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8月3日,上演了一场万米高空上的生命接力,海南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护士陈珊珊在机舱内紧急施救一名早产儿。飞机备降长沙后,患儿在长沙县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刘亚莉主任、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庄严主任团队的精心救治后成功出院。这个故事,正是中国新生儿医护工作者
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黄玲玲)2024年8月3日,上演了一场万米高空上的生命接力,海南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护士陈珊珊在机舱内紧急施救一名早产儿。飞机备降长沙后,患儿在长沙县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刘亚莉主任、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庄严主任团队的精心救治后成功出院。这个故事,正是中国新生儿医护工作者日复一日守护生命的缩影。
8月2日,救治团队来到了由北京中健联健康服务促进中心主办,凯西中国支持的第十二届关爱论坛( 2025 Care Forum)现场。这场在上海举办的学术论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数百位新生儿科专家的到来。
启动嘉宾左起:冯星教授、杜立中教授、周文浩教授、邓浩青女士、母得志教授、朴梅花教授、陆青先生
传承使命,共护新生凯西中国总裁兼总经理邓浩青、特药事业部业务总监陆青在致辞中表示,新生儿科每天都在上演生命救援。深耕中国多年,凯西通过猪肺磷脂注射液与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已成功救治约138万中国早产儿。正值凯西集团成立90周年之际,凯西中国始终以“拯救最脆弱早产儿”为使命,协同新生儿科专家推进中国新生儿救治事业发展。“传承使命的核心,是减少可预防的新生儿死亡,赋能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更优质服务,为更多家庭带来希望。”邓浩青强调。凯西中国年均举办500场左右学术活动,覆盖6000余名新生儿领域医疗工作者。凯西与妈妈网合作开展早产科普,加强孕产妇知识储备。同时和镁信健康合作推出“新生保”项目,减轻贫困家庭早产儿救治负担。“凯西将继续秉承‘医脉相传,爱如固’,为中国新生儿健康事业贡献力量。”陆青表示。
邓浩青女士
陆青先生
新生儿呼吸健康是论坛的核心议题。大会主席、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杜立中教授开宗明义:“新生儿的健康是国家未来的基石。本次论坛旨在汇聚智慧,聚焦呼吸治疗前沿与难点,共推学科创新发展。”大会主席、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周文浩教授高度认同凯西“关爱新生”理念与中国新生儿医学发展的契合:“近年危重症救治、精细化管理等领域的进步,离不开合作伙伴的长期支持。论坛搭建的高质量平台,正促进着宝贵经验的传承。”他特别肯定了凯西多次支持的“新生儿卓越青年医师培训计划”——本次论坛上,该计划培养的多位优秀青年医师也分享了前沿学术成果,彰显了学科薪火相传的蓬勃力量。
杜立中教授
周文浩教授
学术环节由大会主席、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朴梅花教授主持。
朴梅花教授
BPD预防的循证进展与思考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张华岩教授深入探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药物预防进展。她认为,目前尚无公认的“魔法子弹”药物:早期激素可降低发生率但存神经发育风险;吸入激素临床价值不明确,气管内滴入肺表面活性物质(PS)+布地奈德,目前有效性存在争议,远期安全性仍有待更多资料;阿奇霉素不能降低BPD死亡率,仅缩短氧疗时间;世界范围内,BPD的发生率并没有因为咖啡因的广泛应用而下降,咖啡因也并非没有副作用。多种因素可以造成早产儿肺发育迟缓和肺损伤,她强调,BPD防治的关键在于回归本质——强化多系统综合管理,并呼吁更多高质量基础与临床研究支撑未来突破。
张华岩教授
直面挑战,共谋新生儿学科未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史源教授主持了专家访谈环节。杜立中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陈超教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冯星教授、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李占魁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毛健教授就近十年中国新生儿学科发展的回顾、新生儿领域面临的挑战等热点话题共议学科未来。面对少子化与人才挑战,张拥军教授呼吁,新生儿科是公共卫生学科,需国家政策扶持。陈超教授主张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推行精品化NICU。李占魁教授认为,中国新生儿医学需集体应对挑战,发展前景依然光明。毛健教授强调,应加强早产儿远期器官功能障碍管理。杜立中教授表示,新生儿医学如同新生命,永远充满希望。面对少子化时代,需通过临床规范化、资源优化和政策创新,守护中国儿童健康起点。
