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我们忙着筹备九三阅兵,日本政府却上演了一出外交闹剧。据消息人士透露,日本通过驻外大使馆等向各国称,“中国九三阅兵活动过度聚焦历史、反日色彩浓重”,呼吁各国谨慎考虑,不要参加。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却仍有人无视铁一般的事实,一再否认甚至美化侵略战争。
近日,我们忙着筹备九三阅兵,日本政府却上演了一出外交闹剧。据消息人士透露,日本通过驻外大使馆等向各国称,“中国九三阅兵活动过度聚焦历史、反日色彩浓重”,呼吁各国谨慎考虑,不要参加。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却仍有人无视铁一般的事实,一再否认甚至美化侵略战争。
再次重申,历史不会被任何谎言篡改,罪证早已把日本军国主义暴行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长达14年的抗战期间,日本侵略军挥舞罪恶的战刀,对中国人民展开了惨绝人寰的屠杀,对中国的物质财富进行了极端疯狂的掠夺与破坏,中国的文化遗产也遭到了世所罕有的摧残与毁灭。
1937年8月28日正午,日军轰炸上海南站,一个满身是血的幼儿在炸后的废墟中嚎啕大哭。
我们来回顾一组数据——
3500多万同胞伤亡、大半个中国被日军践踏、930余座城市被占领、4200万难民无家可归……
“七七事变”爆发后,北平沦陷之时,城内百姓流离失所,在日本策划拍摄的影片中,北平百姓却呈现着正常的生活状态;南京大屠杀期间,日本犯下滔天罪行,却将这场震惊世界的人间浩劫美化为“南京事件”,日本政客在靖国神社对双手沾满鲜血的战犯顶礼膜拜,甚至将野蛮侵略行为改写成自护自卫。桩桩件件令人发指。
日军将大批南京青壮年捆绑后,押往郊外集体屠杀。
14年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终于赢得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如今,硝烟散去,日本却仍旧未能正直坦荡面对犯下的滔天罪恶,数次企图掩盖历史真相。
然而,历史的真相容不得抵赖。宛平城墙的累累弹痕至今清晰可见,在南京人的拼死保护下,日本屠杀照片铁证最终得以呈诸公堂,审判罪恶。
日本将中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活动曲解为所谓“反日色彩浓重”,不仅是对历史的误读,更是对国际共识的挑战。众所周知,二战后确立的国际秩序以《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为基石,这些具有法律效力的国际文件明确规定了日本对侵略行为应承担的责任,这是国际社会早已形成的共识。中国作为二战胜利国和东方主战场,举行纪念活动既是对先烈的缅怀,也是对现行国际秩序的维护,这与世界各国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本质完全相同。日本这种企图混淆视听、转移焦点,逃避历史责任的行为,不仅违背了日本政府曾经作出的反省承诺,也与其自我标榜的国际责任严重不符,当然更是真正威胁地区和平稳定的负面因素。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广播“终战诏书”,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图为裕仁在议会宣布投降。 新华社发
在对待历史的态度上,日本真是不妨好好学学德国。同为二战策源地和战败国,但近些年德国不仅通过官方政府持续、明确地认罪道歉,还通过立法与教育明确为纳粹辩护属于犯罪行为,并持续向受害者、幸存者及其后代支付巨额战争赔款,从物质层面承担历史责任。其实,一个民族真正的强大,在于其有勇气直面历史中最黑暗的一页。日本若希望真正获得亚洲邻国的尊重与信任,就必须以真诚的态度承认侵略与殖民罪行,在教育、立法、政治言行等多个层面作出系统性改变。这才是对历史负责,更是对未来负责的态度!
再说回这次的九三阅兵。中国与其他遭受侵略的国家一样,纪念活动从来都是为了警示战争悲剧、捍卫和平价值。我们纪念,不仅是为了回望苦难,更是为了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不仅是为了缅怀牺牲,更是为了传承那份穿越战火的不屈与尊严。当然,我们也期望通过此次阅兵展示一种大国担当,那就是我们向世界敞开大门,欢迎所有心怀善意的朋友,愿与各国携手,共赢未来的信心和决心。
对于九三阅兵日本的错误论调,你怎么看?评论区说说吧。
作者:刘诗麟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农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