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用面团擦拭名画上的油污,蘸烈酒去除上面残留的污渍……这个看起来不够“高大上”的书画修复场景,出自充满夸张与反转的古装微短剧《墨韵新生》。剧中,民间匠人吴墨林与耿直文官刘定之联手护宝,用到不少这样的绝活儿。它们神奇得好像魔法,寻常得又和国宝不太般配,却都是获得国
用面团擦拭名画上的油污,蘸烈酒去除上面残留的污渍……这个看起来不够“高大上”的书画修复场景,出自充满夸张与反转的古装微短剧《墨韵新生》。剧中,民间匠人吴墨林与耿直文官刘定之联手护宝,用到不少这样的绝活儿。它们神奇得好像魔法,寻常得又和国宝不太般配,却都是获得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师认可的正统古法。借助微短剧,严肃雅正的专业技能变得诙谐有趣,吸引了不少青年观众的目光。
这类作品走红并不意外。近两年,艺术态度严谨,核心知识过硬,表现手法和情节走向出奇制胜,成为经过观众检验的微短剧创作法则。无论是早期让人耳目一新的《逃出大英博物馆》,还是横扫诸多奖项的《重回永乐大典》、以小我映照大山河的《祈安澜》,及至硬核知识满满的《墨韵新生》,都凭借初看难以置信、细想有据可循的情节,在“神反转”、强冲突、快迭代的潮流中赢得关注。
受限于12集的篇幅,原著小说还有很多“包袱”没有抖开,修复师的故事也还不够完整,如果能拍成系列,生动有趣传播传统文化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北京市海淀区 许苗苗)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26日 20 版)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