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宝宝便秘、拉奶瓣、不长肉…这些问题,一直都是宝爸宝妈们的心头困扰。于是近年来,小分子奶粉凭借“分子小、易消化、好吸收”的特点备受宝爸宝妈们青睐,据奶粉智库小程序/网数据显示,2025年1-7月其热度同比增长30%。小分子奶粉这么受欢迎,那它的真实喂养效果如何呢
宝宝便秘、拉奶瓣、不长肉…这些问题,一直都是宝爸宝妈们的心头困扰。于是近年来,小分子奶粉凭借“分子小、易消化、好吸收”的特点备受宝爸宝妈们青睐,据奶粉智库小程序/网数据显示,2025年1-7月其热度同比增长30%。小分子奶粉这么受欢迎,那它的真实喂养效果如何呢?今天,就跟着粉哥一起来看看大家的真实反馈。同时,粉哥也为大家梳理了5类小分子奶粉的选择建议,宝爸宝妈们可以参考哦~
粉哥发现,近两年来,选择小分子奶粉的家长越来越多了,并且有不少宝爸宝妈都分享了自家宝宝喝小分子奶粉的情况。
1、不少宝妈反馈:宝宝排便更好了
绿便、奶瓣、便秘……这些排便问题常常让宝爸宝妈们揪心不已。不少宝妈反馈,宝宝喝小分子奶粉后,不仅排便更规律了,拉的也都是黄金便便,同时便秘、胀气、肚子鼓等情况也明显减少了。
2、也有宝妈称:宝宝长肉不错
宝宝体重增长慢、不长肉,是不少宝爸宝妈的焦虑源头。很多家长发现,宝宝在喝小分子奶粉期间,体重增长更理想了——有的宝宝3个月没长肉,换小分子奶粉后4个月长了2斤,抱在手里都更有分量了;有的宝宝从出生就喝小分子奶粉,在第6个月的时候都18斤了!
3、还有宝妈提到:宝宝奶量增加了
宝宝不爱喝奶、奶量不达标也一直是宝爸宝妈们比较担心的问题。粉哥发现,有不少家长提到,宝宝换小分子奶粉后,喝奶次数明显增多了,“奶量也增加了不止一点”。有宝爸宝妈解释这是因为小分子营养消化吸收好,所以奶量自然也会上来。
从这些反馈可以发现,宝爸宝妈们对小分子奶粉的认可主要集中在消化吸收、长肉等方面。为什么喝小分子奶粉会有这些反馈和表现?是否有科学依据呢?
首先,粉哥带大家来深入认识一下“小分子奶粉”~
小分子奶粉简单来说就是添加或含有小分子营养的婴配粉。小分子营养也是一个相对概念,即相对于大分子蛋白质、脂肪而言,其分子量、脂肪球颗粒、碳链长度等分子数据更小。基于小分子营养,目前小分子奶粉主要有以下5类:
①添加了水解乳清蛋白的奶粉
水解乳清蛋白就是将乳清蛋白进行水解处理,把蛋白质“切”成更小的蛋白质、肽和氨基酸[1]。与完整蛋白相比,水解乳清蛋白在胃中形成的凝固更少,拥有更高的消化吸收速率[2]。
如果配料中有写“水解”字样的奶基原料,那就是添加了水解乳清蛋白的小分子奶粉,并且“水解”原料在配料表中排名越靠前,其含量也相对更高。
②高乳清蛋白奶粉
与酪蛋白相比,乳清蛋白分子量更小、可溶性强,更容易被宝宝消化吸收[3]。这是因为乳清蛋白在胃中会形成更多的可溶性聚集体,导致胃排空更快、肠道水解更快,最终消化吸收也会越快[4]。
如果大家想选择高乳清蛋白奶粉,可以关注配料表中“高油脱盐乳清粉”“乳清蛋白粉”等配料排在靠前位置的奶粉。
③强化了α-乳清蛋白的奶粉
α-乳清蛋白是乳清蛋白中的重要成分,分子量约为14000道尔顿,不仅本身好消化吸收,而且还能够提高铁、锌的吸收利用率,促进消化道功能完善和胃肠道发育[5]。
配料表中含有“乳清粉”“乳清蛋白粉”的奶基原料是提供α-乳清蛋白的重要来源,因此宝爸宝妈们可以关注配料表中这些奶基原料排名靠前的奶粉。
④羊奶粉
与牛乳相比,羊乳脂肪多为短链脂肪酸和中链脂肪酸,脂肪球颗粒也更小,直径约为牛乳直径的1/3[6,7]。基于以上原因,相比于牛乳,羊乳的消化速率更高、营养吸收也更加充分。
⑤添加了中/中长链脂肪酸(MCT/MLCT)的奶粉
相较于长链脂肪酸(LCT),MCT/MLCT分子更小,与脂肪酶接触面积更多,因此在胃和肠道消化阶段其分解程度也更高,最终表现出较高的消化吸收速率[8,9]。
