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1日傍晚,银川市兴庆区塔桥村村民丁杰家中飘出阵阵饭香。暖黄的灯光下,一家四代人围坐在桌前吃饭。3岁的丁牧牧挥舞着小勺子自言自语,太奶奶把剔好刺的鱼肉夹到孩子碗里,而丁杰父亲正说着货运公司的趣事,引得全家笑声不断。
8月21日傍晚,银川市兴庆区塔桥村村民丁杰家中飘出阵阵饭香。暖黄的灯光下,一家四代人围坐在桌前吃饭。3岁的丁牧牧挥舞着小勺子自言自语,太奶奶把剔好刺的鱼肉夹到孩子碗里,而丁杰父亲正说着货运公司的趣事,引得全家笑声不断。
这张餐桌,是丁杰与妻子丁霜“零彩礼”婚姻的最好见证。
“当时我准备了10万元彩礼,亲家却笑着拒绝了。”丁杰的父亲回忆,2023年底,当丁杰和丁霜决定结婚时,亲家主动提出:“我们不是做交易,孩子的幸福比啥都重要。”这个决定在村里掀起了波澜。就在办完婚礼后的第二天,村里小卖部门口就聚起了议论的乡亲:“不要彩礼是不是新娘有啥病?”“这婚结得也太没面子了”。这些议论,如今早已被四世同堂的欢声笑语取代。
“你看现在多好!每天晚饭,一家人聚在一起,这样的热闹,是多少彩礼都换不来的。”丁杰75岁的奶奶说。
吃过晚饭,丁霜麻利地收拾起厨房。如今她已是塔桥村移风易俗宣讲员。“没有彩礼负担,我们结婚第二天就开始攒钱扩大运输公司,现在公司货车从2辆变成5辆,去年还买了新房。”
客厅墙上的婚纱照旁贴着一张特别的结婚证——上面有20多位亲友的签名祝福。“这是我们办的‘祝福替代彩礼’签名仪式。”丁杰揽着妻子的肩膀说,“当时全村人都来婚礼现场看热闹,最后变成了新婚俗推广会。”
8月22日,塔桥村党总支书记杨吉军指着村委会公告栏上的红白理事会章程告诉记者:“我们制定彩礼指导标准,但不是一刀切。就像丁家,用省下的彩礼做了创业基金,现在成了村里学习的榜样。”
如今的塔桥村,小区广场上遛弯的老人谈论的不再是谁家彩礼高谁家彩礼少,而是谁家媳妇又创业了,谁家合资种植了大棚。
“回归婚姻的本质,让爱变得纯粹。”望着团圆的一家人,丁霜高兴地说。这个曾经因“零彩礼”引发热议的家庭,正用每天的晚餐时光,讲述着新时代的幸福故事。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