左起:史源教授、陈超教授、杜立中教授、冯星教授、毛健教授、李占魁教授
电子科技大学高晴教授介绍,在新生儿医学领域,人工智能(AI)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聚焦新生儿领域,我们正探索三大方向:脑白质发育预警、多模态影像融合、心脏超声智能诊断。”当前挑战在于新生儿数据的复杂性与稀缺性。未来需深化医工交叉,如将帕金森退行性机制研究与早产儿脑发育模型互鉴,推动AI升级为解决临床痛点的工具。
大会主席、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冯星教授表示,此次会议凝聚了广泛共识,为学科发展提供了多元视角与智慧,为推动学科持续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守护新生是我们的使命,传承医术是我们的目标。让我们携此使命与目标,共绘新生儿领域的美好蓝图。”
大会主席、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母得志教授总结表示,会议内容精彩纷呈,既有针对新生儿科数十年来的热点争议与讨论,也有人工智能应用于新生儿科领域的探索,令人大开眼界。“希望未来大家能更关注西部新生儿医学,助力全国均衡发展。期待会议能持续为青年医师成长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冯星教授
母得志教授
智荟新声,青年医师竞绽风采左起:陈超教授、程秀永教授、林振浪教授
下午的另一个分会场是中欧新生儿专家连线,西班牙萨拉戈萨弥贵尔塞尔维特大学医院 Segundo Rite Gracia教授线上分享了《中晚期早产儿RDS管理:西班牙德尔菲共识》。共识核心包括:肺表面活性物质(PS)是RDS治疗的核心措施,建议肺超声评分≥6且需FiO₂升高的患儿使用,剂量200 mg/kg获广泛认可。研究证实PS对早产儿安全有效,可改善呼吸预后并降低死亡率;应用微创LISA技术时,强调晚期早产儿操作需镇静。现有针对中-晚期早产儿的循证治疗建议仍显不足。产前激素与产后PS是RDS防治的关键环节。该共识填补了中-晚期早产儿RDS管理领域的空白,为临床决策(尤其是PS给药)提供了重要依据,其制定过程本身,即是跨国经验与循证智慧融合传承的范例。
Segundo Rite Gracia教授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杨传忠教授、河南省人民医院申志强教授、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刘江勤教授分别就极早产儿早期肺保护、DRG/DIP支付改革应对、VR复苏培训等前沿议题展开交流。
Segundo Rite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越芳教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石晶教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夏世文教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于永慧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袁琳教授就(1)如何提高中晚期早产儿RDS应用CPAP失败的预测率?(2)中晚期早产儿RDS应用PS的时机:低或高FiO2阈值?(3)对于中晚期早产儿RDS,如何选择合适的无创通气模式作为初始治疗等三个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徐发林教授主持了此次分论坛。
左起:于永慧教授、夏世文教授、黄越芳教授、徐发林教授、袁琳教授、石晶教授、悦光副教授(翻译)
薪火相传,医脉永续本次论坛不仅展现了我国新生儿医学在救治技术上的突破与担当,更以开放务实的态度探讨了学科前沿的争议与挑战,为在出生率下降背景下推动学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凝聚了共识,指明了方向。
第十二届关爱论坛的帷幕在上海缓缓落下,但“医脉相传,爱如固”的信念与使命,已如星火般播撒在每一位与会者的心间。守护新生的征程永不停歇。中国新生儿科医师们将继续携手并肩,以传承为基,以创新为翼,将这份对生命的敬畏与关爱,绵绵不断地传递下去,共同托举起中国新生儿更加健康、光明的未来。
关于凯西集团
凯西制药公司(凯西集团)是一家以研发为基石的意大利国际制药集团,在呼吸道健康、罕见疾病和专科治疗方面研发并推广创新的治疗方案。凯西集团致力于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并积极履行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
随着凯西在意大利、美国、法国和哥伦比亚的公司变更为共益性公司,凯西集团为整个社会创造共享价值的承诺具有法律约束力,并成为公司决策的核心考量因素。自2019年以来,凯西集团成为了B Corp(共益企业)认证的制药集团,作为全球范围内B Corp(共益企业)的一员,集团以严苛的标准,不断为可持续性发展做出努力。凯西集团旨在于2035年底实现“净零”目标。
凯西集团总部位于意大利帕尔马市,在医药行业拥有90年的历史,业务覆盖全球31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拥有7,500多名员工。凯西集团研发总部设于意大利帕尔马市,并在法国、美国、加拿大、中国、英国和瑞典分别设有六个重要的研发中心。
如需了解进一步信息,请参考凯西中国公司官网:https://www.chiesigroup.cn/
排版:黄玲玲
编辑:黄玲玲
审核:裘佳
目前1600000+医生已关注加入我们
来源:医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