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振英,女,1976年10月生,北京市大兴区安定镇兴安营村人。26年来,马振英一直坚持照顾公婆。10年前,公公突发肾病、婆婆突患耳疾,不久后,丈夫也因脑溢血而丧失劳动能力、无法自理,她始终不离不弃、悉心照料,含辛茹苦将女儿养育成人。
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
北京市建议人选事迹展播
孝老爱亲
马振英,女,1976年10月生,北京市大兴区安定镇兴安营村人。26年来,马振英一直坚持照顾公婆。10年前,公公突发肾病、婆婆突患耳疾,不久后,丈夫也因脑溢血而丧失劳动能力、无法自理,她始终不离不弃、悉心照料,含辛茹苦将女儿养育成人。
勤劳节俭,共建和谐好家庭
1998年,马振英与丈夫张春旺喜结连理,并和公婆共同居住。婚后不久,他们就迎来了可爱的女儿。平日里,马振英与丈夫一起打工挣钱,不论工作多累也坚持每天给公婆二老洗衣做饭,一家人和谐美满。经过多年的努力,马振英与丈夫手里有了点积蓄,女儿也上了中学,日子越过越好。
2014年,马振英的公公被确诊为肾病综合症,需要每周到医院做4次透析。丈夫要赚钱养家,陪公公治疗的重担就落在了马振英的身上。公公每次透析的时间都很长,她就守在透析室门口,以便应对突发情况。公公病情稍有加重,她就马上带公公去医院,排队、检查、拿药,忙个不停。
得知公公病情后,婆婆一着急也得了耳聋症,马振英索性辞去了工作,全职在家照顾两位生病的老人。看到马振英忙里忙外的很是辛苦,婆婆颤抖着说:“我们都病了,以后要拖累你了!”马振英看到公公婆婆那苍白而消瘦的脸庞,心像被狠狠揪了一下,赶忙握紧婆婆的手说:“妈,别担心,有我呢,这点小困难不算啥!咱们一家人在一起,很快就过去了,您和我爸好好养病!”
马振英(左)帮助婆婆梳理头发
得知肾病患者需要特别注意饮食调理后,马振英便开始自学各种营养餐的制作方法。她每天精心准备三餐,争取顿顿不重样,水果和零食也从未间断。公公卧床难免弄脏被褥,她也从不嫌弃,清洗晾晒完衣物还不忘宽慰公公。不管日常有多繁忙,马振英都要抽出时间陪伴公公婆婆,与他们聊天,努力开导他们,使他们保持愉悦的心情。
祸不单行,重担之下显担当
屋漏偏逢连夜雨,2016年,丈夫外出打工期间突发脑出血,手术及康复需要近30万元,家里一时负担不起这么大一笔费用,马振英就从娘家借钱给丈夫治病。
马振英(右)帮助丈夫更换医疗器具
那段时间,马振英每天早早起床,先为公婆做好饭,然后马不停蹄赶往医院陪伴丈夫,详细询问并记录丈夫的病情和治疗方案,以便回家后更细致地护理。处理完医院的事情后,她连喝口水歇歇的时间都不愿“浪费”,继续赶回家照顾两位老人和孩子。在医院时,丈夫曾想过放弃治疗,马振英会轻声安慰他:“这个家没你哪行?再坚持一下,马上就会好起来的!”这句话简单而朴实,却给予丈夫温暖与力量。
马振英(右)帮助丈夫翻身防止褥疮
经过4次手术后,丈夫的性命保住了,但他却无法再工作,只能卧床静养,大小便都需要有人协助处理。一时间,马振英成了家里唯一的劳动力。一家人的生活费、三位家人的医药费康复费、孩子的学费……所有的经济压力都落在了马振英一个人身上。就这样,她毅然决然承担起了家里所有的担子,照顾两位老人和孩子的同时,还要给丈夫穿衣洗漱、辅助排便、并按摩全身来保证血液循环。打理好家中事务后,她就会骑着电动车赶往10公里外的工厂打工赚钱,赶上夜班结束的时候,已经是深夜12点。即便这样,马振英也从未有任何怨言,每当想到家人温暖的笑容和期待的目光,她就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言传身教,撑起家庭一片天
在马振英的言传身教下,女儿从小就乖巧懂事,知道要将爷爷奶奶放在第一位,要尊敬老人、孝顺父母,也会帮着她一起照顾家人。大学毕业后,女儿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生活也一直很节俭,省下的钱就拿给母亲用来贴补家用。
马振英不仅是家庭的支柱,更是街坊邻里心中的榜样,她以坚强无私的精神承担起照顾全家的重任,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爱与坚持。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