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简单来讲,半人马座α星的三个成员分别被称为“半人马座阿尔法星 A”、“半人马座阿尔法星 B”和“半人马座阿尔法星 C”,由于“半人马座阿尔法星 C”是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因此它也被称为比邻星,为方便描述,我们可以将它们称为A星、B星和比邻星,
半人马座α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系统,很多人因为科幻小说《三体》认识了它,知道这是一个由三颗恒星组成的“三体”世界。
简单来讲,半人马座α星的三个成员分别被称为“半人马座阿尔法星 A”、“半人马座阿尔法星 B”和“半人马座阿尔法星 C”,由于“半人马座阿尔法星 C”是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因此它也被称为比邻星,为方便描述,我们可以将它们称为A星、B星和比邻星,
现实中,半人马座α星其实是一个稳定的三合星系统,A星和B星都是与太阳差不多大的恒星(A星比太阳略大,B星比太阳略小),这两颗恒星相对较近,组成了一个稳定的双星系统,而C比邻星则是一颗比太阳小得多的恒星,它位于更远处,与这个双星系统一起围绕着它们的共同质心运行。
那么,半人马座α星系统会不会存在行星呢?答案是肯定的,在过去的日子里,科学家已经在比邻星周围发现了三颗行星,而引人注目的是,最近,科学家根据来自韦伯望远镜(JWST)的观测数据发现,这个“三体”世界里很可能还有一颗行星。
这颗可能存在的行星被暂时称为“S1”,早在2024年8月,科学家就在韦伯望远镜传回的观测数据中发现了有关它的蛛丝马迹。
科学家发现,在距离A星大约2个天文单位的位置上,有一个微弱的光点,其亮度只有A星的大约万分之一,而这也就意味着,这个光点有可能是A星的一颗行星。
这个发现让整个天文学界都为之振奋,然而科学是严谨的,一次观测到的可疑信号,并不能直接宣布“我们找到了行星”,要确认它的身份,还需要更多证据的支持。
于是,在2025年的2月和4月,韦伯望远镜两次将“目光”重新对准了A星,但令人失望的是,这两次观测,都没有发现“S1”存在的痕迹。
为什么会这样呢?科学家推测,有可能是因为“S1”隐藏在了强烈的恒星光芒之下。但问题是,韦伯望远镜的观测时间是有限的,观测任务也是很多的,不可能让它一直盯着A星看,怎么办呢?
科学家采用的办法是,在其他望远镜过去的观测数据中仔细寻找,看看有没有什么线索。
实际上,科学家真的发现了一条关键的线索——2021年,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甚大望远镜(VLT),曾经在A星附近,发现过一个微弱的行星候选体信号,代号为“C1”。
所以科学家大胆假设,这个信号应该就是“S1”发出的,而如果这个假设成立,我们就有了两个不同时间点上的“目击记录”,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用来极大地约束这颗行星可能的运行轨道。
接下来,就是海量的计算工作,科学家利用超级计算机,模拟了数百万条可能的行星轨道。
这一下,“S1”就有点藏不住了,因为模拟结果表明,在所有可能的稳定轨道中,有超过一半的轨道,都会让它出现在那两个时间点,而在2025年的2月和4月,它要么运行到离A星太近的地方,被强烈的光芒彻底淹没,要么就是运行到了韦伯望远镜星冕仪的遮挡板后面,从而无法被观测到。
科学家表示,这个结果极大地增强了“S1”真实存在的可能性,它不再是一个孤立的信号,而应该是一个能够被合理的物理模型和轨道动力学所解释的、行为连贯的行星。
不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还不能说100%确认,只能说在半人马座α星这个“三体”世界里,除了已确认的那颗三行星之外,很可能还有一颗行星。
根据科学家推测,“S1”很可能是一颗气态巨行星,其运行轨道距离其主恒星(也就是A星)1至2个天文单位,而这样的距离范围,正好处于“宜居带”之中。
需要知道的是,虽然气态巨行星本身不适合生命存在,但它却可能有卫星,可以想象的是,如果它有一颗大小合适的岩石卫星,那么这颗位于“宜居带”之中的卫星,理论上就有可能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不得不说,这样的情况实在是令人浮想联翩,你觉得呢?
参考资料:
1、A Candidate Giant Planet Imaged in the Habitable Zone of α Cen A. I. Observations, Orbit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Exozodi Upper Limits, arXiv (2025). DOI: 10.48550/arxiv.2508.03814
2、A Candidate Giant Planet Imaged in the Habitable Zone of α Cen A. II. Binary Star Modeling, Planet and Exozodi Search, and Sensitivity Analysis, arXiv (2025). DOI: 10.48550/arxiv.2508.03812
来源:魅力科学君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