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大团借人顶戏,背后藏着什么危机?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8-28 06:56 1

摘要:今年正月,浙江的越剧舞台热闹非凡,各个专业越剧团都在马不停蹄地演出。作为越剧界的“扛把子”,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更是行程满满,艺术节、搭棚演出一个接一个,忙得不可开交。

今年正月,浙江的越剧舞台热闹非凡,各个专业越剧团都在马不停蹄地演出。作为越剧界的“扛把子”,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更是行程满满,艺术节、搭棚演出一个接一个,忙得不可开交。

在之江艺术演出季中,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带来了经典大戏《五女拜寿》和《陆游与唐琬》。直播里,许久未见的原生代演员邵雁惊喜亮相,她在剧中的精彩表现让人眼前一亮。尽管已经六十岁了,可她的声线依旧动人,功底深厚,完全看不出岁月的痕迹。本以为这只是一次怀旧演出,演完就回归幕后继续当导演,没想到,接下来的乐清柳市镇柳南村演出、宁海演出、武汉演出,她都在舞台上,一场不落。

在柳南村的演出阵容里,有个名字格外引人注目——何惠丽,她是诸暨越剧团的台柱小生,这次是被临时借来救场的。一连六场戏,她都挑着大梁,和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演员们默契配合,给观众带来了一场场视听盛宴。

一个堂堂的越剧大团,为什么要借别团的演员来顶戏呢?是单纯的人力不足,还是另有隐情?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好好探究一番。

深入了解后发现,这和浙江小百花越剧团近期的排演计划密切相关。原来,剧团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越剧《新龙门客栈》,不少小生演员都被抽调进了这个剧组,全力投入排练。像李霄雯和张亚洲,这两位在团里堪称“万金油”小生,尹徐范陆各种流派都能唱,以往很多重要角色都由他们担纲。可这次,他们都在《新龙门客栈》剧组忙得不可开交,分身乏术。

就拿《红丝错》来说,这部戏比较特殊,两个小生都要唱范派,原本的张秋人一角是李霄雯的,现在她没时间,只能另寻他人。《五女拜寿》里,小生流派众多,大女婿一角自从邵雁隐退舞台后,不是李霄雯演就是张亚洲演,如今两人都不在,角色空缺。《胭脂》是三小生的戏,流派各异,原本的演员安排也因《新龙门客栈》的排练计划被打乱。《陆游与唐琬》里,陆仲高和赵士程的原定演员同样因为排练无法出演。《碧玉簪》中王玉林一角,原演员洪帅离开舞台后由张亚洲顶上,现在张亚洲没空,又得重新找人。

如此一来,邵雁老师不得不重新出山,扛起大梁。“小花”王肖龙也临危受命,顶上了鄂秋隼、四九和王玉林三个角色,原本专攻尹派的她,也成了“万能替补”。即便如此,人手还是不够,无奈之下,只能从诸暨越剧团借来了何惠丽。

虽说“小花”顶上新角色,邵雁老师再度登台,借别团演员救场,这些在特殊时期为保证演出的做法都无可厚非。但对于浙江小百花这样的大团而言,这背后却暴露出了不容忽视的人才培养问题。

剧团里除了九零后演员,零零后也有好几个,小生演员加起来有十几个。可除了李霄雯和张亚洲,竟然挑不出能唱范派和徐派的其他小生演员,这实在让人费解。要是有这样的人才,为什么平时没有好好排练培养?要是没有,那又是为什么呢?

想当年,我爱上越剧,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五女拜寿》。那时候,演员们青春洋溢,舞台上流派纷呈,阵容强大,看得人热血沸腾。早期的浙百团,选戏很用心,大多考虑到全团演员的发展,角色众多,流派丰富,像《汉宫怨》《三弟审兄》《大观园》等剧目,旦角和小生的流派多样,堪称越剧界的典范。在我心里,浙百团一直是流派齐全的代表,而不是只专注于某一个流派的“流派团”。

可如今呢,浙百团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偏向小生戏,旦角发展得倒是挺齐全,傅派、吕派、王派等都有对应的优秀演员。但小生这边,当年的尹徐范陆毕五大小生,现在却没有专工徐陆毕流派的了,都是演员兼唱。蔡浙飞兼徐派,魏春芳兼范派,李霄雯更是尹徐范陆都唱。好不容易出了个令人眼前一亮的主工范派的洪帅,还离开了舞台,实在可惜。

再看看温州市越剧院、杭州越剧院、南京越剧团等院团,他们在流派传承和人才培养上就做得比较好,尽可能保证流派齐全,每个流派都有专门的演员钻研。

真心希望浙江小百花越剧团能重视这个问题,重新回到流派纷呈、人才济济的辉煌时期。就算让演员兼唱不同流派,也得多储备些人才,做好日常排练和培养工作。只有这样,以后再遇到类似《新龙门客栈》这样的大型排演项目,才不用临时借人救场,也能给观众带来更精彩、更稳定的演出。毕竟,越剧的未来,还得

靠这些优秀的剧团和演员们去传承和发扬。

来源:奇妙圆月x9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