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经院课堂 | 董志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前沿问题》——专题六: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

360影视 2024-12-18 03:21 4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前沿问题》立足于经济学科特点,将思政教育视为首要教学目标,创新性地将思政教育寓于前沿问题探讨、经典文献研读、知名学者点拨与授课教师引导等课堂形式之中。课程关注中国经济前沿重大问题,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中的前沿与重大经济问题为主要

大师云集,精彩纷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前沿问题》课程简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前沿问题》立足于经济学科特点,将思政教育视为首要教学目标,创新性地将思政教育寓于前沿问题探讨、经典文献研读、知名学者点拨与授课教师引导等课堂形式之中。课程关注中国经济前沿重大问题,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中的前沿与重大经济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旨在通过教师专门指导、专题前沿问题研讨、知名学者讲座等形式,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立场意识,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思政方向,同时,以问题意识为出发点强化学生的思政意识建设,推动实现课程思政建设与学生独立学习研究能力提升的双重目标。

本课程以专题研讨的方式带领学生研读经济学前沿经典文献,特别关注与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现实问题相关的重要研究。课程以专题形式组成,每一专题聚焦一类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而前沿的理论现实问题;授课教师邀请该领域的知名专家、顶尖学者走进课堂,与同学们分享交流经典问题和文献的背景、历史、现实和未来重要发展趋势等方面,深度挖掘经典问题和文献背后的思想性和政治性内涵,促进学生思政能力的不断提升。

课程主持教师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董志勇教授,他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团队荣获“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称号,深受广大学生喜爱。董志勇教授现任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任经济学院院长、《经济科学》主编、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系第九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专题六

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

时间:2024年10月29日

地点理教407

特邀嘉宾:刘守英教授

刘守英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获得第十九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农业经济系与土地研究中心及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访问学者。曾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农村部副部长,国务院发展中心城乡统筹基础领域负责人。中央政治局31次集体学习土地问题讲解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世界银行合作的旗舰项目《中国:2030》以及《中国高效、包容、可持续城镇化》专题负责人。国土部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协调人。其代表性论文有《土地制度改革与国民经济成长》,翻译著作主要有《产权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等。近年来出版的有影响的土地专著有:《中国土地政策改革》、《土地制度改革与转变发展方式》、《直面中国土地问题》等。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作期间,曾对中国土地政策改革及地方试点实践产生过重要影响。2016年下半年调入中国人民大学从事教学与研究,主要方向为土地制度与发展、制造业转型升级以及城乡互动。

本专题聚焦中国社会从乡土到城市化转型的深刻变革与挑战,邀请刘守英教授进行现场分享与交流。他长期研究中国经济与社会转型,在土地制度、乡村治理、城乡关系等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通过探讨乡土社会的结构特征、代际革命对社会变迁的影响以及城乡融合的未来路径,刘守英为深入理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复杂问题和挑战提供了宝贵的视角与启发。

刘守英现场讲授

在课堂上,刘守英对“中国社会从乡土到城市化转型”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全面探讨了乡土中国的历史背景、社会结构特征及其在现代化过程中的转型难点。他指出,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传统的以农业为基础的乡土社会逐渐暴露出固有的局限性,尤其是在社会结构和土地使用效率方面。尽管工业化和城市化被视为推动社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但其在实际过程中所面临的阻力和复杂性往往被忽视。刘守英强调,乡土社会的转型不仅仅是经济结构的改变,还涉及深层次的社会关系、文化传统及其制度秩序。尤其是土地作为乡土社会的核心资源,对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依赖构成了显著挑战,使得乡土社会的现代化之路充满困难和不确定性。

刘守英通过“乡村土地制度演变”的案例进一步阐述了在这一过程中面临的具体挑战。他展示了如何在乡土社会中,土地不仅是一种经济资产,更是社会关系和文化象征的重要载体。正因如此,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驱动下,简单地通过土地兼并或政策调整往往无法实现真正的转型。乡村社会中的人地关系和人村关系——即乡土社会中人们与土地、村落的黏着度——决定了现代化的难易程度。刘守英特别提到,代际革命是转型的核心动力。第一代和第二代农民在社会行为和价值观上的显著差异,以及农民二代逐步摆脱对土地的依赖,这些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他还强调,真正的城乡融合需要打破城乡二分思维,构建城乡连续体的社会形态,以应对未来城市化发展带来的挑战。通过这种多层次的政策和社会结构变革,刘守英为理解并解决中国城乡转型过程中的复杂问题提供了重要的见解和战略性思路。

