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安谈算法:要从无意识地刷手机,转变为有目的地用手机

摘要:将【一本政经】设为“星标⭐” 及时收到文章更新近年来,互联网上出现一些“一夜爆红”的现象,从到“菏泽树哥”郭有才,到“电子榨菜”听泉鉴宝,再到“听劝理发师”晓华,这些“素人”以惊人的速度走红,算法也因此被热议。网红真的仅靠算法就能捧红吗?算法在其中扮演着怎样的

将【一本政经】设为“星标⭐” 及时收到文章更新近年来,互联网上出现一些“一夜爆红”的现象,从到“菏泽树哥”郭有才,到“电子榨菜”听泉鉴宝,再到“听劝理发师”晓华,这些“素人”以惊人的速度走红,算法也因此被热议。网红真的仅靠算法就能捧红吗?算法在其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在最近的一期播客节目中,主播曹柠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张志安教授围绕网红现象与算法使用,进行了一场深度对话。对于公众担忧的信息茧房问题,张志安建议,我们要从无意识地刷手机,转变为有目的地用手机,有意识地选择多元内容,灵活切换使用不同的互联网平台,从而把握信息的主动权,拓展我们的视野。对于人工智能技术,他认为不必因为害怕,而回避使用新技术。01.社会共鸣是网红走红的密码曹柠:今年有个现象,一些之前未受关注的网红,从短视频平台火到其他平台,引发全民关注,例如郭有才、于文亮、闻会军、王妈、理发师晓华等。张老师,您之前关注过吗?他们如此普通,为何能红?张志安:我只关注了其中一部分。这些素人基本都有共同的特点,即“真实场景+情绪价值”。首先,这些素人大多是普通人,大家一看他们的生活场景就觉得非常真实,容易有代入感。其次,他们的某条视频或者某系列视频提供了情绪价值,甚至能帮助大家克服“平凡羞耻症”。此外,他们从普通人逆袭为网红,这样的故事符合了网民的期待。以郭有才为例,他出身草根,其歌唱风格具有独特的文化差异性,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怀旧复古情怀。与此同时,他的个人经历生动地诠释了普通人渴望被关注、被认可的逻辑。情绪是这些网红景点和人物走红的重要因素。不论是爆火的哈尔滨,亦或是淄博烧烤,生活化的场景能够满足人们的情绪需求。理发师晓华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她的个人技能和真诚服务的态度,提供了情感上的触发点。烧烤、手工艺或歌唱,这些因素看似平凡,却能深刻触动人心。曹柠:之前我看到有分析说,这些素人网红之所以能红是有平台在捧他们?平台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张志安:人们不理解,所以倾向于想象其背后有暗箱操作,但事实并非如此。仔细分析,他们的走红与人们的情感结构和社会需求紧密相关。比如理发师晓华的成功在于她能够“听懂”并满足顾客的需求,而不是单凭自己的主观判断去理发,也不推销办卡。平台更像是一片土壤,或者广场,为创作者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在这样的环境下,草根网红的涌现往往是自然而然的结果。平台的角色不是造神,从理论上说,平台也没有这样的动机,没有必要去刻意制造“明星”。首先,这些走红的人有很强的偶然性,平台无法精准预测谁会走红。其次,如果平台偏向于某一种类型的内容或创作者,可能会“得罪”其他类型的创作者,这不利于平台的公平性与多样性。因此,平台更倾向于鼓励多元化的内容,提供公平展示的机会,而不是将资源集中在少数头部创作者上。曹柠:面对陌生与令人不适的复杂世界时,人们常常会借助阴谋论或隐喻来寻求解释。就拿郭有才、理发师晓华来说,外界曾纷纷猜测,他们是否是被流量刻意选中才得以爆火。说实话,最初看到这些素人迅速走红时,我的第一反应也是错愕与惊讶,甚至涌起审丑的冲动。但仔细想来,我对很多情况并不了解。一方面,我对算法的运作原理知之甚少;另一方面,我也未能深入理解这个丰富复杂的世界。