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的真正鼻祖,比琼瑶资格更老,3老婆13娃,却没人骂渣男

360影视 2024-12-18 16:55 4

摘要:1967年,当琼瑶的《月满西楼》出版之时,在北京,一位名满中国文坛的作家溘然长逝。这位作家被誉中国言情小说之父,他才是言情小说的真正鼻祖。

刚刚仙逝的琼瑶老师向来被誉为中国言情小说的鼻祖,事实上,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

1967年,当琼瑶的《月满西楼》出版之时,在北京,一位名满中国文坛的作家溘然长逝。这位作家被誉中国言情小说之父,他才是言情小说的真正鼻祖。

他就是比琼瑶年长43岁的张恨水先生。张恨水一生著作颇丰,曾发表近4000万字(相当于金庸全部武侠小说字数的三倍,或者琼瑶所有作品字数的三倍多),仅小说就多达120部,比琼瑶的创作量大得多,而他仅活了72岁;关键他最后的10多年,因患脑溢血和中风,基本停止了写作,可见其创作力之强大、之疯狂,堪称民国第一人!

就连一生辛劳著作等身的老舍先生也十分佩服张恨水,曾说他是“国内唯一的妇孺皆知的作家”。

张恨水的写作能力有多强?说来会吓你一跳。他能同时撰写多部小说,最高纪录是七部长篇同时进行,书中人物众多,情节曲折繁杂,但从不出错,并且是一稿成型,从不修改;他还能边打麻将边写小说,一心两用。

关键,张恨水一生三次婚姻,并非离了再娶,而是同时周旋于三个老婆之间,还要照顾老母亲和13个子女(还有3个夭折了,否则就是16个),还有如此的创作量,简直匪夷所思!

说他是言情小说的鼻祖,是因为他的小说基本以爱情为主;那么质量如何?如果质量不行,写再多也是白搭,琼瑶可是部部经典啊。质量咋样先不说,且看看他的粉丝群。

他的小说,不仅平民百姓喜欢,名人、高士也颇为欣赏。比如蒋介石和宋美龄就是其铁粉。当时张恨水的小说都是在报纸上连载的,为了看他的小说,凡刊载他小说的报纸,宋美龄是期期必买!

还有大学者、著名历史学家、诗人陈寅恪先生,也非常喜欢读张恨水的书。即便是抗战时期,到了大后方的西南联大,陈寅恪因为视力受损无法阅读时,也让其好友吴宓(国学大师)捧着张恨水的小说读给他听。

那时,鲁迅先生也经常到小书摊买张恨水的书,当然不是他自己看(他对张恨水的小说不是很满意),而是给他母亲鲁瑞买的。鲁瑞也是张恨水的铁粉。

不仅老舍曾对张恨水不吝美词,矛盾先生也曾高度评价张恨水:

“运用章回体而善为扬弃,使章回体延续了新生命的,应当首推张恨水先生!”

因此,张恨水也被誉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家”。

那么张恨水怎么会有如此多的创作素材呢?其实琼瑶已经给出了答案。琼瑶一生情事就很复杂,三次婚恋,还包括师生恋、“第三者插足”等,自身就是一个素材库。张恨水何尝不是如此?他也是三次婚恋。琼瑶是一个接一个来,三次婚恋互不交叉,而张恨水更牛,连续娶三个老婆,要在三个女人之间交叉“感染”,这素材想不多都难!

那么问题来了,张恨水见一个爱一个,为何没有被骂渣男?而同时期的大诗人徐志摩和郭大才子,可是被骂惨了啊,却是为何?

张恨水是安徽安庆潜山人,1895年5月18日出生于江西广信。有意思的是,张家还是尚武之家。张恨水的祖父曾经做过清军参将(属三品武官);其父张钰也会武功,善骑射,人送绰号“小张飞”,能把一把丈八蛇矛枪舞的出神入化。因此,张恨水自小也曾耍枪弄棒。

不过耍枪弄棒的张恨水自幼也喜欢舞文弄墨,颇得祖父喜欢。张恨水的原名张心远,就是祖父从陶渊明诗句“心远地自偏”中化来的。张恨水是因武术而结缘文学的。他自小就通读了《三国演义》《残唐演义》等尚武的小说,从而引起了对文学的兴趣。当他读到《西厢记》时,便彻底被文学征服了。

张恨水不仅精通诗词歌赋,14岁又进了新式学堂,眼界大开。17岁时,张恨水考入苏州蒙藏垦殖学校。此时的他便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了,前景一片大好。

然而,在张恨水19岁时,其人生便不再“得意”。先是其祖父和父亲相继去世,接着苏州蒙藏垦殖学校也解散了,本来打算到英国留学的小张只得卷铺盖回家了。

可面对孤独的母亲,以及几个年龄尚小的弟妹,张恨水感到了身上的重负,于是他开始出去谋生,试图挣钱养家。可他到南昌、汉口、常德、上海转了一大圈,什么也没干成。眼高手低啊,况且他除了舞文弄墨外,基本什么也不会,无奈又回到了老家。

