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6日上午,“理润申城·杨浦︱理论Young帆”第二期活动在杨浦区东宫职工文体中心举行。本次活动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共杨浦区委主办,杨浦区委宣传部、杨浦区总工会承办,聚焦“与城共生:职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主题,邀请多位专家学者与基层工会工作者展开深
8月26日上午,“理润申城·杨浦︱理论Young帆”第二期活动在杨浦区东宫职工文体中心举行。本次活动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共杨浦区委主办,杨浦区委宣传部、杨浦区总工会承办,聚焦“与城共生:职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主题,邀请多位专家学者与基层工会工作者展开深度对话。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为松,杨浦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施方,杨浦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总工会主席董海明出席活动。
活动现场,上海市作家协会理事简平、上海外国语大学讲师徐迟分别围绕《城市发展与职工文化》《如何让工运历史与职工文化“潮起来”》做主旨演讲,上海市作家协会理事君天、历史科普号“御史房”主理人蔡乐昶共同参与圆桌对话。
简平认为,职工文化并非企业对职工的单向灌输,而是职工共同参与、创造的结晶,是一种“双向的奔赴”。职工文化的创新来自职工本身,要善于发现和挖掘每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强调,随着“新上海人”不断涌入,职工文化正呈现出更丰富的层次和更广阔的包容性,其生命力在于传承与创新的结合。
徐迟从历史视角出发,以亲历的相关工运展览策划为例,提出通过“沉浸式体验”和“金句传播”等现代展陈方式,让工运历史走出教科书,成为职工尤其是青年群体喜闻乐见的“潮文化”。“比如当年中国共产党早期工运领导者如何向工人们解释‘工’这个字?上顶天、下立地,体现出工人顶天立地的感觉。这种金句能够深刻地让工人们感觉到自信与尊严,也成为当时工人教育的重要内容。”他认为,这种深入工人群体、以文化人、以情动人的传播策略,至今仍具有启示意义。
在圆桌讨论环节,与会嘉宾共同围绕“职工文化如何服务于杨浦在线新经济生态圈建设”“区域如何吸引并留住人才”“借助数字化手段宣讲红色工运精神”等话题展开对话。有专家建议,当前新媒体更关注流量热点,希望在“沪九条”引导下,博主们多多报道各区在网络新经济领域的服务实践,打破对上海的刻板印象,展现更真实的城市风貌与职工文化生活。
与会者表示,本次“理论Young帆”不仅是一场理论研讨会,更是一次职工文化实践的方向指引,为杨浦乃至上海的城市文化建设和职工精神凝聚注入了新的活力。
“理润申城”一站式基层理论宣传普及项目由市委宣传部主办,市社联发起并联合各区共同承办,依托市社联学科优势与人才优势,发挥专家学者推进理论宣传“深下去”的关键作用,着眼区域发展重点、基层治理难点、群众关心热点,为基层解疑释惑、为发展把脉出招、为治理凝心聚力,形成专家学者、理论工作者、基层治理实践者共论、共建、共治的“思想磁场”。
图片来源:主办方提供 编辑邮箱:shhgcsxh@163.com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