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下一代3D DRAM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25 10:31 3

摘要:想象一下,用数百片非常薄、略有不同的材料薄片建造一座塔,每片薄片都会自行弯曲或变形。这正是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 (IMEC) 和根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300 毫米晶圆上交替生长 120 层硅 (Si) 和硅锗 (SiGe) 材料时所取得的成果——这是迈向三维

来源 :内容 编译自 tomshardware 。

想象一下,用数百片非常薄、略有不同的材料薄片建造一座塔,每片薄片都会自行弯曲或变形。这正是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 (IMEC) 和根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300 毫米晶圆上交替生长 120 层硅 (Si) 和硅锗 (SiGe) 材料时所取得的成果——这是迈向三维 DRAM 的关键一步。乍一看,这听起来像是在叠纸,但实际上,这更像是用自然会分裂的材料来平衡一座纸牌屋。

挑战始于晶格失配。硅和硅锗晶体的原子间距略有不同,因此堆叠时,层与层之间自然会发生拉伸或压缩。这就像试图堆叠一副牌,其中每一张牌都比第一张稍大——如果不仔细对齐,堆叠就会弯曲并倒塌。用半导体术语来说,这些“倒塌”表现为失配位错,这些微小的缺陷可能会损害存储芯片的性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团队精心调整了硅锗层中的锗含量,并尝试添加碳,碳就像一种微妙的胶水,可以缓解应力。他们还在沉积过程中保持了极其均匀的温度,因为反应堆中即使是微小的热点或冷点也可能导致生长不均匀。

该工艺本身采用先进的外延沉积技术,就像用气体绘画一样。硅烷和锗烷(含硅和锗的气体)在晶圆表面分解,留下精确的纳米薄层。控制每层的厚度、成分和均匀性至关重要;即使是微小的偏差也会在整个堆叠中传播,从而放大缺陷。

那么,为什么要付出这么多努力呢?在传统的 DRAM 中,存储单元是平面布局的,这限制了密度。而垂直堆叠(3D)则可以在相同的占用空间内容纳更多的存储单元,从而在不增大芯片尺寸的情况下提高存储容量。成功构建 120 个双层结构表明垂直扩展是可以实现的,这将使我们更接近下一代高密度存储设备。

想象一下,每一层双层结构就像摩天大楼的一层,如果其中一层错位,整栋楼就会变得不稳定。通过控制应变并保持各层结构均匀,研究人员有效地建造了一座由硅和硅锗组成的纳米级摩天大楼,每单位面积可容纳数千个存储单元。

其影响远不止内存芯片。精确多层结构的生长技术可以推动3D晶体管、堆叠逻辑器件,甚至量子计算架构的发展,在这些架构中,原子级层特性的控制至关重要。三星已经将3D DRAM列入其发展规划,甚至为此设立了专门的研发机构。

此外,该研究与正在进行的栅极环绕场效应晶体管(GAAFET) 和互补场效应晶体管(CFET) 技术开发工作相一致。这些先进的晶体管架构得益于外延生长技术对材料特性的精确控制,从而能够制造出更小、更强大的晶体管,这对于电子设备的持续小型化至关重要。

总而言之,这不仅仅是你所知的硅片堆叠;它基于原子张力的工程顺序,创造出自然界本身难以产生的结构。对于内存技术而言,正如我们每次谈到新突破时所说的那样,这是一个里程碑,它可能会重塑芯片的设计方式,使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密集、更快、更可靠。

*免责声明: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半导体行业观察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半导体行业观察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半导体行业观察。

今天是《半导体行业观察》为您分享的第4136期内容,欢迎关注。

来源:半导体行业观察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