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当前,距离秋粮大面积收获还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是秋粮产量形成的关键期。帮助作物克服高温、旱涝、病虫害等风险挑战,是一场农业生产“大考”,也是捍卫国家粮食安全底线的政治责任,必须协同发力、精准施策,全心全力打赢秋粮丰收主动仗,为秋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当前,距离秋粮大面积收获还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是秋粮产量形成的关键期。帮助作物克服高温、旱涝、病虫害等风险挑战,是一场农业生产“大考”,也是捍卫国家粮食安全底线的政治责任,必须协同发力、精准施策,全心全力打赢秋粮丰收主动仗,为秋粮丰产丰收稳稳“添码”、步步“加力”,把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稳更牢。
压实责任链条是夺取秋粮丰产丰收的首要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国之大者”和社会发展的基石,“米袋子”“菜篮子”关乎千家万户的基本生活。各地各部门必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以“等不得、慢不得”的紧迫感,锚定全年粮食生产目标,扛稳扛牢粮食生产重任,以环环相扣、层层传导、步步溯源的责任体系进行高效调度、快速运转。应立足各地耕地面积、资源状况,将秋粮任务明确到板块、落实到田块,把“责任田”的精准划分和“军令状”的刚性落实有机结合起来。要坚持党政同责,推动镇村干部主动下沉一线,形成“千斤重担众人挑”的生动局面,为稳住面积、守住红线、保住产量奠定坚实基础。
强化科技赋能是打赢秋粮丰收主动仗的核心动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从良种良育到农技农机,随着科技力量深入田间地头,粮食产量获得了跃迁式提升。向科技要产量、要效能是破解单产提升瓶颈的“制胜法宝”,既要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积极研发新品种、新技术,集成推广智能化播种、机械化施肥、绿色化培育,从源头实现精细管理;也要通过组织土专家技能竞赛、发布技术提升指南,持续深化农科教、产学研融合,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中低产田变成高产稳产田;同时,通过整合资源健全服务网络,及时提供智慧决策、精准服务和应急调度,以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将先进技术精准滴灌到田到户,有效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激活大面积均衡增产的强劲动能。
织密防灾网络是为秋粮“保驾护航”的坚实盾牌。防灾减灾就是保收成、保产量。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应对“靠天吃饭”的挑战,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底线思维,构建起常态检测、快速响应、有效处置的闭环防线。气象部门作为“第一道哨兵”,应当严密监测高温、台风、连阴雨、寒露风等气象风险并及时发布预警;水利部门要科学调度旱情,精细制订用水、调水、蓄水、节水、排水计划,在干旱地区落实应急打井措施,确保兜牢农业生产保障线;农业农村部门要狠抓田间管理、农机检修、防灾培训,调控降低倒伏风险,打好重大病虫防控总体战,分区分类防控稻飞虱、玉米草地贪夜蛾、稻纵卷叶螟等,并提前制定秋收应急预案。通过将预警做早、防范做好、处置做快,形成防灾减灾救灾的强大合力,牢牢把握秋粮丰收主动权。
春华灼灼,秋实离离。备战秋粮丰收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以更坚定的决心、更高效的协同、更扎实的举措,将丰收在望转化为丰收在手,交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金色答卷。
供稿:东双沟镇(张敏)
编辑:陈 霞
审核:刘军波
分享小伙伴
来源:洪泽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