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 产销量分别为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增长34.4%和35.5%,占汽车总销量的40.9%。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规模,已经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
一、中国新能源汽车连续10年产销规模全球第一,换道超车成功!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 产销量分别为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增长34.4%和35.5%,占汽车总销量的40.9%。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规模,已经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
欧美日的汽车技术和汽车产业,已经发展100多年,可以说,在发动机、变速箱、车桥、底盘、车身、电气等各重要领域,欧美日的汽车企业已经拥有非常好的基础和产业链,专利布局已经无懈可击、密不透风。可以说,在传燃油汽车领域,中国汽车产业想要赶上和超越西方国家,几乎不可能。
但是,20多年前,我们重点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通过短短20年,已经大幅度超越了欧美日的车企,并布局了最健全、最具性价比、最有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20多年来,国家为了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还从财税、金融等政策方面进行了持续的配套支持,可以说投入了非常巨额的资金和资源,并出现了骗补等一系列负面事件,引发了公众的关注和讨论,甚至很多批评的声音。
但是,今天回头来看来,中国在全球率先以国家战略的方式,投入巨额的资源,全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代价虽大,但是很值!
二、中国将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源于钱学森先生写给国务院的一封信
1992年8月22日,81岁的钱学森,向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递交了一封信,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中国应该跳过传统的汽油车和柴油车,直接发展新能源汽车。钱老先生从能源安全问题、环境压力和技术机会等三个战略高度,分析了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钱老的三个问题,环环相扣,既具有现实的紧迫感,又具有长远的眼光。他以科学家的理性,为国家指引了前进的方向。
邹家华副总理在收到钱学森先生的信后,高度重视,并批示:“钱老见解深刻,值得重视”。虽然当时中国的条件还不成熟,新能源汽车仍仅仅是一个概念,无法立即全面推行,但这封信却点燃了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火种。
基于上述原因,1993年国家计委在“八五”计划中拨款1500万元,启动了“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标志着新能源汽车首次进入国家发展议程。1995年,国家“九五”计划中,进一步增加投入,科技部将新能源汽车列为重点攻关项目。但是在1990年代,国内虽然进行过一些尝试,如研发电动公交车,但大多数项目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未能走向市场。
2001年,国家“十五”计划明确提出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2003年,国家启动了“863计划”,投入更多资金用于新能源汽车研发。
而汽车业界最早进入新能源汽车企业就是目前全球第一的比亚迪。2001年,比亚迪正式进军汽车领域,从电池开始逐步探索电动车技术。2008年,比亚迪推出了全球首款量产插电式混合动力车F3DM,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尽管F3DM的销量并不高,但它证明了中国企业具备制造电动车的能力。
2024年全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超过1280万辆、在总产销中的占比达到41.20%;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总产销中占比达到46.8%,其中乘用车(含轿车、SUV、MPV等)产销中新能源车占比更是高达50.4%。乘联会预测2025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达1,330万辆,渗透率为57%。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在“民间资本+国资+政策+补贴+税收减免”等多重杠杆的推动下,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三、为什么中国政府要尽可能淘汰油车?根本原因及战略意图主要是什么?
中国坚定持续大力度推动新能源汽车战略的根本原因,正是钱学森先生提出的三个战略考量:国家能源安全、环境污染压力和技术赶超机会。
1、能源安全问题——燃油车在中国从来都是极其垃圾的负资产
中国政府严重依赖美元外汇储备,而消耗中国美元外汇储备最多、最没有必要、最可以替代的,就是对外采购的石油,这对国家的外汇储备战略,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负资产。
但是,中国每年生产三千多万台汽车,如果全部是燃油车,可以想象每天、每月、每年的燃油消耗量会是一个多庞大的天文数字。因此,只要油车不被淘汰出市场,就永远有几亿人天天需要开车消耗大量燃油,就必须要烧掉巨额的美元外汇储备去进口石油。更严重的是,这会让国家始终存在外汇储备危机、石油储备危机、能源危机等等多重风险。
中国电力生产能力和生产成本,绝对是冠绝全球,且新能源(光伏、风能、核能)和火电厂(煤炭为主),用电动车淘汰掉燃油车,可以大规模降低对石油的依赖,不仅可以彻底解决中国对外的石油依赖,更可以彻底省下购买石油的美元外汇,还解决了中国的能源安全。
2、环境保护问题——汽车排放污染和国际减碳承诺
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6亿辆,再加上各种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等,如果全部是使用燃油,这些机动车和机械的尾气排放量,必然是巨大且恐怖的。环境污染之后包括大气等各领域的治理,需要投入的资源,必然是庞大的,因此汽车新能源化是必由之路/
同时,中国有碳中和、碳达峰的国际承诺,这个承诺是可以实现、也是必须要实现的!因此,节能减排势在必行,汽车领域是重点。
3、汽车技术赶超问题——只有在新能源汽车这样的新赛道才具备可能
汽车产业是一个巨大的传统产业,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发展了100年甚至更长时间,他们在汽车整车以及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电器等核心零部件领域,已经建立了巨大的、难以追赶的优势。
