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7字回应邀请俞敏洪、王自如,新播客24小时播放破2000万!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8-27 14:54 1

摘要:罗永浩晒出了他的播客数据,所有平台加起来,音频和视频的浏览量在一天之内超过2000万。网友看完有些惊讶,节目直接冲上了视频网站热榜第一。关注度也不少,微博有人专门讨论,相关话题分别累计上亿次浏览。热搜榜上出现超过30条和节目有关的信息。

罗永浩晒出了他的播客数据,所有平台加起来,音频和视频的浏览量在一天之内超过2000万。网友看完有些惊讶,节目直接冲上了视频网站热榜第一。关注度也不少,微博有人专门讨论,相关话题分别累计上亿次浏览。热搜榜上出现超过30条和节目有关的信息。

首期播客24小时播放超2000万

《罗永浩的十字路口》这个播客属于新项目,上线时间是8月19号中午。嘉宾找的是理想汽车的CEO李想。两人谈了3到5小时,交流内容涉及创业方面的话题,还谈到了行业情况和人工智能相关的发展趋势。很多人说,这些都是可用的信息,说出来就能用,没什么空泛的聊天。

节目还没结束,罗永浩自己说后面会请更多行业里比较有影响的人来聊,在科技、人文,还有选择的问题方面都包括在内。嘉宾会继续更新。第二期嘉宾定了,是小鹏创始人何小鹏,上线日期是8月26号中午。可以看到开头就请了汽车圈重要的人物。

第二期嘉宾是何小鹏,已定档

回到以前的事情。2014年,王自如那时候在做ZEALER,他发布了锤子T1的测评报告,说了很多产品的问题。罗永浩没有同意,他在网络上直接发文回应,说王自如的负面测评拿钱才做。然后,两人就在视频网站上直播对话,时间就是8月27号,差不多聊了3个小时。罗永浩很会反驳,把所有测评里的说法都一一回应,直播里还说了一段引发网友热议的话,之后被人反复提起。

2014年直播对话,王自如与罗永浩当面辩论3小时

这场争执之后,他们没在公开场合再次合作。王自如后来去了格力,还离职了,ZEALER也没做了。到今年6月,他又说准备开始新创业方向,打算去人工智能领域。

之前罗永浩在新东方做老师,教过GRE,俞敏洪也认识他。两人关系曾经比较熟悉,可是罗永浩离职后逐渐淡了。去年12月罗永浩发了好几条微博,表达对俞敏洪和东方甄选的不认可,觉得董宇辉的待遇很不合理。他批评公司,对俞敏洪也直接说了点。后来董宇辉离职,罗永浩直播时评论说,董宇辉这样做,就是用自己赚的钱换回属于自己的东西。

罗永浩公开批评俞敏洪和东方甄选,支持董宇辉

说说罗永浩自己的工作路径,一开始新东方老师,后来创办锤子科技。拉到的钱不少,公司运营到后来出现资金问题,最终公司没能继续下去,他需要偿还的债务大概有6亿。8月26号,他公布自己关于还债的最新数据,已经还了8。24亿。他自己说比当初说的还多,主要是因为涉及官司,产生了额外的赔付,还有滞纳金,导致新增差不多1亿的债。到2022年底又出现了新问题,也有新的欠款。

罗永浩已还债8。24亿元,远超原先预估

关于行业里的回应方式,罗永浩没有选择继续和几个人纠缠不清,他在节目里直接表态,很多话题没有必要继续聊。他这么做实际就是一种商业做法,既维持了自己的习惯,也没有去专门吸引关注这样的话题。

节目内容能看出来,他想要交流的是和创业、技术相关的经验和视角。邀请嘉宾都是行业里有发言权的,节目重点在这些方面。在这个播客里,没有着重个人间的冲突。

节目以行业话题为主,未蹭个人恩怨流量

现在中国行业的讨论方向也出现变化,以前大家都看个人纠纷,现在更倾向于正面对话。罗永浩现在的节目也是这样,不去制造争议,专注做事。有人看了他第一期内容之后也发现,节目受欢迎是因为提供可用的信息,不是因为炒作。现在的商业内容更规范,网友也喜欢这样形式。

这些案例,有罗永浩从老师到创业再到还债,也有他和行业嘉宾的对话。有人批评,有人支持,每一步都走出来了新的工作方式。节目数据高了,说明这种做法能被认可。至于后续播客内容,还会陆续更新。

罗永浩和过去的人和事已经有了新的距离。节目以交流实际经验为主,内容不偏向个人纠纷,话题不断扩展。看上去他对嘉宾资源的安排也有条理,先后邀请汽车行业的负责人,平台数据不断增长。内容往技术和行业实际靠近。很多人都在关注下一期嘉宾,也希望听到更多话题。

首期节目统计出来,播放量和浏览人数都不少。网友看了也有反馈,谈创业、技术、选方向交流的内容,吸引了行业里的关注。节目形式在现在媒体环境里比较受欢迎。未来播客会持续更新,也许会出现更多领域里的嘉宾和话题。网友讨论也会继续,数据会有变化。

节目刚上线时,各个平台的数据一次性暴涨。内容本身的调整把焦点放在行业视角,话题展开到技术和管理。嘉宾选择也显示了罗永浩的资源。

节目没怎么参与个人冲突,只是专注谈实际内容。这种做法让节目的关注度提高。有人觉得播客已经成为行业交流的新方式。嘉宾都来自行业第一线,交流内容关乎行业发展。这个变化有迹可循。聊天主要讨论新技术、创业经验。嘉宾阵容后面还会增加,覆盖更多话题。现在大家对行业和创业内容的关注度在提高。主持方式也逐步适应大众需求。至于个人之间的冲突和意见,逐渐淡出视线。

节目推动了行业对更多深度内容的关注。数据的变化反映了观众的实际兴趣。未来节目内容仍将保持更新,可能会吸引更多领域和行业的人物。内容风格将会围绕实际、行业趋势和可用经验展开。

来源:科技蜜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