如果奶粉中添加了MCT/MLCT,也可以直接在配料表中找到,其名称通常是“中长链/中链脂肪酸食用油”“中链甘油三酯”等。
要知道,食物的消化吸收就是将食物从大分子变成小分子,再被机体利用的过程。对于消化功能完善的人而言,这自然能够轻松实现。但是对于宝宝而言,这个过程是很费劲的,主要是由于宝宝①肠道屏障功能不完善[10];②消化酶系统发育不成熟[11];③胃酸分泌较少且pH值较高[11]3点原因导致的。
而小分子营养针对于胃肠道娇嫩的宝宝而言,相当于进行了一个“预消化”处理,这能够大大减轻胃肠道的消化负担,从而提高宝宝对营养的吸收效率。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的宝宝喝了小分子奶粉后排便更好、更长肉了。
最后,粉哥也要提醒大家,如果宝宝长期存在消化吸收、不长肉等问题,一定要及时就医,找对原因,不要盲目换奶粉。好啦,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了,还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呀!
注释:
[1]MINJ S, ANAND S. Whey proteins and its derivatives: Bioactivity, functionality, and current applications[J]. Dairy, 2020, 1(3):233-258.
[2]刘爽,李眉欣,李姗姗,等.乳清蛋白水解物的制备及对婴儿配方奶粉功能特性影响研究进展[J/OL].食品工业科技.
[3]张捷,崔梦君,孙菁笛,等.低矿化牛乳酪蛋白胶束与婴幼儿蛋白质胃肠消化的关系[J].中国乳品工业,2023,51(11):47-51.
[4]MULET-CABERO A I, TORCELLO-GÓMEZ A, SAHA S, et al. Impact of caseins and whey proteins ratio and lipid content on in vitro digestion and ex vivo absorption[J]. Food Chemistry, 2020, 319: 126514.
[5]张萱,高亚男,杨雪,等.α-乳白蛋白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3,14(07):1-7.
[ 6 ]黄啟雪,邢智洋,张梦璐,等.牛乳脂肪球粒径研究进展[J].乳业科学与技术,2020,43(04):47-51.
[7]王煜林,宝音朝克图,吉日木图. 不同乳源乳脂肪球的体外消化特性[J].中国食品学报, 2024, 24 (07): 70-78.
[8]袁婷兰.母乳脂的中长链甘油三酯组成及其代谢特征[D].江南大学,2021.
[9]Guilherme F F D ,Olivia M ,Xiaoxi Y , et al. In vitro dynamic digestion of model infant formulae containing lactoferrin and medium chain triacylglycerols[J].Food Hydrocolloids,2021,118
[10]武庆斌,郑跃杰,黄永坤.生命早期肠道菌群定植及免疫微环境建立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5,30(6):401-406.
[11]王卫平,孙锟,常立文.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来源:奶粉智库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