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全球政坛风云再起。俄乌局势复杂多变,美欧关系暗流涌动,国际舆论场上,一个名字频频被提及——美国副总统万斯。权威智库皮尤研究中心刚刚发布的全球领导人信任度调查显示,近60%的美国受访者认为,当前美国外交政策的灵活性和“不可预测性”是影响全球安全的首要因素。
8月,全球政坛风云再起。俄乌局势复杂多变,美欧关系暗流涌动,国际舆论场上,一个名字频频被提及——美国副总统万斯。权威智库皮尤研究中心刚刚发布的全球领导人信任度调查显示,近60%的美国受访者认为,当前美国外交政策的灵活性和“不可预测性”是影响全球安全的首要因素。
此外,路透社最新的全球政治影响力榜单中,万斯高居美国政坛第三位,影响力仅次于总统和国务卿。万斯的崛起并非偶然,而他对俄罗斯总统普京的高调“赞美”更是令外界侧目。
回顾过去两年,俄乌冲突始终是全球关注的焦点。7月底,国际危机研究组织(ICG)发布的报告显示,乌克兰东部前线的军事投入已攀升至新高,俄乌双方在多个方向都出现了“谈判窗口”的苗头。
正值此时,美国副总统万斯在接受福克斯新闻专访时,突然对普京大加赞赏,称其“通情达理”、“铁汉柔情”,还多次强调普京对俄罗斯国家利益的“极致负责”。此番言论不仅在美国政坛引起了强烈反响,也让欧洲主要媒体一度哑然。
在全球金融市场,一份来自彭博社的调查指出,6月至8月期间,因俄乌局势缓和预期,欧元兑美元汇率短线拉升1.8%。不少分析师认为,所谓“高层外交风向”正成为影响地缘格局的核心变量。万斯的表态恰逢其时,成为撬动多方博弈的关键支点。
在近期的多场公开讲话中,万斯对普京形象的包装和描述堪称“教科书级别”。他不仅将普京称作“刚柔并济”的领导者,还反复提及普京“轻声细语、深思熟虑、极为谨慎”,强调其“始终以俄罗斯国家利益为先”。这一系列形容明显淡化了普京在美媒上常见的“强硬鹰派”形象。
值得注意的是,8月中旬的一场白宫高层会谈中,万斯更是透露了高层决策的“幕后细节”。当时,正值美国总统与乌克兰及欧洲多国领导人磋商俄乌停火方案,万斯现场描述:“总统突然决定直接给普京打电话,现场所有人都愣住了。”
这通长达40分钟的通话,成为当天华盛顿外交圈热议的话题。欧洲媒体普遍认为,美国高层对俄的“直接沟通”模式,已成为俄乌新一轮谈判的“加速器”。
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委员会分析师指出,万斯此举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精准踩在了美俄关系的敏感节点,也为美国在俄乌议题上赢得了更多主动权。
2月,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万斯曾用近20分钟的演讲,猛烈抨击欧洲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这一发言当时引发欧洲多国代表不满,甚至有媒体直言“美欧分歧加深”。
但短短三个月后,在华盛顿举办的另一场慕安会活动中,万斯迅速调整口径,强调“欧洲和美国是一支队伍,分歧永远不会变成裂痕”。他还特别补充,自己2月的言论“主要是针对前任政府的遗留问题”。
这样的转变不是孤例。在泽连斯基今年两次访美期间,万斯的表现同样耐人寻味。2月初,面对首次到访白宫的乌克兰总统,万斯“抢头阵”发难,要求其为美乌分歧“当面道歉”。但到了8月的再次会晤,万斯全程保持沉默——不少分析认为,这与总统对乌政策转向“热情接待”密切相关。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的研究报告指出,万斯对外政策立场的灵活变化,实际上反映了当前美国高层内部的“极强一致性”:只要有利于美国利益,表述方式和立场可以快速适应风向变化。
8月,随着俄乌谈判在土耳其重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双方的“底线”与“交易空间”。万斯在公开场合明确指出,目前俄乌谈判的两大核心点:一是乌克兰寻求欧美提供安全保障,二是俄罗斯坚持部分领土诉求,其中包括尚未完全控制的若干地区。
在最新的安理会通报中,可以看到,欧盟已就安全保障问题提出了多项建议,美国则始终保持“模糊承诺”的立场。万斯强调:“欧洲必须承担大部分保障乌克兰安全的责任,美国不会在条件不明朗时承诺任何具体方案。”这一表态被《华尔街日报》解读为美国在俄乌冲突中“战略收缩”的信号。
与此同时,万斯还在不同场合“点破”了领土谈判的现实:“乌克兰领土未来归属并非不可触碰的红线,关键在于各方能否谈拢具体条件。”此言一出,国际舆论场迅速发酵,欧洲主要媒体普遍认为,美国高层已为俄乌“妥协方案”预留了充足空间。
万斯对普京的夸奖并非孤立事件。近期,他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普京非常尊重总统”,并形容两位领导人之间有“英雄惜英雄”的理解。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最新的民调显示,超过47%的受访者认为,当前美国高层的“个人化外交”已成为影响全球格局的关键变量。
专家分析,万斯的表态更像是一种“政治翻译”,本质上是对总统外交路线的绝对认同。在共和党内部,忠诚度远比个人能力更被看重。只要能持续展现对核心路线的坚定支持,个人政治前途就始终处于上升通道。8月初,总统在接受ABC新闻采访时公开表示:“万斯是‘让美国再次伟大’运动最有可能的接班人。”
美国乔治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专家分析,万斯的快速崛起正反映出美国政坛“新权力逻辑”:高层对外表达紧密呼应,外交政策灵活应变,忠诚成为最重要的“通行证”。
7月,总统对普京发出“最后通牒”:若50天内俄乌局势未见缓和,美国将加征新一轮关税。这一强硬信号一度导致全球能源市场波动,但随即在8月中旬的高层会面后,态度又发生明显转变。
总统在媒体采访中多次夸奖普京,称其“理性、负责任”,还透露普京曾亲口表示,“2020年大选失利是因为存在选票舞弊,若局势不同,俄乌冲突本不会爆发”。
一连串高层互动,直接引导了美国对俄政策的“软硬切换”。彭博社分析称,俄乌和谈的每一次推进,背后几乎都能找到高层“直接对话”的痕迹。万斯作为“首席表态者”,始终在政策风向调整中保持同步。
参考资料:万斯谈与普京通话印象:他语调柔和、谨慎细致,与美媒刻画的不一致
2025-08-22 09:41·环球网
来源:通文知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