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盛公原名三道河,清代属蒙古阿拉善旗封地。乾隆年间,晋商乔致庸在此开办“三盛公”商号,后成为地名。1957年,水利部规划在此建设黄河水利枢纽,1959年6月动工,1961年5月竣工,是亚洲最大、黄河上唯一以灌溉为主的“一首制”大型引水平原闸坝工程,被誉为“万里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鑫 巴彦淖尔报道
8月22日,“大河壮阔 亮丽北疆”全国党媒大型全媒体传播活动媒体团来到三盛公水利枢纽。
三盛公原名三道河,清代属蒙古阿拉善旗封地。乾隆年间,晋商乔致庸在此开办“三盛公”商号,后成为地名。1957年,水利部规划在此建设黄河水利枢纽,1959年6月动工,1961年5月竣工,是亚洲最大、黄河上唯一以灌溉为主的“一首制”大型引水平原闸坝工程,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闸”“北方都江堰”。
枢纽由拦河闸、拦河土坝等组成,灌溉农田31.33万公顷,是河套灌区的“引水龙头”,让河套平原成为国家重要粮食及副食品生产基地。它还保障包头市工业用水,造就了磴口县“百湖之乡”,通过调节水量根除水旱灾害。2002年至2008年除险加固后,工程效能提升,扼制了乌兰布和、库布齐沙漠东移,助力水沙治理与生态修复。
如今,三盛公水利枢纽不仅是水利工程,还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其内的人文景观与水利设施相映成趣。
来源:齐鲁晚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