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也没料到,这样的消息会突然炸出来。开国大将的儿子,竟然私自泄露国家机密,背信弃义,背弃了军人的身份,还背弃了父亲的声名。这种事情要是真的摆到台面上,谁也说不出不是个笑话。他的父亲,罗瑞卿,是共和国的柱石级人物。可他的儿子罗宇,三十年前就在所有人的视线中消失了
谁也没料到,这样的消息会突然炸出来。开国大将的儿子,竟然私自泄露国家机密,背信弃义,背弃了军人的身份,还背弃了父亲的声名。这种事情要是真的摆到台面上,谁也说不出不是个笑话。他的父亲,罗瑞卿,是共和国的柱石级人物。可他的儿子罗宇,三十年前就在所有人的视线中消失了,叛逃美国,最后被定性为背叛者,被除名,被决绝地断了归途。只是,人心到底能扭到多难以想象的位置?不就是那一身军装吗?难不成真能裹不住人心的贪念?
说起来,2020年注定是个煎熬的年份。空气中混杂着口罩和消毒液的气味,每个人都被折腾得筋疲力尽。有人因为疫情失去了亲人,有人在遥远的国土哀悼逝去的老友。可还有那么一个特殊的名字,这一年彻底和世界告别,不算体面,也谈不上惊天动地——罗宇。在美国一个平凡住所,看着窗外白月,他试着去想遥远未归的家。孤身一人,甚至没留下最后的照片。
社交网络翻出来的消息清楚:2020年4月,罗宇因肺炎离世,76岁。死亡原因不好说有多特殊,倒是他的身份,像硬币陪葬一样,留在了墙角。网络上传播得跟小说一样;有人说他一辈子没回头,临终前嘴里低声叨念着“想看看祖国”;也有人冷漠地道一句,自作自受。你会不会觉得奇怪,他到底怎么看待自己的那一身身份、血脉、过往?为什么,最后会活成了惊世骇俗的反面教材?
罗宇并不是个被命运特别优待的人,但起码小的时候,他得到了父亲的真真切切的陪伴。1944年出生,正好赶在国运剧烈动荡的节点。那时罗瑞卿守在延安,能时常回家。家里气氛不温不火,却绝对安稳,吃穿用度虽不怎么丰润,手心里的温度也没掉下去。罗宇很小的时候把父亲当成英雄——说这种话谁不年轻过?屋里挂着军功章,墙纸翻黄,饭桌上随时会有客人笑语喧哗。是的,这就是他们家的平常日常。
新中国成立以后,罗瑞卿成了公安部部长。家里变得更忙碌了。小罗宇好几次问妈妈,为什么胜利了反而更不容易了?母亲只是有点疲惫地笑,将锅碗瓢盆左右调拌,说军人不能只在无烟岁月里舒坦,无家可言也是常态。话听进去怎么也烙不深,小孩多半拎不清底细,但总归是习惯了自己动手把饭吃下肚,习惯了父母的忙碌。罗家的孩子们个个不赖,连邻居都说,虎父无犬子。
罗家的大儿子罗箭,十几岁物理就能考满分,一路绿灯进了中国科技大学,又去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后来是物理学家,这已经成了家族标配似的存在。而二儿子罗宇,打小机灵,脑袋灵光,学校谁都服气。老师每回开口夸他,都会加一句:“活脱脱就是罗将军的小号!”这样的人设,罗宇自己也毫不否认,享受着众人的夸奖和羡慕。哪怕是同龄人都羡慕的清华大学,他也是头一伙进的。专业选得别具一格,他没去碰那些大热门的土木、计算机,选了自动控制,觉得未来无论在哪都用得上,好留条出国路。那会儿他的心思其实名不副实,哪里真是国之栋梁那样光鲜?
