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年小伙靠一张脸日赚3000:AI把他认成溥仪,60万粉丝追着喊皇上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8-16 17:13 1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材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辛苦各位看官支持,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材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辛苦各位看官支持,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文丨天逸娱乐

编辑丨天逸娱乐

故宫红墙下,导游一句玩笑成真——96年安徽小伙付强,因为长得太像溥仪,被AI直接识别成“末代皇帝本人”。

2024年,付强穿着百元中山装、戴着两百块圆眼镜,在故宫拍了一条随手视频,播放量一夜之间飙到千万。

AI把他的照片误判为溥仪,网友排队喊“皇上吉祥”,账号粉丝暴涨60万,横店影视城连夜递来邀约。

付强第一次意识到这张脸能当饭吃,是在北京地铁一号线。

那天他刚剪完头发,戴着圆框眼镜,穿着从淘宝淘来的深灰中山装,低头刷手机。

旁边一个老大爷盯了他一路,临下车前拍了拍他肩膀:“小伙子,你长得真像溥仪。”

车厢里瞬间十几部手机举起来,快门声此起彼伏。

那一刻,付强的脸开始发烫——不是因为害羞,而是他忽然意识到,自己这张脸成了公共景观。

他原本的生活轨迹和溥仪八竿子打不着。安徽农村出身,干过房产销售、端过盘子、发过传单,最穷的时候睡过通州地下室的上下铺。

十几岁时有人说过他像溥仪,他只当玩笑;

直到2024年,那条随手拍的故宫视频爆了——评论区里“皇上驾到”刷了屏,AI识别直接弹出“溥仪”两个字,他才明白,这张脸可以换成钱。

于是他给自己置办行头:一套中山装299,圆眼镜198,头发每月剪两次,发胶用超市开架货。

不化妆,不美颜,全靠这张脸“原汁原味”。

他搬到北京南五环外的城中村,月租2800,15平米,一张床、一台电脑、一盏补光灯,就是全部家当。

每天扛着三脚架去故宫、颐和园、北海公园,拍路人反应:有人回头看呆,有人冲上来合影,还有大爷拉着他聊“大清往事”。

他剪视频到凌晨三点,第二天早上七点又出门——因为“皇上”不能睡懒觉。

流量来得快,骂声也跟着来。“满清余孽”、“消费历史”、“丑化先人”……私信里脏话连篇。

他学会一键已读,实在受不了就关机睡觉。他说:“我不过是个长得有点像的普通人,历史是历史,我是我。”可他也清楚,没有这张脸,他什么都不是。

横店影视城请他去体验“皇帝一日游”,门票收入和他五五分成;

天津张园邀他穿龙袍站门口合影,一小时三百。他去了,站在镜头前微笑,心里却在算:这一天能赚回半个月房租。

粉丝涨到60万,他没签约公司,没招助理,剪辑、拍摄、运营全自己干——“怕被人抽成,也怕被人骂得更惨。”

最魔幻的是,他弟弟长得又像溥杰。

兄弟俩视频连线那天,弹幕刷屏“大清复辟了”。

他笑笑,说以后可能要拉着弟弟一起拍“清宫兄弟”,流量密码他握得死死的。可他心里也犯嘀咕:这张脸还能吃几年?

万一哪天观众看腻了,他是不是又要回到发传单的日子?

他不敢深想。每天出门前,他对着镜子把眼镜扶正,中山装拉平——他知道,这不是衣服,是戏服;

不是他自己,是“小溥仪”。

付强说,他最怕听见的一句话是:“下一个溥仪在哪?”

流量像潮水,今天把他推上浪尖,明天就能把另一张相似的脸卷走。

到那时,中山装褪色、圆眼镜刮花,他还能是谁?

更扎心的是观众——我们在弹幕里刷“皇上吉祥”,在直播间打赏“复辟基金”,到底是喜欢历史,还是只想看一个活人把逝去王朝当cosplay?

当这张脸被算法榨干最后一滴红利,付强会不会像被拆掉的故宫布景板一样,被随手丢进角落?

别忘了,我们才是那群举着手机的人——每一次围观、每一次打赏,都在给“消费历史”投票。

下一次镜头扫过故宫红墙,如果站着的不再是“小溥仪”,而是“小康熙”“小乾隆”,我们依旧会蜂拥而上,笑着喊“万岁”。

历史成了流量,流量散了,只剩付强一个人站在原地,摘了眼镜,忽然发现——镜子里的自己,连本名都快忘了。

不知道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喜欢文章记得点赞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来源:榜哥最历史盘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