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玛特新品秒售罄,二手溢价6倍,年轻人为啥抢购?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8-27 13:23 1

摘要:页面还没完全加载出来,购物车按钮都还没亮起,就已经显示没货了——泡泡玛特新品“星星人”上线数秒内售罄的场面,让无数抢购者空手而归。

页面还没完全加载出来,购物车按钮都还没亮起,就已经显示没货了——泡泡玛特新品“星星人”上线数秒内售罄的场面,让无数抢购者空手而归。

8月21日晚,泡泡玛特新款毛绒挂件盲盒“星星人好梦气象局”系列线上首发,官方小程序和各大电商平台渠道库存数秒内售罄

在原价474元的整套盲盒被炒至1350元的同时,隐藏款溢价超过6倍。黄牛们纷纷感叹:“订单量远超预期,多到根本发不完。”

泡泡玛特此次新品发售引发了抢购狂潮。不少用户反馈:“页面还没完全加载出来,甚至购物车按钮都还没亮起,就已经显示没货了。”

由于瞬时流量过大,一些平台甚至出现卡顿和短暂崩溃的情况。线上抢购失败后,消费者转向线下门店,同样空手而归。

二手市场上,这款新品价格迅速飙升。整盒成交价达到1350元,溢价约3倍;隐藏款价格高达478元,溢价超过6倍。

泡泡玛特2025年上半年业绩堪称“炸裂”。经调整净利润为47.1亿元,同比增长362.8%。

LABUBU所在的THE MONSTERS系列成为公司最重要的IP系列之一,实现营收48.1亿元,占总营收34.7%。

海外市场表现尤为亮眼。2024年,泡泡玛特海外营收暴增375.2%,达到50.7亿元。其中美洲市场营收同比增长1142.3%,欧洲及其他地区营收增长729.2%。

泡泡玛特的成功,本质是对“意义消费时代”的精准卡位。当传统零售仍在功能属性上缠斗,它已经用IP人格化、盲盒游戏化、消费社交化重构了价值链条。

东北证券研报指出,情绪消费与谷子经济的兴起成为核心驱动力。2024年我国以Z世代为主导的泛二次元人群突破5亿人,相关市场规模约6000亿元。

香港岭南大学社会学家黄晧俊教授分析,Labubu等玩偶在年轻一代中流行,是因为它们提供了情绪价值,满足了当代年轻人的心理需求。

尽管社会经济形势面临挑战,但泡泡玛特的业绩却逆势上扬。其背后原因是多方面的。

潮玩提供了情感慰藉和确定性的陪伴。在生活不确定性增加的社会状态下,年轻人通过购买玩偶寻找安全感和陪伴感。

泡泡玛特还将产品转化为承载情感价值的社会化媒介。同好者通过收藏、交换隐藏款等建立身份认同,推高了商品溢价,进一步强化了其作为“投资品”的属性。

泡泡玛特新品高命中率的背后,是数据驱动的工业化创新体系。依托数千万会员的消费行为库,泡泡玛特自主研发的AI预测系统,能实时捕捉需求变迁。

例如,SKULLPANDA的“夜之城”系列,靠的是一种抽象的孤独感与未来感符号,仅凭视觉就能激发代入感。AI将这些感受标签化,形成直击用户偏好的内容。

“星星人好梦气象局”系列的爆发同样印证这一逻辑。其主题直击当代年轻人的情绪焦虑,通过云朵、月亮等元素构建治愈场景,“把好天气装进口袋”,精准呼应消费需求。

泡泡玛特的产品边界不断拓展。从传统盲盒玩具,到毛绒产品,再到毛毯、水杯甚至猫窝等生活方式类周边,中国潮玩的形态和消费边界在不断拓展。

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2024年“娃衣”全年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17.08%。今年5月销量出现暴涨,单月销售额突破千万元

为玩偶设计制作“娃衣”正成为消费与出口领域共同的热点。一些传统服装企业加速布局这一新兴领域,“娃衣”生产企业也迎来大量海外订单。

黄牛们订单多到发不完,二手市场上星星人隐藏款被炒到原价的6倍以上。

泡泡玛特的毛绒品类收入今年上半年达61.4亿,同比增长1276.2%,首次超过手办,成为第一大品类。不只是年轻人,甚至一家三口会在抓娃娃机店花费近千元抓一只市场价约200元的玩偶。

来源:骏逸创业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