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铭记烽火·青春铸魂”实践团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梁田副教授担任指导教师,团队负责人为研电2409班李禹澎,成员包括研电2406班王铮榆和研电2409班任劲菘。
小手摇亮科学梦童心播种家国情
— 铭记烽火·青春铸魂 —
华电实践团赴社区点亮“未来之光”
团队成员
“铭记烽火·青春铸魂”实践团
“铭记烽火·青春铸魂”实践团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梁田副教授担任指导教师,团队负责人为研电2409班李禹澎,成员包括研电2406班王铮榆和研电2409班任劲菘。
01
“铭记烽火·青春铸魂”
✦
“青心家国”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项目源自学校对青年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视以及社会对传承红色基因的迫切需求。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青年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肩负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然而,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部分青年学生对历史记忆淡薄,爱国情怀有待深化。
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之际,学校组织该项目旨在引导青年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论述,通过 实地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访谈红色人物等形式,激发学生的 爱国热情,增强 民族自豪感和 责任感。
02
✦ 实践内容
“铭记烽火·青春铸魂”
✦
No.1
探望新四军老战士姚竹林
COMMUNITY SERVICE
2025年7月11日,“铭记烽火·青春铸魂”实践团走进 北京市昌平区龙山白浮泉养老中心,探望97岁高龄的 新四军老战士姚竹林。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青年学子围坐在这位历史亲历者身旁, 聆听硝烟中的信仰故事。
姚爷爷向我们讲述了自己参军的经历,爷爷小的时候家中贫困,冬天都没有鞋子穿,在过年时因为忘记找地主领工钱,被父亲赶出家门,饥饿晕倒时被路过的新四军所救,从此跟党走,在抗日战争期间,奔走山林传递情报,有时与野狼周旋搏命。后来又参加了解放战争,抗美援朝。
姚爷爷用一生诠释 “平凡中的伟大”,入党志愿书上文化程度是“壹佰字”,但工作中认真负责,生活中和善可亲、受人尊敬,当我们邀请姚爷爷为青年人寄语时,他这样说: “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要这样。”
No.2
参观抗战纪念馆与卢沟桥
2025年7月13日 ,实践团赴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开展沉浸式学习。参观《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跟随讲解人员,回顾抗战烽火、峥嵘岁月。当看到《论持久战》油印本时, “‘打持久战’与‘久久为功’的辩证,恰似我们科研攻关的写照。
卢沟桥
移步 卢沟桥,斑驳的石狮静卧斜阳。我们用镜头捕捉到这样一幕:一列银白色高铁从远方高架桥呼啸而过,与沧桑古桥构成时空交响。“弹指一挥,换了人间!” 80年前这里响彻炮火,今天高铁驶过的是和平之路。
No.3
开展青少年科普主题活动
"铭记烽火·青春铸魂 "实践团于8月2日走进 领秀慧谷社区,为青少年开 展主题科普活动。
上午,王同学以“咱们一起穿越抗战烽火线”宣讲开场,巧妙运用动画与表情包,生动讲述从 九一八事变到抗战胜利的烽烟历程。杨靖宇、王二小等英雄的事迹深深吸引孩子们。在“听听爷爷的故事”部分,播放了实践团此前采访的姚竹林爷爷的视频, 姚爷爷胸前闪耀的勋章让孩子们惊叹不已,他朴实而有力的寄语深深印在每个人心中。孩子们听的认真,积极踊跃,在互动问答环节,准确回答出一个又一个问题。随后,孩子们观看了《狼牙山五壮士》等感人的抗战动画影片,并在观影后书写真挚感想。
下午的活动以“永不消逝的电波”为主题。李同学深入浅出讲解手摇发电机、电报机原理及其在抗战中的关键作用,并介绍电影原型李白烈士用生命守护电台、科技报国的壮举。动手环节点燃全场热情,孩子们在指导下专注组装手摇发电机。一盏盏灯泡接连被点亮,孩子们高举作品,满脸自豪。活动赢得家长高度认可:“这次活动非常有意义也很有新意,孩子们学得投入、玩得开心,学习积极性特别高!”
此次科普主题活动,不仅为青少年带来了一堂 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更通过亲手实践 点燃了孩子们对科技的兴趣和“吾辈自强”的信念,在孩子们心中悄然播下了 爱国与奋斗的种子。
03
✦ 实践感悟
“铭记烽火·青春铸魂”
✦
1
团队负责人 李禹澎
实
践
感
悟
亲耳聆听姚老讲述烽火岁月,亲眼见证卢沟桥的今昔对比,最终将感动化作社区里孩子们手中点亮的光芒。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充满意义,也让我们深知:铭记历史,方能汲取力量;躬身行动,才是真正传承。当亲手连通电路、点亮灯泡的那一刻,“吾辈自强”的信念便化作照亮未来的光,激励我们接续奋斗。
2
团队成员 王铮榆
实
践
感
悟
这次社会实践,我们拜访了97岁的抗战老兵姚竹林爷爷,他语重心长的寄语让我们深受教育。参观抗战纪念馆,那些真实的史料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了那段艰苦岁月。最后在社区给孩子们讲抗战故事,带他们动手做手摇发电机,看到他们使劲摇才换来一点灯光,大家都明白了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
3
团队成员 任劲菘
实
践
感
悟
这个暑假围绕着抗战胜利80周年,我们做了好几件挺有意义的事。我们听抗战老兵讲那些真真切切的历史故事,在社区做宣讲,跟社区居民们说说那段不能忘记的艰苦岁月。大家还一起动手制作了手摇发电机。这些都让我觉得,历史不是书上的字,它是活生生的。今天的日子,真是前人流血流汗换来的。 我们年轻一代该做的,就是记住这些事,好好学本事,将来才能不辜负他们,把国家建设得更好。
4
指导教师 梁田
教
师
寄
语
2025年夏天,“铭记烽火·青春铸魂”实践团的同学们以抗战胜利80周年为契机,通过“三位一体”的实践模式,实现了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的有机融合。特别值得肯定的是,团队在探望姚竹林老战士时展现的真诚与敬意。当97岁高龄的新四军老战士讲述赤脚奔走的抗战经历时,同学们不仅用文字记录,更用心灵感悟,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正是爱国主义教育最生动的注脚。作为实践团的指导老师,我为同学们在暑期实践中的出色表现感到骄傲。希望各位同学继续保持这份热忱,将实践中收获的感悟转化为持续前进的动力。期待你们在未来继续书写青春与家国同频共振的动人篇章。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