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制本科,火了!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24 18:37 4

摘要:教育部和人社部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比2024年增加43万人。数据背后,是不断增加的就业压力,以及考研、考公这两条赛道上日益激烈的竞争浪潮。毕业生们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正面临着抉择与挑战。

教育部和人社部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比2024年增加43万人。数据背后,是不断增加的就业压力,以及考研、考公这两条赛道上日益激烈的竞争浪潮。毕业生们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正面临着抉择与挑战。当考研、考公失利,求职也四处碰壁时,攻读第二学士学位,让不少高校毕业生看到了另一个选择,这既是同学们的“缓冲带”,也是开启人生新阶段的“跳板”。从“停招”到“扩招”2020年,教育部发布通知“继续开展”第二学士学位,曾陷入低谷的第二学士学位迎来了新转机。近年来,多所高校积极布局,申报开设了多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与2020年以前相比,近几年的教育部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名单显示,第二学士学位专业的开设数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020-2024年,共合计增设二学位专业1003个。其中2020年新增二学位专业数量最多,共有74所高校申报开设274个二学位专业。2020-2024年间,同济大学是新增二学士备案专业数量最多的高校,共计40个。同济大学在2023年共新增25个本科备案专业,其中有24个都为二学位专业。何为第二学士学位?它并不是大家常说的双学位、辅修专业,而是属于大学本科后教育的一种。也就是说,学生在读完本科并取得毕业证后,再攻读另一个本科专业,学制两年,实施全日制学习。花六年时间,学生可以获得两个独立的学士学位。实际上,第二学士学位在国内已经开设多年,在其发展过程中还经历了“废而又立”的情况。关于第二学士学位,最早可以追溯至1984年,当时为了尽快培养跨学科的高层人才,少数高等学校试办了第二学士学位班。1987年,原国家教委等部门联合下发《高等学校培养第二学士学位生的试行办法》,进一步对第二学士学位教育的开展作出了明确规定。1987年《高等学校培养第二学士学位生的试行办法》从2001到2012年,教育部共批准185所高校建设292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专业设置涵盖理工科专业,遍及管理、教育、新闻等诸多学科领域。然而,第二学士学位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也曾一度陷入低谷。近40年来,随着研究生教育的蓬勃发展,加上高校越来越多地探索双学士、辅修学士学位等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二学士学位招生连年缩水。2014年,兰州交通大学教授杨宗仁曾对我国163所高校开办的81个授予第二学士学位的专业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50%的专业从来没有招生,70%的专业已停招多年。2019年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曾决定,从2022年起停止招收第二学士学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表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研究生教育的蓬勃发展,为弥补研究生教育不足而设立的第二学士学位,已基本完成了历史使命。然而,疫情对就业造成冲击,本被叫停的第二学士学位教育,重新敞开了招生的大门。2020年5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在普通高校继续开展第二学士学位教育的通知》,第二学士学位教育“废而又立”。当年第二学士学位专业备案的结果显示,全国各地高校共3426个专业可招收第二学士学位。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第二学士学位教育有关工作的通知,重视高校进一步做好第二学士学位教育。同时,教育部还建设了“全国普通高校第二学士学位招生信息平台”,供高校开展第二学士学位招生、录取等工作。全国普通高校第二学士学位招生信息平台优势何在与辅修相比,高校对“第二学士”出具的学习证明更加正式,和本科的学历学位证书没有区别。与考研相比,不管是整体周期还是考试难度,申请就读“第二学士”的花费时间更少、难度明显更小。大多学校在5月或6月启动第二学士学位报名招生,随后进行笔面试或初审+面试,7月陆续完成招生,被录取的学生当年下半年即可入学学习。在就业方面,第二学士学位也具有一定优势。根据《关于在普通高校继续开展第二学士学位教育的通知》,在专业设置上,教育部将重点支持高校在国家急需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应急技术与管理、电子信息、大数据、网络空间安全、集成电路、能源动力、生物与医药、养老护理、家政服务等相关领域以及高校有能力、有需要举办的专业增设第二学士学位专业;支持高校依托“双一流”建设学科专业增设第二学士学位专业。学生学习这些专业毕业后有一定的就业优势。《关于在普通高校继续开展第二学士学位教育的通知》中鼓励高校开展第二学士学位教育同济大学依托建筑学、土木工程等优势学科,围绕土木、建筑类专业设置二学位,如建筑学、城乡规划、土木工程、智能建造等,体现了学校优势学科在培养复合型人才中的大胆创新;西南交通大学依托“双一流”建设学科、优势特色学科、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交通运输、工程管理五个第二学士学位招生专业。而且,第二学士学位还有一大优势在于其对“应届生身份”的保留。考取第二学士学位后,学生可以重新获得应届生身份,以便参加公务员考试或参加校招;若以应届毕业生身份入学的,即便是中途退学,仍可保留退学当年的应届生身份。本科毕业于上海政法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的郝丽萍, 在2020年决定攻读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水产养殖学专业第二学士学位时,计划在第二学士学位学习期间考研。在准备考研的同时,中国农业大学作为“双一流”高校,为她提供了参加选调生考试的机会,最终她也顺利通过研究生考试和选调生考试,成功上岸。郝丽萍选择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边工作边攻读硕士学位,继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第二学士学位给了学生新的机会困局第二学士学位吸引力十足,却一直不温不火。面对第二学士学位,学生们不仅有自身的考量,也存在着实际条件的限制。在社会认可度上,存在着一些用人单位对第二学士学位了解相对有限的情况,会与双学位、辅修混淆,这种认知上的模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网民就“第二学士学位社会认可度不够”留言在报考资格方面,第二学士学位也存在诸多限制。实际情况中,多数高校的第二学士学位几乎都不对外招生,或只面向本省高校毕业生招生,还有高校只向本校的应届毕业生敞开报名。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发布关于招收2025年第二学士学位的通知中,“招收对象”一栏中就显示学校第二学士学位的招收对象为“2025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的应届毕业生”,而且已落实就业去向(含升学)的应届毕业生原则上不得报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关于招收2025年第二学士学位的通知同时,现行的有关第二学士学位的招生报考政策中,仅允许本科毕业3年内报考,不少人因超期被排除在外。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卢晓东表示,目前面向社会和其他高校开放第二学士学位招生的高校很少,高校普遍缺乏开放动力。推动第二学士学位教育的发展,任重道远。比如高校资源,便是一大要考虑的因素,例如苏州大学在其2025年第二学士学位招生简章中就明确指出“学校不安排住宿”。卢晓东指出,第二学士学位办学和教育政策还有多个问题要处理,如高校是否单独开设教学班级;是否提供宿舍;学生被第二学士学位录取,但并不报到注册,如何处理……第二学士学位教育的功能尚未充分发挥出来,相关教育政策还需要持续调整。苏州大学2025年第二学士学位招生简章“从个人成长角度而言,总有人在本科毕业后因为特殊的机缘,如就业环境、成长目标变化而愿意转换专业,因此成熟完善的高等教育需要为这部分人提供学习的机会,提供转换专业、转换职业的高效通道。第二学士学位教育本质上就是这样的高效通道。”卢晓东说。在教育强国战略目标下,第二学士学位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凸显。相信在未来,相关政策的不断调整之下,第二学士学位可以释放出真正优势和活力。

来源:青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