毕业以后,他不是没想过直接和家里提出国的念头。世界大到让人想抓住点什么,可没做成计划,空降下来一场大风暴,直接把全家的安稳日日推翻。那次风暴太莫名其妙。一阵喊打喊杀,把父亲这样几十年惯于忍受与坚强的铁汉都给拉下水。中央会议上一纸文件,罗瑞卿的职务被拿掉了。孩子们也被诛连。轮到罗宇,不再是天之骄子,反而成了阶下囚,直接进了监狱。
罗宇的人生最好的几年都烂在牢里。直到后来,罗瑞卿得以平反,几份工整公务飘过,他才算“恢复了身份”,被分配到军队部门做事。说到底,虎门不是没有犬子,有人说他是“含着金汤勺出生”,其实这话也不尽对劲。亲眼目睹过父亲怎么严于律己、事必躬亲,他没本事再差到哪去。进军队以后干得不错。业务精明,处事周全,不久升为航空设备处的处长,还混上了大校。
——要就这样走下去,他或许不会遗臭万年。但天有不测风云。1978年,父亲撒手人寰,给罗宇带来的冲击可不是外人能体会。失怙后的他,心里边其实早就起了波澜;用某些极端词汇说明或许太沉重,可他的怨念也确实发了芽。对国家的归属感,开始倾斜。是不是因为少年遭难吃了太多苦,还是自己想得太多?谁都说不明白。偏偏在内外交困的时候,命里闯进了迪娜。那女人其实本不应介入。漂亮、温柔、懂生活、懂人心,什么都合他的意。罗宇不顾一切,选择离婚,迎娶迪娜。这个决定,成了命运的一道深沟。
半真半假的爱情,实际全都是一出被设计好的戏码。迪娜的现实角色,是美国派来的间谍。她贴近罗宇,不过是因为罗宇身上的军事身份。罗宇把这种甜蜜当成了救赎,却不知道自己掉进了陷阱。迪娜很轻易地拿捏住他的软肋,引诱他私下售卖我国新式军事武器。换钱,换情,换刺激,罗宇胆大包天。等于把国家利益当成私人利益来耍。越来越离谱,最后居然连军事机密都敢卖。他有没有为自己当初的抉择胆寒?也许有过。不然谁会没事儿喝那么多酒、跟同事吹牛呢?
结果一点不出奇。没有水密保险的下场,十有八九逃不过明察。单位同事被组织成卧底,跟罗宇混得很铁。酒局上一场推杯换盏,嘴一松,卖国的证据就漏了出来。罗宇发现苗头不对,等抓捕令一下,已经溜之大吉。带着迪娜、带着仅有的筹码,一头扎进美国。中国的身份,党籍军籍一块断,家乡再也没他的位置。还有谁在意他身上的军装?他自己的后悔远远不如这个痛。
美国的生活也没什么好说。身份暴露,价值也没了。迪娜很快离开,无情如风。美国政府更没把他当回事。等钱用得差不多了,社会关系也稀薄了,彻底沦为孤魂。靠打零工糊口,是外人眼中“叛徒”的后半生。只是,网络上有人挖出2017年他在一次视频采访里的交待,“其实这一切,早知道是个圈套”。反过来说,他也许只是想找个台阶下,哪怕自己糊弄自己,人生到了后来,别无所依怎么会不沮丧?
有人说他活该,有人甚至不觉得他值得怜悯。可罗宇是真的没有后悔吗?他生前唯一的女儿早已病故,前妻移居海外,连最基本的血缘联结都断了。人躺在美国的小住房里,面对外头风雨,最后一口气都没能撑到见祖国的天亮。生活其实没有谁能预言结果。前半生用功勤奋,后半生步步错漏。看似因为大环境,因为家庭压力,因为命运使然,其实只是心念一转。人的选择,未必全靠理智。
也有人说,血缘不能代表全部。铁血的父亲塑造不了儿子的灵魂。到头来,道德、忠诚、背叛也只是社会切片下的平面。做出这样的事,理由太多,细节太杂,历史最后连真真假假的断裂点也不给留一个。
谁能想到最后连一身军装都成了尘封的象征?风吹过千里,夜深月明。罗宇的结局,罗将军的遗憾,还有国与家的分裂与溶解,都尴尬地留在人们偶尔提及的小道消息间。
故事讲到这里,真真假假,曲曲折折。谁又能料到,一个原本天资聪明、有着优越起点的人,会走成这样?命运兜了个圈,所失的,远远多于所获。
事情不止于道德或背叛,更关乎时代裹挟下的选择和迷失。每个人有多远的旅途,没人能先知。最终往往只剩下,曾经的家、失落的人、满地的风和月。
来源:雾中轻柔地漫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