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纯化学品(核心业务,占比约53.56%),主要产品:高纯双氧水(G5级)、高纯硫酸(G5级)、高纯氨水(G5级)等湿电子化学品,用于半导体晶圆制造中的清洗、刻蚀等环节。
国产当自强!下面这3家公司,都是国内细分行业的领先者,竞争力属于全球第一梯队。所属行业星辰大海,市值较小,值得研究。
第一家:晶瑞电材,国内领先的微电子材料平台公司。
一、主营业务:
1、高纯化学品(核心业务,占比约53.56%),主要产品:高纯双氧水(G5级)、高纯硫酸(G5级)、高纯氨水(G5级)等湿电子化学品,用于半导体晶圆制造中的清洗、刻蚀等环节。
2、光刻胶(高附加值业务,占比约11.96%);
3、锂电池材料(周期波动,约占21.10%),主要产品:NMP(N-甲基吡咯烷酮,锂电池正极粘结剂溶剂)、电解液添加剂。
二、竞争优势(长线关键点):
核心业务围绕电子化学品展开,产品具有技术壁垒高、认证周期长、客户粘性强的特点。
1、高纯化学品方面,公司为国内双氧水龙头,产品全线达到 SEMI G5 级,是本土唯一实现 G5 级双氧水量产的企业;市占率 > 40%,寡头地位初显,高纯硫酸产能也位居国内前列,单位成本低于中小竞争者。
2、光刻胶:在半导体光刻胶领域(尤其是KrF级别)实现了国产化突破和量产供应,是A股上市公司中在该领域进展最快的企业之一;ArF光刻胶研发持续推进。G/I线胶市占率70%,KrF胶成本比进口低50%。
3、客户黏性较高:产品进入中芯国际、长鑫存储、华虹半导体等头部晶圆厂供应链,客户认证周期长,替换成本高。NMP国内产能前三(总产能约10万吨/年),下游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通过供应链间接供货);面板供货龙头京东方、TCL华星等。
如果说稀土是我们应对关税问题的一把利器;光刻胶与光刻机则是我们面临卡脖子的绳索。光刻胶是半导体制造中光刻工艺的核心耗材,它与光刻机紧密协作,共同完成图形转移这一关键步骤。目前,高端光刻胶(ArF/KrF)国产化率仅8%,ArF胶不足2%;日本企业(信越、JSR)垄断全球80%市场。大基金三期投入3440亿元,光刻胶企业是重点扶持对象(获税收减免及设备采购补贴)。
第二家:大族激光
大族激光是我国激光设备制造的绝对龙头,全球领先的工业激光加工及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公司。
一、主营业务及长线关键点
1、高功率激光智能装备(切割/焊接):大族激光在国内市场份额领先,尤其在中高功率段优势明显。全球市场来看,大族在高端市场(如超高功率、特种应用)仍需努力追赶。
2、PCB专用设备:大族激光是该领域国内绝对龙头。大族在钻孔(机械/激光)、LDI曝光、成型、检测等多环节市占率国内第一。国产替代加速,尤其在成熟制程已占据主导。高端领域(如超快激光钻孔、高精度LDI)仍需与国际巨头竞争。
3、动力电池设备:大族在中段工艺(尤其是激光焊接、切割)具备非常强的竞争力,是该环节的头部供应商之一。
4、显示面板设备:大族激光在切割、修复、剥离、打标等环节取得突破并逐步放量。
5、半导体及光伏设备:大族激光目前聚焦于激光辅助加工(开槽、切割、退火等),属于利基市场,技术门槛高,份额尚小。
6、光伏设备: 国内竞争激烈,大族激光在掺杂、开槽、无损划片、修复等环节布局,是重要玩家。
业务板块占比核心产品下游核心客户激光及自动化设备~42%通用激光加工设备(切割/焊接)消费电子(苹果链)、汽车/机械PCB专用设备~23%HDI/IC载板钻孔机、曝光机深南电路、沪电股份新能源装备~18%锂电激光焊接/模切设备宁德时代、比亚迪光伏装备~9%TOPCon/HJT激光开槽机隆基绿能、通威股份半导体及泛半导体~6%晶圆切割/LED固晶设备中芯国际、华星光电其他~5%激光器、售后维修-二、护城河
1、全产业链布局: 掌握激光器、核心部件(振镜、切割头、数控系统)关键技术,降低成本和供应链风险,提升响应速度。
2、技术优势:大族激光覆盖激光器、核心部件到整机设备的全链条布局,形成从基础器件到工艺解决方案的闭环能力。2024 年交付全球首台 150kW 超高功率激光切割机,打破欧美垄断。
3、平台型公司: 强大的研发实力和跨行业应用能力,能将激光技术快速复制到不同下游领域(消费电子->PCB->锂电->光伏->面板等)。
4、下游多元化: 有效分散单一行业周期风险(尽管锂电光伏占比高,但相比早期过度依赖消费电子已大幅改善)。
5、规模效应与成本优势: 国内最大规模带来采购、生产、研发的规模效应。
6、本土化服务优势: 贴近中国市场,提供快速响应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
7、国产替代核心受益者: 在多个高端制造设备领域(尤其是高功率、PCB、锂电、光伏、面板部分制程)承担着突破国际垄断的角色。
第三家:宏和科技
宏和科技是全球高端电子布核心供应商,电子布是覆铜板(CCL)和印刷电路板(PCB)的核心基材。
一、主营业务
根据 2024 年年报,宏和科技的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电子级玻璃纤维布占 93.47%,其中薄布占 40.96%,超薄布占 18.56%,极薄布占 17.77%,特殊布占 7.91%。
产能布局:宏和科技当前具备约 1.7 亿米电子布产能,黄石纱厂电子纱自给率已提升至 70%。公司拟投资 7.2 亿元建设年产 1254 吨高性能电子纱产线,还拟定增 9.9 亿扩产 1254 吨 / 年高性能电子纱,进一步巩固一体化优势。
二、竞争优势(长线关键点)
宏和科技是全球高端电子布领域的领导者,在超薄布和极薄布市场占据显著优势,极薄布全球市占率达 26%,超薄布市占率超过 30%,综合高端电子布市占率位居全球第一。
宏和科技是全球少数具备极薄布量产能力的厂商之一,第二代低介电(Low-Dk)电子布已完成开发及下游测试验证,并于 2024 年开始小批量出货,且已获得英伟达、台积电等国际大厂认证,成为国内唯一稳定供货商。
技术护城河:掌握 超薄/极薄型电子布(如1027、1037等) 的核心技术,打破国际垄断,填补国内空白。
客户资源:公司核心客户基本覆盖全球头部 CCL 制造商,与台光集团、联茂集团、松下集团、生益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产品应用于苹果 A19 与英伟达 H200 基板等高端领域。
成本优势:黄石纱厂电子纱自给率提升至 70%,有效降低了成本。
国际竞争压力:日本企业在高端电子布市场仍占据较大份额,且日东纺等龙头已宣布 8 月起全线提价 20%,可能会对市场有一定影响。
你看好1、晶瑞电材(光刻胶),2、大族激光(PCB设备),3、还是宏和科技(超薄电子布),评论区说说你的观点吧!
相信价值,尊重趋势。关注我,交流更多优秀公司!
来源:财经大会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