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5月1日开馆至8月26日,深圳科学技术馆累计接待观众超160万人次,其中常设展厅接待量超109万人次,约半数观众来自广州、香港、北京等地区和城市。“特意从香港带孩子来,没想到科技能这么‘近’,孩子摸得着、玩得懂,这趟值了!”家住香港的林女士边陪孩子操作展项边
8月26日,被观众亲切称作“大飞船”的深圳科学技术馆,迎来开馆100天。这座科普新地标以出色的运营成果,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百日答卷”。
深圳科技馆暑期日均客流达2.5万人次。
自5月1日开馆至8月26日,深圳科学技术馆累计接待观众超160万人次,其中常设展厅接待量超109万人次,约半数观众来自广州、香港、北京等地区和城市。“特意从香港带孩子来,没想到科技能这么‘近’,孩子摸得着、玩得懂,这趟值了!”家住香港的林女士边陪孩子操作展项边说。事假期间,场馆日均客流达2.5万人次,人气攀升的同时,整体服务好评率稳定在90%以上。
深圳科技馆开展2800余场科普讲座、互动实验。
人气之外,深圳科学技术馆更让科技知识“活”了起来。围绕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热门领域,场馆接连开展科普讲座、互动实验等活动2800余场,吸引23万观众深度参与。“以前只在课本里了解‘人工智能算法’,今天亲手调试机器人,才真的懂了啥叫科技!”刚结束互动实验的初中生杨同学眼里满是兴奋。馆内文创商店、特色餐饮等配套也同步运营,“买个机器狗,吃份‘星球蛋糕’,连细节都透着科技感。”来自北京的游客张先生笑着展示手中的文创产品。
这份奇迹,既藏在“接地气”的展项里,也藏在巧思设计中。观众总能在馆内找到熟悉的“深圳印记”:华大基因的测序成果、华为鸿蒙的交互体验、鹏城实验室的前沿技术,“深圳的科技不是高高在上的,是能走进科技馆、走进生活的!”从事教育行业的周女士感慨。作为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协同发展的重要载体,深圳科学技术馆的百日运营,充分展现了城市科普事业的强劲活力。
这份活力还将持续延续。针对即将到来的七夕节和9月全国科普月,深圳科学技术馆精心策划了系列特色活动,以“科技+”模式解锁更多科普新体验。七夕期间(8月29日),场馆将推出科学季盲盒、“星穹之约”打卡任务、AI心动实验室等活动,观众可参与AI绘律、3D打印玫瑰制作等互动,还能体验“最坚固的鹊桥”科学挑战,感受传统文化与科技的碰撞。
9月,广东省首届“全国科普月”深圳分会场活动即将启动,深圳科学技术馆也将开启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活动涵盖科普研学成果展、科学盲盒季、科普互动答疑、科学家精神展示等,还将联动腾讯、华为等科创企业举办开放日活动,推出久久公益节及青少年科普阅读行动,让全民在趣味体验中感受“科学如此好玩”。
光明新闻全媒体记者 林彦君 通讯员 霍志欣 文/图
编辑 汪文成
本文来自【宝安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