到家后,他感慨人生无常,遂想到唐后主李煜那句诗“人生长恨水长东”,即把自己改了个名字叫张恨水,开始闭门读书写作。

看着儿子恨天恨地恨火恨水的样子,母亲也发愁,想干脆给他娶个媳妇成家算了,先成家后立业吧。于是就偷偷去找了媒婆。

接受了新学教育的张恨水当然不情愿母亲的包办婚姻。可当母亲说对方女子长得超漂亮时,小张心软了:要不就结婚?

然而,入洞房那晚,当张恨水揭开新娘红盖头时,直接傻了!本来以为他这个才子要配个佳人的,没成想他的梦中新娘简直就一“丑八怪”!

张恨水气不打一处来,怀疑新娘被调包了。后来大家普遍认为是,张恨水母亲去相看的徐家女是长相清秀的老二,可娶到家的换成了长相较丑的老大。老大长得不好就算了,还不识字,而且名字也不好听,叫徐大毛。

小张鼻子差点气歪,可生米已做成熟饭,那时候,只要一拜堂,这事就成了,是不能反悔的。鲁迅当时就是吃的这亏。母亲说朱安长得俊,而且知书达理。结果却是长相粗鲁,而且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鲁迅直接反抗,一生不承认朱安的名分。

张恨水何尝不想如此?但他心软,想凑合凑合。于是把徐大毛改了个清秀的名字:徐文淑。然而,改成徐文淑的新媳妇并没有文淑起来,还是那个样子,不能读书认字,俩人还是难以沟通,当然也难以“合铺”了,于是张恨水咬咬牙,走了。

后来人们认为,这个事情其实有点夸张,徐文淑并非长得那么差,从照片看,虽然矮胖,但也五官端正。只是她不通文墨,不是张恨水追求的那种“佳人”,因此他很不满意,新婚不久,他就“离家出走”了。

矗立在长江边上,张恨水无限感慨:“婚姻不自由,诚杀人之道哉!”遂发誓,今生一定要找到一位佳人同自己相伴,不携美人归,壮士无颜色!

不过心软的张恨水并非一下子就远走高飞不见影了。婚后的数年他虽到了几个地方,但还是回了几趟家。因为,按规定,他要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因此他偶尔回家与妻子同房,并成功完成了任务。徐文淑还真的怀孕并产下一子,只是孩子不到1岁就夭折了。

那不怪我。完成任务后的张恨水开始浪迹天涯。1918年,张恨水到安徽芜湖《皖江日报》当总编。在此期间他写下了此生首部长篇小说《紫玉成烟》

之后,五四运动爆发,他热血沸腾到了北京,欲到北大读书。结果人家不收旁听生,当然考也没那心劲了,只有继续以写作为生,并到六七家报社打工做兼职。

此后十余年,他奔走于天津、上海等地,最后在北京安顿下来。

一直飘泊不定的张恨水感到孤独,想找个“伴儿”,于是不久他就觅到了一个“红颜知己”。

经朋友介绍,张恨水来到北京的一家救济院。救济院又名平民习艺所,里面收留了不少无家可归的女孩。其中有一个叫招娣的十六七岁的姑娘长得很清秀,聪明伶俐,张恨水就拿了一笔赎金把她领走了。

张恨水看上招娣除了她长得漂亮,怜香惜玉之外,还出于对她悲惨身世的同情。招娣是四川人,家里很苦,四五岁时被人贩子卖到上海的一户杨姓家里为奴。后来杨家又迁到了北京。杨家人对招娣很坏,整天拳脚相加,招娣不堪忍受便逃了出来。后来她就被巡警带到了救济院。

张恨水把招娣赎回来后,手把手教她读书认字,还给她起了个美丽的名字叫胡秋霞,语出《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胡秋霞冰雪聪明,很快就能识文断字了,并能诵读诗词歌赋。尤其是,可以读张恨水的小说了,自此她就成了张恨水的第一读者。

胡秋霞成为张恨水的第二任妻子后,张恨水就真正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有了自己的佳人。然后在红袖添香之下,他的创作灵感便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

当此之时也,张恨水意气风发,犹如神助,《春明外史》《春明新史》《金粉世家》《青春之花》《天上人间》《剑胆琴心》等7部长篇小说同时进行,并在不同的报刊上连载,日日更新。这几部传世之作,人物不同,情节各异,张恨水都梳理得泾渭分明,互不“打架”,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他的皇皇巨著,长达90万字的《春明外史》和100万字的《金粉世家》,以及巅峰之作30万字的《啼笑因缘》,都是在这个时间段完成的。

其中,《金粉世家》中的人物小怜,原型便是胡秋霞。看来胡秋霞还真实旺夫啊。尤其是,张恨水还以胡秋霞为人物原型写了一部长篇《落霞孤鹜》,一出版就大火,很快便搬上了银幕。

后来,有人曾问张恨水,这么多故事你一起写,难道不会弄混吗?

