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3日,中国将以盛大阅兵式为核心,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这一承载着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捍卫和平重大意义的纪念行动,本应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与支持,然而日本政府却在活动临近之际,上演了一出试图干扰各国参与的
2025年9月3日,中国将以盛大阅兵式为核心,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这一承载着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捍卫和平重大意义的纪念行动,本应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与支持,然而日本政府却在活动临近之际,上演了一出试图干扰各国参与的政治闹剧。
据多方信息披露,日本政府已通过驻欧洲、亚洲各国的外交渠道,密集向相关国家发出所谓“呼吁”,核心诉求竟是要求各国“审慎考虑”是否派员或派代表参加中国的“九三大阅兵”及相关纪念活动。更令人错愕的是,日方为这一不合理要求给出的理由——“避免由中国主导的历史认识在国际社会扩大传播”,这番说辞不仅逻辑荒唐,更暴露了其对二战历史的扭曲认知与深层政治算计。
从历史事实维度审视,日本的理由完全站不住脚。二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及亚洲近20个国家发动侵略战争,在占领区实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暴行:南京大屠杀中30多万手无寸铁的平民惨遭屠戮,731部队进行的活体细菌实验令人发指,“慰安妇”制度成为女性遭受性暴力的血泪印记,无数家庭在战火中支离破碎。这些由史料、遗迹、幸存者证词共同构筑的历史铁证,早已被国际社会公认,是人类文明史上不可磨灭的伤痛记忆。中国举办抗战胜利纪念活动,本质是对客观历史的还原、对遇难者的告慰、对反法西斯正义力量的致敬,绝非所谓“主导历史认识”,而是在守护全人类共同的历史遗产。
反观日本,长期以来始终在历史问题上采取回避、淡化甚至篡改的态度。部分日本政客推行历史修正主义,将侵略战争美化为“解放亚洲的战争”,在教科书中标注钓鱼岛为“日本固有领土”、删除“南京大屠杀”“强征慰安妇”等关键历史内容;日本首相及阁僚多次在敏感日期参拜供奉着14名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以官方行为触碰受害国人民的历史伤痛;面对国际社会对战争赔偿、受害者补偿的合理诉求,日本政府往往以“战后问题已解决”为由推诿搪塞。这种不愿正视历史、拒绝承担罪责的姿态,使得日本在历史认知上始终与国际社会主流格格不入。如今对中国纪念活动指手画脚,实则是害怕更多国家通过这一活动正视日本的侵略历史,戳破其长期营造的“历史修正”假象。
从政治动机来看,日本的“呼吁”本质是对中国国际影响力提升的焦虑与遏制。近年来,中国在全球治理、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等领域的话语权持续增强,尤其是在维护二战胜利成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议题上,中国的立场与行动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日本对此心怀不安,却不愿通过加强自身发展、改善与周边国家关系来提升国际地位,反而试图通过阻挠中国举办重要国际纪念活动,削弱中国的国际形象与外交影响力。其算盘打得明确:若能减少各国对中国纪念活动的参与,既能降低活动的国际关注度,又能在国际社会营造“中国历史观不受认可”的虚假印象,进而巩固自身在亚洲地区的政治话语权。
更严重的是,日本的行为公然违背国际道义与外交基本准则。根据《联合国宪章》及国际法基本原则,每个主权国家都有权自主决定参与国际活动的立场,他国无权干涉。中国举办的抗战胜利纪念活动,旨在铭记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警示战争悲剧重演,完全符合国际社会维护和平、正义的共同诉求。日本却试图通过外交施压,迫使其他国家放弃参与,这是对他国主权的不尊重,更是对国际秩序的破坏。作为二战的加害国,日本本应以谦卑、忏悔的态度面对历史,以实际行动弥补对受害国的伤害,而非以“国际秩序维护者”的姿态,对受害国的正当纪念活动指手画脚。
事实上,日本的“呼吁”早已遭到国际社会的冷遇。多个曾遭受日本侵略的亚洲国家明确表示,将积极参与中国的纪念活动,以共同铭记历史、守护和平;不少欧洲国家也指出,尊重中国举办纪念活动的权利,反对任何基于错误历史观的政治操弄。这充分说明,正义的历史观不会被扭曲,维护和平的共识不会被破坏。日本试图通过阻挠他国参与来掩盖自身历史罪责、遏制中国发展的图谋,注定不会得逞。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中国举办“九三大阅兵”及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让更多人铭记和平来之不易,共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守护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日本若继续抱着错误的历史观不放,在历史问题上玩弄政治把戏,只会进一步暴露其狭隘的政治格局与对和平的漠视,最终遭到国际社会的更广泛批判与唾弃。
唯有彻底摒弃历史修正主义,正视侵略历史、承担战争罪责、向受害国真诚道歉赔偿,日本才能真正获得国际社会的信任,才能在维护地区和平与发展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否则,在错误历史观的指引下,日本只会不断偏离和平发展的轨道,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历史问题麻烦制造者”。
来源:渝鲜生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