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年前,丰田4S店的销售拍胸脯保证:“开不坏的日本车,省油的混动技术!”如今,中国新能源展厅里,年轻人指着比亚迪海豹问:“这车能自动泊车吗?续航多少?”销售笑着递上钥匙:“您自己试,比特斯拉快,比丰田便宜。”
十年前,丰田4S店的销售拍胸脯保证:“开不坏的日本车,省油的混动技术!”如今,中国新能源展厅里,年轻人指着比亚迪海豹问:“这车能自动泊车吗?续航多少?”销售笑着递上钥匙:“您自己试,比特斯拉快,比丰田便宜。”
日本两大支柱产业——汽车和半导体,正被中国“掏空”根基。
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量飙到585万辆,把霸榜43年的日本拽下全球第一宝座。更扎心的是,日本车企的“摇钱树”中国市场也在崩塌:丰田、本田在华销量暴跌超30%,日系份额从巅峰30%缩水到不足20%。而半导体领域,曾垄断全球50%芯片市场的日本,如今份额跌到10%,连“最后的尊严”松下半导体也卖身台湾企业,彻底退场。
当中国举国押注电动车时,日本却沉迷“氢能豪赌”。丰田章男坚持认为“混动才是过渡方案”,结果中国用5年建成1282万根充电桩(日本仅3万根),宁德时代电池成本压到每度电600元,日本却还在为氢能加注站每座2亿日元的成本发愁。半导体更讽刺:日本死守材料和设备优势(光刻胶占全球72%),却忽略了中国自研的釜底抽薪——2025年中国半导体设备自给率将达70%,日本对华贸易逆差连滚22个月。
比产业崩溃更致命的是:日本社会正在“生锈”。
走进丰田工厂,流水线上65岁老员工占比超20%,年轻人宁送外卖也不进厂。老龄化率突破29.58%,每2个劳动力养1个老人,国债堆到GDP的200%。更荒诞的是,当中国工程师年均申请15%专利增长时,日本超六成年轻人拒绝海外工作,低欲望社会像一潭死水。
日本还有机会吗?有,但窗口正在关闭!
丰田计划2026年推新电动车,本田建固态电池产线,但中国已领先3年:比亚迪在欧洲销量碾压特斯拉,中企固态电池专利数是日本3倍。日本最后的底牌是半导体材料,但中国南大光电的光刻胶已突破7nm,两年内必替代日本。
东京大学教授山田哲也的警告一针见血:
“日本不是输给中国制造,是输给自己的保守。老人开车,不敢踩油门;年轻人躺平,不愿换赛道!”
留给日本的时间不多了——当中国用资源管制(镓、锗、钨)掐住高端制造咽喉时,日本才惊觉: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输家连喊疼的资格都没有。
来源:爱车人士阿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