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打开冰箱,一股混合着昨晚剩菜和新鲜水果的谜之气味扑面而来,抽屉里的叶子菜已经蔫得不成样子...你是不是也受够了这台"大冤种"冰箱?
打开冰箱,一股混合着昨晚剩菜和新鲜水果的谜之气味扑面而来,抽屉里的叶子菜已经蔫得不成样子...你是不是也受够了这台"大冤种"冰箱?
我家前前后后换过3台冰箱,从3000块到13000块的都用过。今天不说复杂参数,作为一个踩过无数坑的过来人,告诉你哪些功能是「用了就回不去」的真香配置!
我至今记得第一台直冷冰箱带给我的痛苦:每周都要上演一场「人冰大战」,拿着菜刀和热水壶对着冷冻室里的冰坨子又凿又烫。最崩溃的是有一次铲冰太用力,直接把蒸发管凿漏了,制冷剂全跑光!
必选功能:风冷无霜
现在市面上的风冷冰箱,真的是解放双手。它通过内置风扇把冷气吹到各个角落,温度均匀不说,最重要的是永远不用除霜!你想想,大夏天的谁愿意蹲在冰箱前吭哧吭哧铲冰?特别是家里有老人的,这个功能必须是首选。
很多人买冰箱只看重制冷,却忽略了保鲜才是核心使命!我做过一个实验:同一批草莓,放在我旧冰箱里第三天就开始长毛,而放在有控氧保鲜功能的新冰箱里,第五天还新鲜如初。
必选功能:三控保鲜(控温+控湿+控氧)
控温: 温度波动不能超过±0.5℃,忽冷忽热最伤食材控湿: 抽屉能独立调湿度。绿叶菜要高湿(90%),蘑菇要低湿(45%)控氧: 降低氧气浓度,减缓食物氧化(适合存放果蔬)我家那位是个海鲜爱好者,每次他买了鱼虾放冰箱,接下来一个星期全家都得享受「海鲜盛宴」——连冰淇淋都能吃出股鱼腥味!
必选功能:双循环/多循环系统
简单说就是给冷藏和冷冻各配一套独立的"空调",冷风不互通,从根源上杜绝串味。现在很多冰箱还配备了EPT净味技术,通过内置催化剂分解异味分子。实测放在里面的榴莲,2小时后味道就基本消失了。
冰箱里平均每平方厘米有1140万个细菌!特别是李斯特菌,在低温下还能活跃繁殖。家里有宝宝的我,每次看到孩子直接从冰箱拿水果吃就提心吊胆。
必选功能:抗菌净味系统
现在主流的技术有:
DEO净味: 基础净味,主要针对异味T.ABT抗菌: 天然碧玺石释放负离子抗菌EPP全空间净化: 能同时实现杀菌、除毒、去味多花这几百块钱,相当于给全家买了份健康保险!
上周我家宴客,提前囤了一堆食材。临走前突然想起冷冻没调强,直接用手机APP把温度调到-24℃急冻模式。回家时牛排已经冻得恰到好处,直接切片下锅,宾客都夸专业!
必选功能:真正实用的智能控制
不是那种华而不实的语音聊天或者刷视频,而是:
远程调温: 人在外面也能调节温度食材管理: 录入食材后会自动提醒保质期故障自检: 出现问题手机直接报警,不用等冰箱彻底罢工一人居:200-250L
两口之家:300-400L
三代同堂:500L以上
记住: 买大不买小!现在疫情反复,谁家不得囤点货?
对开门: 好看但耗电,开门冷气跑一半
十字门: 分区合理但冷冻室空间小
法式四门: 强烈推荐!上面冷藏对开,下面大抽屉冷冻,整只羊腿都能塞进去
冰箱是家里唯一7×24小时工作的电器。一级能效比三级能效一年能省下一台空调的电费!而且用的是变频压缩机,噪音小得多。
经过多方对比,我最后选了款法式四门、双循环、带EPP净味、一级能效的型号。买了半年,最大的感受就是:
蔬菜水果保鲜时间明显延长再也没有除霜的烦恼冰淇淋终于只有甜味没有怪味电费确实降了(每月少20多块)买冰箱千万别只看品牌和价格!很多上万的冰箱核心功能缩水,净整些花里胡哨的智能屏忽悠人。
记住我这句口诀:「无霜是基础,双循环防串味,好保鲜是核心,净味健康不能少」。
你家冰箱最让你头疼的是什么?是结霜、串味还是保鲜差?
欢迎在评论区吐槽,我帮你看看该怎么解决!
来源:石榴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