在嘉宾讨论环节中,董志勇邀请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王曙光教授、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吕之望副教授和同学们就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王曙光回顾了刘守英教授对中国农业问题的研究历程,指出这一系统性分析清晰地体现了从历史视角审视农业改革的重要性。特别是在从民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后再到当代的研究中,刘守英教授详细描述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经济的尝试以及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农业政策的演变。这一研究不仅揭示了农业如何在不同历史阶段中实现了现代化,还展示了其在解决农村组织化问题和支持城市发展的关键角色。王曙光进一步指出,在刘守英教授的分析中,中国农业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重要阶段:从民国时期的合作经济实验,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改和人民公社体制,再到改革开放后的土地流转与市场化探索。通过这种历史脉络的梳理,刘守英教授的研究深入揭示了农业政策如何影响城乡关系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王曙光表示,理解这些历史转型对于当前和未来的政策制定至关重要。此外,他特别强调了在现代化和全球化双重背景下,如何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开放化之间找到平衡。中国农业的全球竞争力和农村集体经济的重塑已成为当前的重要议题。王曙光呼吁同学们在研究过程中,不仅要理解土地和农业政策的经济意义,还要关注其社会功能和文化承载作用。他认为,未来的农村发展和城乡互动需要在尊重小农经济和村落文化生命力的基础上推进改革,确保农村和城市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各自发挥其独特的功能,从而实现更全面和可持续的发展。

王曙光现场分享

吕之望回顾了刘守英教授关于中国农业及城乡关系的深刻分析,并对其中的历史和政策演变进行了补充。他指出,刘守英教授在演讲中呈现了一个真实的经济学视角,特别是对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迁进行了细致的讨论。吕之望强调,刘守英教授提到的反对单向城市化的观点尤为重要,这为城乡关系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中国在历史发展中经历了农业为城市提供基本物资、工业化推动城市扩张等不同阶段。他以西安为例,强调了历史上由于物资供应不足和交通条件限制,城市难以维持稳定发展的现实,这也反映了城乡关系中资源互补的重要性。吕之望认为,从政策角度出发,我们必须关注城乡之间的商品和要素流动,而这一点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供销合作社和城乡物资交流中已有所体现,但其效率需进一步考量。此外,他特别提到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重要性,指出当前的户籍制度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劳动力和人才的自由流动,这对城乡关系的持续发展形成了一定挑战。吕之望认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综合历史和现实,打破固化的二元结构,推动城乡融合,实现农业反哺的有效实施。他呼吁同学们深入研究城乡互动的复杂关系,理解这一过程中的政策演变和历史经验,以更好地推动学术研究和政策实践。

吕之望现场分享

课堂上,同学们还深入探讨了中国农业与城乡关系的历史演变及其现实政策意义,回顾了嘉宾们在演讲中对中国农业发展和城乡互动的深刻分析,特别是民国时期的合作经济实验、新中国土地改革以及城镇化与城乡融合的政策演变。通过生动的历史案例,如供销合作社的建立和工业反哺农业的实施,嘉宾们强调了农业在推动城市发展的关键作用,以及政策在平衡农村与城市利益中的核心地位。老师们鼓励同学们要深入理解农业和土地制度背后的历史和社会逻辑,关注城乡关系的双向流动与融合,并鼓励同学们在研究中探讨如何通过政策创新来实现更可持续的城乡发展。

本专题相关文献资料

课堂主要讨论文献:

[1] 蒋省三, 刘守英, 李青. 土地制度改革与国民经济成长[J]. 管理世界, 2007(09): 1-9.

[2] 刘守英. 产权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3] 刘守英. 中国土地政策改革[M]. 北京: 中国发展出版社, 2012.

[4] 刘守英. 土地制度改革与转变发展方式[M]. 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8.

[5] 刘守英. 直面中国土地问题[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0.

系列专题介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前沿问题》

专题七:为强国复兴伟业提供更有力金融支撑(11月5日)

特邀嘉宾:王朝弟教授

供稿:经济学系

来源: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