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百年来,德国在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等领域对中国影响深远;同时,通过汉学研究、文化交流,德国也吸收了中国的文化、艺术精华。对这种双向的互动,以及中国文化在德国的传播和影响,龚鹏程先生与德国商会北方区总代表丹尼尔先生都做了许多阐述。
上个世纪是西力东渐、中国努力回应并自修自强的时代;现在则是中西可以平等交流互动的世纪。知识分子正当应时、应机,以所学致力于此。
所以这次对话,具体分析了中德经贸交流现况及前景。
探讨了在教育、医疗、城市管理、生活方式上,中国和德国之间有哪些可以相互学习之处。
近百年来,德国在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等领域对中国影响深远;同时,通过汉学研究、文化交流,德国也吸收了中国的文化、艺术精华。对这种双向的互动,以及中国文化在德国的传播和影响,龚鹏程先生与德国商会北方区总代表丹尼尔先生都做了许多阐述。
龚先生着重讲了莱布尼兹、《易经》、歌德、贝多芬、康德、黑格尔、尼采、胡赛尔、海德格尔、老庄、卫礼贤、马克思、布莱希特、梅兰芳、德里达、李希霍芬、斯文赫定等,深入浅出,听众频呼过瘾。现场还响起马勒依李白、王维、孟浩然等唐代诗人诗歌而作的《大地之歌》交响乐。
由于丹尼尔以2009年德国法兰克福书展为例,强调中西交流应该彼此尊重。龚先生也就顺势谈到他当时就在会场,而且因那年主宾国是中国,所以中国书的翻译问题很受关注。
刚好林小发(Eva Luedi Kong)女士想把《西游记》译成德文。可是她将提案寄给了几家出版社,都吃了闭门羹。
龚先生却觉得这事极好,因为流行的韦利(Arthur David Waley)英译本叫做《猴》(Monkey),既是节译,又不到原书三分之一,把后面八十一难都删了。西天取经的伟大行动,只变成一只猴子的传记。
那年法兰克福书展促成了这事,龚先生很高兴,认为这就是交流的意义。丹尼尔先生也很高兴,因为旧友重逢本身就很有趣。
龚先生可能也是因为想起在德国的旅程,所以特请丹尼尔先生为“德国是美食荒漠”辟谣。丹尼尔先生曾在日本、我国北方地区待过多年,故比较中德美食也甚中肯。
对话就在这般温馨和笑语中告一段落了,一些特地赶来想洽谈中德商贸或有色金属进出口的朋友也喜获商务信息而去。文化是商业的引路人,信然!
现场精彩照片回看:
龚鹏程,1956年生于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博士,当代著名学者和思想家。著作已出版一百九十多种。
办有大学、出版社、杂志社、书院等,并规划城市建设、主题园区等多处。讲学于世界各地。并在北京、上海、杭州、台北、巴黎、日本、澳门等地举办过书法展。现为美国龚鹏程基金会主席、《龚鹏程国际学刊》出版人。
来源:艺术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