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些女性被骗或强迫,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战后很多年才慢慢被国际社会关注。但网上有些说法,说除了慰安妇,日本还搞了男性慰安夫,专为美国女兵服务。
大家都知道,二战结束以后,日本作为战败国,被盟军占领,尤其是美军成了主导力量。那时候,日本社会一片狼藉,经济崩溃,民众生活艰难。
历史上,日本军方在战争期间强征大量女性充当日军性奴隶,这事儿叫慰安妇制度,受害者主要来自中国、韩国、菲律宾等地,数量估计在20万左右。
这些女性被骗或强迫,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战后很多年才慢慢被国际社会关注。但网上有些说法,说除了慰安妇,日本还搞了男性慰安夫,专为美国女兵服务。
先说说背景。二战刚结束,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美军很快就进驻了。麦克阿瑟作为盟军最高司令,负责占领和管理日本。
到1945年底,美军士兵在日本本土有几十万之多。这些士兵远离家乡,战争刚打完,心情复杂,加上日本资源短缺,军粮供应跟不上,士兵们怨气很大。
有些人就开始乱来,发生了一些针对当地民众的暴力事件,尤其是性侵案件。日本政府一看这情况不对劲,担心大规模骚乱会影响国家稳定,就想了个办法:复活战时那种慰安制度,但这次是针对美军。
日本内务省在1945年8月18日发了指令,让各地警察局和地方政府赶紧设立特殊设施,招募女性为美军提供性服务。目的是用这种方式“隔离”士兵,保护一般日本女性不被骚扰。
东京警视厅很快就行动了,8月26日成立了“特殊慰安设施协会”,简称RAA,官方给了5000万日元资金支持。
这协会在东京、大阪、横滨等地开了几十个慰安所,第一批在东京大森区的小町园,雇了38名女性,后来扩到100人。
招募的女性大多18到25岁,通过报纸广告或中介拉人,很多是战后穷苦人家出身,以为是去工厂打工,结果到了地方才知道是干这个。
这些慰安所的运作挺残酷的。女性每天要接待15到60个士兵,收费15日元一次,相当于半包烟钱,但女性拿到的很少,大头进了协会和老板兜里。
士兵买票进门,还得用安全套,但实际很多人不遵守,导致性病到处传。到1946年初,美军士兵中性病感染率超25%,淋病和梅毒病例爆棚。
美军军医报告显示,这成了大问题。慰安所里女性待遇差,宿舍挤,吃的少,医疗基本没有。士兵有时喝醉了就动手,木棍皮带什么的招呼上去,女性伤痕累累,只能简单包扎,继续干活。
1945年8月28日,小町园还没正式开张,美军士兵就冲进去,袭击工作人员,侵犯所有女性。
横滨的互乐庄也发生过类似事儿,一名女性想跑,被士兵枪杀。这些记录在美军档案和日本警方报告里有。
RAA规模很快就大了。到1945年12月,有34个设施,雇了7万女性左右。其中不少是贫困逼迫或被骗进去的,不是自愿。
1945年10月,日本警方放开了对其他性行业的管制,街头卖淫也多了起来。女性想反抗,但没用。1945年11月,东京一个慰安所里,有女性试图逃跑,冲到门口就被士兵击毙。
这事儿传开后,其他女性更害怕了,只能忍着。美军高层一开始默许这制度,因为能维持军纪,但后来性病问题太严重,加上美国国内舆论压力,比如埃莉诺·罗斯福公开批评,说这有违道德。
1946年3月25日,麦克阿瑟下令关闭所有慰安所,列为禁区。RAA解散,5.5万女性丢了工作,没补偿,很多转去街头当“潘潘女”,继续为美军服务。日本政府还冻结了银行存款,让她们经济更惨。
这些女性战后日子不好过。很多人感染慢性病,无法生育,回乡被亲友歧视,当成耻辱。直到1990年代,韩国和中国受害者站出来讲故事,才推动国际关注。
日本政府1993年发了河野谈话,承认军方参与慰安妇制度,但不承认强制。1995年设了亚洲妇女基金,给点补偿,但很多受害者不接受,说不是真心道歉。
2007年,美联社挖出档案,证明美军当初默许了这体系,引发讨论。2015年,日韩签协议,日本出10亿日元基金,但2021年韩国法院判日本赔钱,协议崩了。现在幸存者很少了,还在争取正义。
现在来说说标题里的男性慰安夫。这事儿在中文网上传得挺广,有些文章说日本政府为了美国女兵,也招了男性,叫慰安夫,还讲故事,说日本男性踊跃报名,但后来受不了美国女兵的“体格”和要求,很多人崩溃或死掉。
举例有个叫赳田纯一的,说1946年在名古屋为美军女兵服务,经过严格体检,每天接待多名女兵,体力吃不消。
还有说法说这些男性怕被送去苏联劳改营当苦力,就选了这个。甚至有文章说慰安夫还得伺候美军男兵,过得生不如死。
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可能源于误传或网络故事。2012年左右,一些中文媒体和论坛开始流传,引用一本叫《知道战后的日本吗?》的书,说里面有赳田纯一的故事。
但我查了,这书是日本昭和研究所编的,百濑孝监修,内容是战后日本社会,但没找到原书确认这个故事。很可能是个杜撰的例子,或是混淆了其他事儿。
战后日本确实有男妓或同性服务,但不是针对女兵的组织化制度。苏联确实抓了日本战俘去西伯利亚劳改,死了不少,但这跟慰安夫没直接联系。
这谣言传播快,因为听起来刺激,符合一些人对历史的刻板印象。像日本军国主义残忍,美军占领强势啥的。但历史不是故事,得看证据。真实的历史够惨了,慰安妇受害者已经够多,不用加假的来添乱。
想想那些女性,战后没得到公正,日本政府还否认强制,受害国人民气愤。男性慰安夫的说法,可能还带点性别刻板,觉得男性受害更“新鲜”,但这忽略了真实受害者。
来源:安琪不是酵母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