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旦夕之间》导演李建军:在关注时代与观众的剧场探索中不断成长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8-24 17:14 2

摘要:8月22日至24日,由李建军导演的《世界旦夕之间》作为第十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邀约剧目,再次亮相国家话剧院剧场,剧场里洋溢着热烈的气氛,观众们在笑声中积极思考。自2021年作为乌镇戏剧节特邀剧目首演之后,这部当代舞台佳作屡获大奖,每次上演都会引发新的关注和探讨

8月22日至24日,由李建军导演的《世界旦夕之间》作为第十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邀约剧目,再次亮相国家话剧院剧场,剧场里洋溢着热烈的气氛,观众们在笑声中积极思考。自2021年作为乌镇戏剧节特邀剧目首演之后,这部当代舞台佳作屡获大奖,每次上演都会引发新的关注和探讨。在《世界旦夕之间》此轮首演后的演后谈上,一位观众激动道:“请问李建军导演的其他作品什么时候上演?你的每一部作品我都非常想看!”

李建军导演(中)在《世界旦夕之间》演后谈上发言。王润摄

贴近观众和时代 多元探索剧场可能性

70后导演李建军是中国当代剧场艺术的重要实践者,2011年创立了“新青年剧团”。作为一个始终保持对社会冷静观察与思考、充满独立个性和探索精神的艺术家,他一直在尝试剧场艺术的各种可能性。从早期的《掠夺》《牺牲》,到一鸣惊人的《狂人日记》《飞向天空的人》,他从精英创作转向“素人剧场”,《美好的一天》《大众力学》《人类简史》《带电的火花》等一系列原创之作,把“人人都可成为艺术家”的舞台当成人类学调查田野;之后的“后人类三部曲”《变形记》《世界旦夕之间》《大师与玛格丽特》与《阿Q正传》《三分钱歌剧》等作品又回归经典,让经典文本和当下现实碰撞,在其中进行当代的思考与表达。

“戏剧、观众和现实生活究竟是什么关系?我不断在校正,不同阶段可能有不同的回答。”李建军认为,“戏剧是回应社会环境的,也是社会环境的映射。”因此他对自己的创作有着明确的要求——既然戏剧是排给观众看的,那么就需要贴近那时那刻来看戏的观众,所以无论是原创还是改编,作品都要和当下的观众产生连接。

李建军导演在演出现场

李建军的作品多次受邀参加乌镇戏剧节、阿那亚戏剧节,以及东京国际剧场艺术节、德国鲁尔艺术节、意大利VIE艺术节、德国邵宾纳剧院FIND戏剧节、海德堡戏剧节等国际艺术节,受到国际戏剧界关注。但即使作品已经获得了高度认可,李建军在每轮演出中都会不断打磨完善,调整表演节奏,注入自己的新思考和新感受。对他而言,创作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你要输出要表达,就要不断去跟社会、跟观众去碰撞,直接的经验和间接的知识就融会贯通起来,就会有很多的乐趣,人就不会那么封闭,而有一种成长感,我觉得这个是对创作者最可贵的。”

扩展剧场边界 表达对世界的哲学思考

《世界旦夕之间》改编自德国著名新浪潮电影导演法斯宾德1973年的同名科幻电影,讲述主角发现身处的世界竟是一个庞大的计算机模拟程序后的挣扎与反抗。其大胆的幻想与构作,以惊人的前瞻性探讨虚拟现实与身份危机问题,也点亮了后续的科幻电影创作之路,至今令人深省。

“所有科幻都是人类对自己命运的预言性话语”,李建军认为,“它包含了技术人类主义对未来的野心和恐惧。科幻提醒我们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自以为是。”在李建军看来,20世纪的科幻电影中人们面对技术危机时的抗争,时至今日依然可以被视为一种历史文献,他们所选择的人的情感、坚守的人道主义都是时代的价值取向。“每个人都在构成我们的世界,也都在书写我们的历史。那些早已被前人思考过的真正重要的命题,同样值得被后人思考。”

《世界旦夕之间》剧照,张子维摄

在《世界旦夕之间》的舞台上,李建军采用了 “演员假面表演+即时拍摄手法+绿幕现场合成” 的技术,让现场观众既可以看到舞台上演员们戴着假面具在绿幕前表演,也能在舞台上方的大屏幕上看到通过现场摄影机拍摄和绿幕抠像技术“合成”出的同步“科幻电影”。这种刻意暴露技术手段的“虚拟化”舞台处理,与作品想要探讨的“真实与幻象”“科技与人性”“控制与自由”等当代主题相得益彰,形成互文,构建了发人深省的独特舞台语汇,也刺激着每个人去感受和思考: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真实的吗?我们所做的各种选择是自由的吗?如果我们实际上是被人操控的虚拟人,那么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舞台上的这些技术,是对戏剧时空的一种拓展,指向的是我们对世界的一种哲学性思考。”对李建军来说,技术不仅是手段,而是与作品内核互为表里,共振出发人深省的能量。

筹备新作《匹诺曹的决定》 当代视角重构经典童话

《世界旦夕之间》巡演同时,李建军导演还在筹备新作《匹诺曹的决定》。该剧改编自意大利作家卡洛·科洛迪的经典童话《木偶奇遇记》,但进行了大胆重构与现代化转译,延续他在“后人类”主题下对现实与幻想边界的探索,将于今年9月首演。

李建军导演(左二)在排练厅和演员们一起工作

李建军透露,《匹诺曹的决心》围绕由老木匠杰佩托“创造”出来的木偶匹诺曹展开,拥有语言和思考能力的匹诺曹在逐步接触世界的过程中,被卷入关于身份、自我和社会规则的挑战,传统童话的“成为真正的人”不再是一段单纯的成长旅程,而被赋予了更复杂的表达。

尽管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李建军仍然保持清醒:“通过这些年的努力工作,我觉得做一个剧场工作者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我很庆幸我能创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的作品,有时候还能做一些自以为是的实验,这是很幸运的事情,但是我依然觉得很艰难。”但他对未来充满期待:“我认识很多喜欢剧场的、纯粹的、有创造力的年轻人,我希望有更宽容的环境,有更多的同路人。”

记者:王润

来源:子清视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