张恨水反问道:“你自己的孩子,会弄混吗?”

把作品视作自己的孩子,可见张恨水对写作何等执著。

那时的张恨水每天写作10多个小时,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幸亏有胡秋霞悉心照料。对此,张恨水也十分感激妻子。

《金粉世家》共连载了5年4个月,其中只断更了一天。原因是小女儿的夭折,他太伤心之故。但第二天便补上了。

后来张恨水喜欢上了打麻将,有人催稿时,他便一手打着麻将,一手赶稿子,搓麻写作两不误,极其恐怖。

张恨水很快成为当时文坛的头号写手,成为各大报刊争抢的“香饽饽”。当然,他的收入也滚滚而来,很快成为“富豪”。当时的普通稿费是每千字3-5银元,像鲁迅那样的大家稿费贵一点,每千字5-8银元;而张恨水多少呢?每千字可达10银元!因此,张恨水很快便占据作家富豪榜第一位了。

有了钱之后,张恨水便在北京买了一座七进院落的豪宅,把母亲和原配夫人徐文淑都接过去享福了。

徐文淑并没有也不敢责怪丈夫娶小;胡秋霞也没有对徐文淑表示不敬,相反,张恨水的两个夫人都很知书达理,双方和谐相处,老张乐得自在。只是,徐文淑为张恨水生下的两个儿子都夭折了,有点遗憾。不过徐文淑为了补偿丈夫,她对胡秋霞的孩子都很好,视如己出,同胡秋霞一起照管张家的一群子女。这也是张恨水没有被骂渣男的一个原因。徐文淑都不骂,别人还骂个啥劲?

在情欲方面,男人似乎永远都不会满足。张恨水也不例外。

儿女成群,两个老婆和睦相处,张恨水还是觉得不够完美。因为徐文淑没有文化,不能沟通;胡秋霞尽管在自己的教导下,能识文断字,甚至能读他的作品了,但终究品位上不去,文化档次不是那么容易提高的,往深处探讨问题,胡秋霞就无能为力了。

所以,张恨水觉得还没有真正找到自己的红颜知己。不久,他的机会又来了。

1931年,就在他的长篇小说《啼笑因缘》单行本出版时,他作为公众人物出演一部抗战舞台剧,邂逅了一位美女。她叫周淑云,是春明女中的高中生。当时张恨水和周淑云同台演出,对周淑云一见倾心。

周淑云也是张恨水的铁杆粉丝,于是两人就开始频频接触,两人相见恨晚。

周淑云才16岁,比张恨水整整小了20岁。有心老牛吃嫩草的张恨水此时倒是犹豫了,他对周淑云开诚布公地述说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已经有老婆孩子了。可周淑云就像当年疯狂地爱上了自己老师的琼瑶一样,什么都不在乎,是非你不嫁!不管你有没有老婆,哪怕做小,也在所不惜!

那就娶了吧。

可当张恨水把要娶周淑云的想法给自己的两个老婆报告时,却遭到了两人的激烈反对。此时,徐文淑和胡秋霞联合起来阻止周淑云进家门。

张恨水傻了。

俩老婆都很贤惠,都没有什么错误,不可能休了她们;但也舍不得周淑云,于是老张咬咬牙又买了一座院落,同周淑云另起炉灶了。

就这样,张恨水一人周旋于三个老婆之间,更加忙得不亦乐乎了。

周淑云相比胡秋霞更加漂亮,而且有文化,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这下张恨水满意了,真正的才子遇上佳人了。他又大发雅兴,依据《诗经·周南》的诗意,把周淑云重新起名周南,自此周南成了他的“窈窕淑女”了。

给老婆改名字,也是张恨水一绝啊。

张恨水同周南不仅都对文学情有独钟,而且两人还都喜爱京戏,闲暇之时,两人便来段京腔对唱,张恨水拉着二胡优哉游哉地唱道:“喜得素心人兮,相与共朝夕……”两人琴瑟和鸣,堪比神仙眷侣。

在爱情的滋润下,张恨水继续在文坛上狂飙突进。只是,在当时,日本人开始公开挑衅中国,在日寇的践踏下,岁月难以静好。张恨水也加入到时代的潮流,他的作品基调有了转型,有了抗战色彩。

早在1928年5月,日本在山东制造了惨绝人寰的“济南惨案”后,怒火中烧的张恨水,便写下了《耻与日人共事》《中国决不会亡》等一系列声讨侵略者暴行的杂文。他在文章中写道:“世界上的强国无论是谁,他都不能并吞中国!中国绝不会亡!”