而比亚迪、Tesla(特斯拉)等企业,用“电池 + 电机 + 交直流调速IGBT器件”,以非常低的成本和技术门槛,彻底跑通汽车的商业模式。这一模式,不仅革了美国传统油车产业,而且带领了中国车企挑翻了全球汽车产业,在这种低成本、低门槛的前提下,在中国的“民间资本+国资+政策+补贴+税收减免”等多重杠杆的作用下,盘活了一个万亿级别的大市场,同时带来千万量级的就业岗位;目前,仅仅是十几的时间,中国已经拥有全球最健全、最领先、最有市场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而这种成就,在传统燃油汽车领域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
四、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三波浪潮
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总的来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新能源化进程,共有三波浪潮:
第一次浪潮:客车的新能源化浪潮。
新能源客车从2008年前后开始小批量投放市场,到“十城千辆”计划,再到全国四十个城市示范运用,最后2017年左右全国普及应用,使新能源客车产业到达了最高峰,新能源客车年产销超过12万辆,在客车行业总量中占比超过50%。
第二次浪潮:乘用车的新能源化浪潮。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其实社会和大众真正关注的,是以“轿车、SUV、MPV”为代表的乘用车。2013年本人买车时,选择了广汽丰田凯美瑞第七代混合动力(凯美瑞尊瑞、不用充电的弱混,不能算新能源只能算节能型车),用了6年多,非常满意,动力好、省油、静音,但是但是身边绝大多数朋友都不理解我为什么敢去买这些新技术车型。2020年因为小孩大了,一家五口轿车实在小,于是要换一辆中大型SUV,儿子强烈建议我买理想ONE(增程式混合动力),一向拥抱新能源的我还是没敢选择理想或比亚迪的新能源车型,因为确实不够成熟。然而在五年后的今天,新能源乘用车占比已经超过了50%,比亚迪已经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标杆。也就是说,新能源乘用车的高峰已经或即将出现。
第三次浪潮:卡车的新能源化浪潮
本文以重卡产销数据来报告卡车新能源化的进程状况:
2023年,新能源重卡共销售3.46万辆,同比增长35.65%;
2024年,新能源重卡共销售8.27万辆,同比增长140%,渗透率13.61%;
2025年1~7月,新能源重卡累计销售9.59万辆,累计同比大涨179.3%。截止到7月,新能源重卡累计销量已超过2024年全年(8.2万辆),渗透率大约在28%。
从上述三年新能源重卡的产销数据,可以看出,新能源重卡从2003年同比35%的增长,2024年同比增速加大到140%,而2025年1~7月更是进一步加速到191%。通过三年实实在在的产销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第三波浪潮——载货车的新能源化进程在迅猛加速。
总的来说,通过20年左右的发展,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规模已经连续多年全球第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实力和竞争力更是领先全球太多。让我们一起期待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
五、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产销量已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已经实现了换道超车的战略目标
1、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达1288万辆,渗透率逾40%
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
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
从生产数据看,新能源汽车达到41.20%;从销售数据看,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40.93%。
下面重点看看我们更关注的乘用车(轿车、SUV、MPV等)市场新能源车的占比:
2024年,中国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销量为2289.4万辆,同比增长5.5%。其中,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累计销量为1089.9万辆,同比增长40.7%,新能源乘用车零售年渗透率达47.6%,比2023年提升了12个百分点,从2024年7月起下续5个月渗透率突破50%。
2、2025年1~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咋样?全年渗透率会达到多少?
2025年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8.4万辆和99.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2.3%和27%;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3.8%。
2025年1-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91.4万辆和593.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8.8%和31.1%;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36.4%。
看看乘联会对2025新能源乘用车产销的预测:1330万辆
2025年5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销量占比已达54.7%,渗透率已突破50%大关。
2025年6月,中国新能源乘用终端市场销量111.0万辆,同比增长33.3%,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终端市场市场渗透率为51.9%,1-6月累计渗透率49.2%。
2025年7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54.6%,较6月的53.3%进一步提升,连续第四个月突破50%大关。而根据乘联会对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整体预测:预计2025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达1,330万辆,渗透率为57%。
六、虽然欧美设置重重阻碍,但中国汽车市场的全球化趋势锐不可当
2025年7月,中国汽车整车出口46.9万辆,同比增长19.6%。新能源汽车出口10.3万辆,同比增长2.2%。
2025年1-7月,中国汽车整车出口326.2万辆,同比增长28.8%。新能源汽车出口70.8万辆,同比增长11.4%。
以上为笔者本人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粗浅理解和认识,欢迎朋友们交流和讨论。
来源:正能观察与思考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