摇摇欲坠。比如

产品力本身不行,导致只有拉新,但没复购频繁依赖爆品,迟迟打造不出来经典大单品品牌变来变去,难以沉淀统一的品牌心智资产碎片化的营销投放导致效率越来越低碎片化的渠道管理导致价格混乱碎片化的内容营销导致爆款越来越少混乱的内部管理,导致白白浪费了太多预算和人才。青黄不接的团队,导致看到机会抓不住

等等系统性的问题会在品牌增长的后期越来越明显,创始人会越来越无力。早年快速增长埋下的“雷”,在后面都会一一显现出来,根基摇摇欲坠,问题层出不穷。

可能过去年代还能给到我们创始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企业在品牌根基不稳的基础之上,仅凭渠道大渗透也能继续维持生意,但到了当下的品牌时代,压根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能留给企业继续摇摇欲坠的增长空间。

获取【HBG系统品牌方法论】更多干货精华,覆盖品牌体系化、品牌心智策略、品牌资产体系化、用户洞察、大单品、产品NPD、营销渠道GTM、组织体系化BM/PM、品牌战略、宝洁品牌系统精髓等——搜索找到个人V➕(HBG_keke)或(bmccr2023)

来源:一百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