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时评 | 家长的远见与情怀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25 18:04 3

摘要:在临沂市青少年志愿服务团开展的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一元爱心捐”的场景令人动容:家长与孩子共同在手机上完成捐赠,当印有孩子名字的证书弹出时,孩子们眼中的激动,正是爱心与志愿精神萌芽的生动写照。这小小的一元钱,看似数额微薄,却是家长为孩子播下的“爱的种子”与“

在临沂市青少年志愿服务团开展的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一元爱心捐”的场景令人动容:家长与孩子共同在手机上完成捐赠,当印有孩子名字的证书弹出时,孩子们眼中的激动,正是爱心与志愿精神萌芽的生动写照。这小小的一元钱,看似数额微薄,却是家长为孩子播下的“爱的种子”与“志愿的种子”,背后藏着令人敬佩的远见与情怀。

家长的远见,在于不局限于当下的知识传授,更着眼于孩子精神品格的塑造。他们深知,比成绩更重要的是孩子对社会的共情力、对他人的善意,以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价值认同。通过“一元爱心捐”这一具体行动,家长将抽象的“志愿精神”转化为孩子可感知、可参与的体验——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亲手操作的捐赠、亲眼所见的证书、亲身收获的快乐。这种沉浸式教育,让奉献意识扎根孩子心底,为他们未来成长为有担当、有温度的人筑牢根基。

家长的情怀,体现在对“小我”与“大我”的深刻理解上。他们愿意用这一元钱,引导孩子跳出个人生活的小圈子,看见更广阔的社会,明白“人人可献爱心、人人能参与志愿服务”的意义。这不仅是在培养孩子的志愿意识,更是在传递一种价值观:个人的成长始终与社会发展相连,今日种下的志愿种子,明日或许会成长为支撑社会的“参天大树”。当孩子在未来主动关心他人、服务社会时,这份源于童年的情怀,便会转化为利益社会、报效国家的实际行动。

教育的本质,是让孩子成为“完整的人”。这些家长用“一元爱心捐”的行动证明,真正的家庭教育,从来不是只关注分数的“短视之举”,而是用远见为孩子规划成长,用情怀为孩子注入精神力量。这种将个人成长与社会责任紧密相连的教育方式,不仅能让孩子收获内心的丰盈,更能为社会培育出有理想、有情怀、有担当的新一代,这正是家长远见与情怀的最佳答卷。

2025年第360期 | 总第4716360期

来源:梅梅课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