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严羽」在《沧浪诗话·卷三 诗法》中讲到——“学诗先除五俗:一曰俗体,二曰俗意,三曰俗句,四曰俗字,五曰俗韵。”
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北平永胜
今天的专栏内容,是要讲——写古诗词为什么要写文雅之诗?
「严羽」在《沧浪诗话·卷三 诗法》中讲到——“学诗先除五俗:一曰俗体,二曰俗意,三曰俗句,四曰俗字,五曰俗韵。”
俗的对立面就是雅,俗是通病,雅是克星。雅的发段是俗,俗的尽头是雅。
经常被人反复说教的“大俗即大雅”,其实不然,俗就是俗,雅就是雅,二者是对立统一的,不可能掺和到一起去。你以为你穿上西服就是上等人了?可你骨子里还是地地道道的土包(读破音,此处念报)子,因为你一张嘴就露馅儿了。你以为你会写诗词你就脱离了低级趣味了,实际上你写的诗词都是些淫词艳曲、口水诗和不入流的东西,根本上不了台面。
上面的话不是矫情,说的是是客观事实,俗与雅格格不入,水火不可能相容。
为什么会出现「俗」的文字语言和诗词作品呢?
那是因为作诗者身份各异,也各有心胸,有的人格调品味低,价值观缺失,是非观差,再加上文化层次低,所以分辨不出什么是俗、什么是雅,甚至会以俗为雅,招摇过市(这类人网络直播间里经常会出现),无非就是为了博眼球,蹭流量,贪图名利二字。
诗词的文雅之道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的,而是有实际的量化标准的。
“诗者,人之性情也。近取诸身而足矣。其言动心,其色夺目,其味适口,其音悦耳:便是佳诗。”(引自袁枚《随园诗话》)
带有雅韵的诗词,不仅能打动人心,而且意境丰富,读之让人感觉舒适,欣诵起来也是悦耳动听。
所以说,诗词是取文雅之道,非天资聪慧者不能为,意趣、理趣、风趣缺一不可,同时诗词是取苦寒之道,非意志坚韧不拔者不能为,尤其是不能持久。
诗词创作如何实现文雅之道呢?
第一、要善于构筑意境,渲染氛围。
第二、以情动人、以情示人、以情渡人。
第三、以寓意深刻的哲理引发共鸣。
第四、熟练运用各种诗词技法,譬如:用典、比喻、排比、拟人、借代、夸张、反复、反问、对仗、对偶、反衬、置景、炼字、通感、互文、双关、想象、曲笔、倒装、铺排、铺垫、照应、对照、叠词、抑扬、烘托、衬托、渲染,以及三景法、诗家语等等。
第五、使用精致的韵脚,做到平仄和谐,增强诗词的律动感、音韵感。
第六、引经据典,化典于无形,增强诗词内容的可读性与丰富性。
第七、细致精炼,以准确的字词句描绘物像、事像、人像,将诗词与世间万事万物的连结用「诗家语」表现出来。
第八、巧妙地将俚语俗语融入诗词之中,让更多的诗词圈外人,也能感觉到诗词并非是遥不可及的阳春白雪,而是接地气的,让下里巴人也喜闻乐见的文学体裁。
总之,诗词是文雅之事,位列“人生八雅”第五,所以如果是一个低级趣味的人,他(她)是写不出文雅的诗词来的,写也是瞎写,只不过是制造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文字垃圾,诗词他(她)们写不出正经玩意儿来,就更别提让他(她)们写永胜老师正在写的这种诗论文章了,他(她)们不仅不会写,更看不懂,因为他(她)们就是行走的NPC,只不过自己不知道罢了!
2025年08月27日写于北京起舞斋
——————
★下期预告:
永胜诗词专栏|诗词一千零一夜(17)——写古诗词不要做NPC
备注:
★本文作者为京城前资深媒体人,曾担任《人民日报·市场报》周刊副主编。
自2018年开始,永胜老师在平台上开办公益诗词讲座以来,目前已经陆续培训了6000多人次的诗词爱好者。
“听讲座、多读书、勤练笔、敢献丑,一年后你也可以成为诗人!”
———永胜老师寄语
来源:紫砂壶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