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靳晓鹏《送给儿女的礼物》的教育智慧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8-16 19:45 1

摘要:“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毛诗序》中的这句古语,恰如其分地诠释了靳晓鹏先生《送给儿女的礼物》一书的精髓。这部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作品,凝聚了一位教育工作者数十年的心血与智慧。从乡村讲台到文学园地,靳晓鹏以诗歌为桥梁,将家庭教育这一永恒话题演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毛诗序》中的这句古语,恰如其分地诠释了靳晓鹏先生《送给儿女的礼物》一书的精髓。这部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作品,凝聚了一位教育工作者数十年的心血与智慧。从乡村讲台到文学园地,靳晓鹏以诗歌为桥梁,将家庭教育这一永恒话题演绎得既富有诗意又充满哲理,为当代家庭教育开辟出一条清新脱俗的路径。靳晓鹏先生首先是一位扎根乡村教育多年的教师,其次才是一位笔耕不辍的作家。这种双重身份使他的作品天然具备教育者的专业视角与文学者的艺术表达。从《中国古代谏言史话》到《大儒李二曲》,他始终致力于让历史文化名人与当代读者对话;而在《送给儿女的礼物》中,他则将目光转向更为迫切的现实课题——青少年教育。这种转向并非偶然,而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对时代需求的敏锐洞察与深情回应。书中百余首诗歌,分为“奋学篇”“素养篇”“博爱篇”“警示篇”四大板块,系统构建起一套完整的教育诗学体系,为家庭教育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古语道尽了为人父母者的共同心境。靳晓鹏先生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不仅理解父母对子女教育的焦虑与期待,更巧妙地以诗歌这一轻盈而有力的载体,替代了传统说教的沉重方式。在“奋学篇”中,他用诗行点燃求知的热情;在“素养篇”里,他以韵律陶冶美好的情操;“博爱篇”传递人间大爱,“警示篇”则如暮鼓晨钟发人深省。这种教育方式的高明之处,正是在于它既满足了父母对子女成才的殷切期望,又尊重了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接受方式,实现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和谐共鸣。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看,靳晓鹏先生将“文以载道”的传统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用诗歌承载教育思想,既是对中国古典“诗教”传统的创造性继承,也是对当代家庭教育形式的大胆创新。太白文艺出版社独具慧眼出版此书,使这些语言平实却意蕴深远、节奏明快而哲理悠长的诗作得以广泛传播,完美实现了“寓教于乐”的理想境界。周至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对本书的极力推崇,正是对其社会价值的高度肯定。在应试教育压力与网络文化冲击并存的当下,这样一部作品无疑为迷茫中的家长和孩子点亮了一盏明灯。《送给儿女的礼物》这个书名本身就饱含深意——还有什么比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更珍贵的礼物呢?靳晓鹏先生以其深厚的学养和温暖的情怀,将教育转化为诗行,将期待熔铸成韵律,为天下父母提供了一份独特的教育方案。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这本书,不仅是送给儿女的礼物,也是献给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启示录,它告诉我们:教育可以如诗般美好,成长能够似歌般动人。在这条用诗歌铺就的教育之路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位乡村教师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更感受到一颗赤子之心对下一代的无私大爱。

靳晓鹏,陕西周至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学高

级教师,担任高级中学领导多年。是中国人才研究会会员、中国实学研究会会员、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会员、陕西省历史研究会会员。出版作品有'《中国古代谏言史话》《中国古代谏言三百篇》《中国近代谏言三百篇》《中国当代谏言三百篇》《关学巨擘之鸿儒李颙》《关学巨擘之路德世家》《大儒李二曲》《中国古代私学发展研探》等。

来源:光影周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