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常听到身边的家长朋友们抱怨孩子爱听书不爱看书,担心孩子不会自主阅读,无法建立阅读习惯。
经常听到身边的家长朋友们抱怨孩子爱听书不爱看书,担心孩子不会自主阅读,无法建立阅读习惯。
我们家小Y在低年级的时候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经过一番摸索和实践,我总结出了一些实用性的方法,帮助孩子过渡到自主阅读并最终爱上阅读。
首先,将听书作为“桥梁”,实行听读结合。具体包括:
边听边看:播放有声书时,让孩子同步看纸质书。声音和文字对应,能有效帮助认字和理解;
关键处暂停:在情节紧张、有趣的地方暂停朗读,鼓励孩子:“后面发生什么了?你自己看看?” 激发他的好奇心,驱使其自主阅读。
轮流读:家长读一段,孩子读一小段(哪怕只有一句话或几个词)。逐渐增加孩子读的比例。
其次,精心选择“入门”书籍,降低阅读门槛。
选择图画比例较高、文字相对较少、字体较大、内容有趣的桥梁书。这类书图文配合紧密,能减少阅读压力,提升成就感。
孩子喜欢恐龙?汽车?公主?魔法?侦探?优先选择孩子最感兴趣主题的书。兴趣是最好的驱动力。
系列书是好帮手。一旦孩子对一个系列有了好感(比如通过听书入门),会更容易接受阅读同一系列的书籍。
第三,营造沉浸式阅读环境和氛围。
舒适的阅读角:在家里打造一个光线充足、安静舒适的角落,放上孩子喜欢的书和舒适的坐垫、小沙发。让孩子感觉阅读是件惬意的事。
固定家庭阅读时间:每天固定30分钟,大人和孩子一起看书(不一定是同一本)。
独立阅读时间:随着孩子能力提升,可以设立全家“安静阅读时间”,每个人都看自己的书。家长以身作则至关重要。
让书触手可及:在家里各处(客厅、卧室、卫生间旁)放置小书架或书篮,随手就能拿到书。
减少干扰:阅读时间关掉电视、收起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
培养阅读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长耐心、耐心、再耐心。每个孩子节奏不同,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强迫或批评只会适得其反。
保护兴趣是第一。一切努力的核心是保护孩子对故事、对语言的天然热爱。不要让“必须看书”的压力扼杀了这份兴趣。
慢慢地,随着孩子识字量增加、阅读能力提升、在书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乐趣和掌控感,自主阅读的意愿自然会增强。
让我们持之以恒,静待花开!
来源:二周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