当那些陌生的事物如汹涌浪潮般扑面而来时,或许这恰恰是契机,促使我们反思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而我还挺乐意沉浸于这种反思过程之中,有点像在赛博空间中田野调查。曹柠:前两天,李子柒复更,引爆互联网,曾经的“顶流”创作者,重新回到大众视野,再次证明“内容为王”。一方面,我们希望看到更精致的内容,另一方面,我们又渴望看到普通人的生活。曹柠:您对于信息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有所追求,但我也了解到有一部分人,他们只对特定领域感兴趣。如果一个人只关注某几类内容,并且这满足了他的需求,他对其他内容没有实际需求,那倒也无妨。问题在于,如果一个人需要多样化的内容,但他在社交网络上的接触信息却过于单一,这就会形成矛盾:线上内容获取的单一化与线下生活对知识多样性的需求之间的冲突。该怎么解决?张志安:我相信,如果一个人真面临这样的矛盾,他最终会做出调整。关键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信息平衡点,既能满足个人兴趣,又能满足实际生活和工作的需求。曹柠:有时我会遇到两种矛盾的情况。其一,我知道太多本无需了解的事物,这无疑加重了大脑的负担。其二,窄化现象。我与比我年轻的学生交流时,时常会冒出一个微弱的声音:“他怎么连这都不知道?” 但我又会立刻提醒自己,他们或许在其他方面有着极为精深且丰富的知识。过去人们注重知识的广度与全面,现在更专注于知识的深度,这或许会成为未来知识分布的一种趋势?张志安:或许也不必如此悲观。关于 “知道” 这一问题,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知道自己不知道”。比如你翻阅报纸时,跳过财经版,直接看娱乐版,但你清楚自己对财经并不了解,这便是知道自己不知道。第二种是“知道自己知道”,你通过与他人交流、自身的阅读与思考,能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对某个问题是知晓的。令人担忧的是第三种情况“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人一直在接触某一领域的内容,却自以为对其了如指掌,实则不然。我们面临着一个关键问题,即如何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转变为“知道自己不知道”,进而迈向“知道自己知道”,其中离不开信息的拓展以及与他人的交流互动。总体来说,我们在评判自身时,不妨更加严格一些;而评判他人时,则应秉持宽容的态度。曹柠:对于技术,有乐观者主张拥抱适应,亦有保守者主张敌视抗拒。双方对立无对话,我们寻不到中间路,便陷入迷茫与无力状态,不知如何应对技术复杂局面,您觉得该如何是好?张志安:无论是极致的乐观还是极致的抵触,都是不必要的。依据新技术创新扩散过程,人们面对一项新技术通常会历经三个阶段:起初极易过度乐观而欣然接纳,随后察觉到其负面性便展开批判,直至第三阶段开始理性地予以接受。总体上呈现出从过度乐观转向过度悲观,最终达至理性看待的过程,这是人们在社会实践进程中逐步接纳技术的必然路径。我个人对于新技术总体秉持审慎且开放的态度,理解与应用技术是首要任务。至于未来人们是否会更倾向于依赖生成的虚拟情境去认知现实,我认为大概率不会。毕竟人类的生活根基在于现实交往,人们需要亲眼目睹花朵绽放,嗅闻馥郁芬芳,感受微风轻拂,在自然中与他人亲近互动。再多的虚拟技术,都无法取代线下交流所带来的独特体验与真切感受。本文首发于中国新闻周刊头条号,原文标题《曹柠对话张志安:不必害怕,怎样学会与算法共处》,点击原文可上小宇宙收听播客。友情提醒:因为微信公众号平台改变了规则,请在阅读后点击“在看”并加星标,这样才能在下一次推送时及时收到本号文章。原标题:《张志安谈算法:要从无意识地刷手机,转变为有目的地用手机》

来源:真心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