1932年,东北三省沦陷后,为表示内心的愤怒,为激励全民抗日,张恨水连续创作了《太平花》《热血之花》《东北四连长》《潜山血》等一系列抗战作品,并于1932年出版宣传抗战的短篇小说集《弯弓集》。他在书中发出高亢的呼声:

“背上刀锋有血痕,更未裹创出营门。书生顿首高声唤,此是中华大国魂!”

抗战期间,他更写下著名的抗战小说《虎贲万岁》,成为公认的“抗战作家”。

抗战全面爆发后,张恨水把全家老小都送回安徽老家,自己远赴重庆参加抗日报刊的创办工作,进行文化救国。在重庆,他担任《新民报》主笔,并主编副刊,期间写了许多小说和诗文。

徐文淑和胡秋霞都在老家老老实实呆着;周南因与她们不和,且思夫心切,便带着两个孩子到重庆千里寻夫。

在重庆重逢之后,夫妻俩再不分离,之后在重庆生活了8年。重庆的生活很辛苦,但周南毫不在意,学着种菜养猪,顽强度日。

在重庆期间,张恨水当然不会忘了老家的两位夫人,他按时往家里寄生活费。胡秋霞尽管对丈夫有怨言,常常借酒浇愁,但一直守护着自己的儿女们……

琼瑶自杀后,大家都说琼瑶以最琼瑶的方式离开了人间。

张恨水何尝不是如此?

抗战胜利后,张恨水同周南回到了北京,同时也将胡秋霞母子接了过去,大夫人徐文淑则习惯了住在安庆老家,没有进京。

在北京,胡秋霞和周南当然是分开住的。张恨水尽管同周南在一起,但对胡秋霞母子们非常好,因为不是胡秋霞的错,是他负了胡秋霞。但胡秋霞也没有同他大闹,毕竟,张恨水也是她的恩人,是张恨水给了她“新生”,也是张恨水让她此生衣食无忧。也许,也是张恨水让她这样一个默默无闻之辈“留名于世”。在当时的社会伦理大环境下,胡秋霞也难以太苛求张恨水,她尽管经常借酒浇愁、以泪洗面,但终究是没有对丈夫太多的仇恨。

张恨水的大夫人、二夫人都没有骂他渣男,别人还骂个啥劲?

在那时,胡秋霞也算是过着“上等人”的日子,张恨水尽管和她分居,但每个月都会定时去看望她和孩子们,还带他们下馆子等,孩子们都以有这样的老爹为荣。

子女们都不“嫌弃”老爹,外人还骂个啥劲?

胡秋霞与周南先后为张恨水生下13个孩子,多年来,3个老婆、13娃加上老母亲,这个大家庭的全部开销均是靠张恨水的稿费维持,也实属不易。放今天你试试看,谁用稿费可以养活这么一大家子?你不能不感叹张恨水的写作实力就是牛,在民国无人能敌!

然而,好时光不可能永远陪伴一个人。1948年,张恨水因脑溢血卧床不起,不能正常写作了,家中的收入开始变得紧张。而此时张恨水才53岁。

但毕竟张恨水那么多著作畅销,积蓄还是有的。只是当时国家还处在非常岁月,战火不断,经济不稳,张恨水想委托一位金融界的朋友将多年积蓄换成黄金,以维持后半生。然造化弄人,此人却不怀好意,居然卷款私逃,这让张家的生活彻底陷入了困境……

后来张恨水又患了中风等症,写作生涯基本停止,日子越来越窘迫。只能靠变卖房产勉强度日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1956年,爱妻周南不幸患了乳腺癌。尽管张恨水尽力为她医治,但还是在3年后离世了,年仅44岁。

周南养病期间,在老家的徐文淑也患病去世。疾病缠身的张恨水分身乏术,只能让儿子张小水带了700元钱回去处理后事。

周南死后,张恨水伤心欲绝,为她写了近百首悼亡诗,还经常拖着病体到墓园看望爱妻,对着墓碑往往一坐就是老半天……

在病苦、孤独、潦倒中,张恨水度过了人生的最后阶段。1967年2月15日,一代文豪张恨水在北京病故,享年72岁。

张恨水一生爱过,恨过,得意过,潦倒过,有欢乐,有忧愁,然而,只恨人生苦短,最终还是随风而逝,顺水而去,正如唐后主李煜所感慨的: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夜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张恨水以最恨水的方式,很无奈地走了。但他留下的那片爱情的“江湖”却不会消失,《紫玉成烟》《春明外史》《金粉世家》《京华春梦》《啼笑因缘》《秦淮世家》《八十一梦》等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并直接“催生”了琼瑶等人,为文学打造了一个美轮美奂、多彩浪漫的“言情”天地,将永不泯灭……

来源:说历史的女人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