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刚松绑,美舰就闯黄岩岛 12 海里线,我们是不是该马上翻脸?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8-16 22:51 1

摘要:这不是一艘普通的访客,全身是雷达线条,甲板下藏着96个垂直发射单元,舰桥上是“宙斯盾”的标志性棱面,作战系统可以同时盯着空中、海上、海下的目标。军圈有句话,现代海战里,这样的船不看脸,只看火控和发射架,希金斯,都有。

8月13日清晨,南海海面能见度不错,浪不大,一艘灰色的庞然大物一路顶浪向前,直冲黄岩岛12海里线内,它的名字,希金斯,美国海军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

这不是一艘普通的访客,全身是雷达线条,甲板下藏着96个垂直发射单元,舰桥上是“宙斯盾”的标志性棱面,作战系统可以同时盯着空中、海上、海下的目标。军圈有句话,现代海战里,这样的船不看脸,只看火控和发射架,希金斯,都有。

它没有申请,不打招呼,开进来了。无线电一遍遍播报:你已进入中国黄岩岛领海,立即离开。这边的回声干净利落,那边的回答很短,表述仍是那套熟悉的说辞:所谓航行自由。双方的舰桥都保持克制,舷号不遮,国旗照挂,航速不飙,离得却越来越近。跟踪、监视、警告,动作一个不少。南部战区随后通报了处置经过,措辞硬,态度清。

看表,这个时间点耐人寻味。8月11日前后,中美经贸谈判抬了一下杆。关税暂停,先给90天窗口;对部分两用物项的出口限制放开了一截,里面就有市场最敏感的稀土材料。懂行的人都知道,稀土不是土,它是高端制造的“维生素”。这边刚松个口子,那边就来一艘高配驱逐舰闯线,像不像一边坐谈判桌,一边把拳击手套系上。你说巧合也行,你说安排也不奇怪。

南海的“交手”故事并不新鲜,2017到2021,美国军舰多次闯入南海相关岛礁12海里范围,美济礁、中建岛、黄岩岛、赤瓜礁、仁爱礁,都被点过名。2018年的那回,迪凯特号闯赤瓜礁,中国海军兰州舰直接横切前方,逼它改向,两船最近距离近得让人捏了一把汗。那一次之后,很多人意识到,这片海的“试探线”踩着踩着,就离底线不远了。

特朗普回炉,华盛顿的剧本看起来又翻回那几页。派谁来不重要,重要的是节奏和频率。希金斯闯黄岩岛,更像一针“定位针”。军事上在划范围,政治上在画边界。力量常态化驻足,话语权重新排位,盟友看齐站好,谈判归谈判,海上归海上。

菲律宾的表态,也会叠加在这道波纹上。它是当事方,态度一变,水面就起浪。前几年,马尼拉的策略偏稳,压住火,把经贸和渔业先兜住。最近这段时间,基地开放、联演加码的话头又多了起来。美国在拉,菲律宾在看,中国在劝。一拉一推之间,海上船的密度上去了,风险也水涨船高。

8月13日这一天,南部战区的消息里,有几处关键信号。第一,明确了性质,直指出是非法闯入。第二,强调的是“跟踪监视”和“警告驱离”,说明控制风险是首要。第三,公开披露处置过程,面对的不是对手,是国际舆论场。镜头另一边,第七舰队的口径依旧,惯常把这一切包装成“维护航行自由”。一句话,话术未变,动作更快。

海上对峙,最怕的不是强硬,最怕的是误判。海面上,十几海里的距离不过半个小时的航程;舰桥里,一个口令传下去,转向角度差个几度,画出来就是两条完全不同的线。很多人可能想象不到,海军和海警船常年在狭窄水域里做的,是毫米级的耐心活。每一次擦边,都像把细线从针孔里穿过去,手不能抖。

这回更麻烦的是,经济和安全两条线交错在一起。稀土放松出口,释放的是合作善意;海上闯线,投的是压力筹码。放到一张桌子上看,就是同一只手里握着两张牌。一张写交易,一张写博弈。谁先出,怎么出,出完之后怎么收,这才是考验。

那中国怎么应?几条路摆在面前。

一条是法律与外交的路。航行自由不等于随意闯入领海。对外要把法理讲清楚,把事实摆出来。南海仲裁案留下的那些争议点,不能回避,但也不能被带着走。海图、历史证据、现地管控记录,一样不能少。外交照会、谈判管道、热线机制,用起来。把该说的话在公开场合说透,把该谈的在桌下谈细。让外界看到,红线明确,程序齐备,态度不软。

一条是灰色地带的管控之道。海军与海警的分工,军事与行政的界线,什么时候该谁上,什么时候该换手,外界其实都在看。执法船的常态化在场,渔政的有序护渔,无人机的低空常巡,卫星的高空盯梢,把态势感知织得密一点。灰色地带战术不是搞惊险动作,而是把对方每一次试探都变成徒劳。你进来,我看得见、跟得上、顶得住,还能拍得清楚。

一条是军事上的稳与狠。稳,是不被对方节奏牵着跑,不被惊扰打乱部署。战备等级按风险动态调整,指挥链路保证清晰,演训按计划开展,不做秀、见实效。狠,是在必须的时候,拿出足以让对方皱眉的手段。比如特定海域的临时禁航管理,比如更靠前的反潜巡逻,比如更频密的战机值班。狠不是冒险,是可控的强硬。

还有一条,是产业与科技的长线反制。稀土只是其中一环,背后是完整供应链的话语权。你愿意合作,我扩大开放,互利共赢;你拿安全牌来要价,我就把关键环节握得更紧,技术升级、替代材料、标准话语,扎扎实实做起来。海上有波浪,产业是压舱石,越重,船越稳。

舆论场上,传播谁的画面,读谁的叙述,决定了外围的风向。公开透明,拿事实说话,比空喊口号更能立住。海上处置时的影像、轨迹、时间点,能晒就晒,越细越好。国际法学者、退役军官、渔民代表,多点声音,多种视角。让外界知道,黄岩岛不是抽象名词,是有人作业、有人巡逻、有人守护的真实海域。

美国的算盘说穿了,有三层。第一层给盟友看。我还在,我敢来,你们也别松劲。第二层给对手看。谈归谈,压也得压,你别指望条线全松。第三层给国内看。我对华不软,军方在干活,选民你们放心。这三层叠在一起,动作就会显得急。急,就容易出错。正因为急,才要用更稳的方式去对。

稀土刚解禁一点,美国就来闯线,那我们是不是该马上翻脸?心里不必软,手上别乱。棋和牌,别混着打。把该谈的谈到位,把该顶的顶到位。别让对方把一个领域的动作,牵着你在另一个领域里翻桌。你就是要让他明白,松紧的节奏我说了算。

谈判桌还没撤,90天的窗口还在。稀土的出口放开了一些,不等于把闸门卸掉;军事上的高压不断,不等于一定要撞线。两边都在测试,都在给自己的国内受众交代。我们的任务,是把自己的节奏守住,把底线守稳,让对方知道,哪怕风更大,我们也不会被吹偏。

海面上,希金斯已经掉头离开,尾浪在阳光下很快散掉。这场博弈却不会散。它还会以不同的方式出现,以不同的节奏加速或放缓。它会考验军人的专业,外交官的耐性,决策者的稳劲,也会考验我们的社会情绪。

来源:卢麒元点评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