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克利夫兰诊所成功完成全球首批经颈入路机器人辅助高清可视主动脉瓣置换术,4名年龄在60–74岁的患者接受了这一创新术式:其中1例植入了免缝合的 Perceval Plus 瓣膜,3例植入了新一代 Inspiris Resilia 生物瓣。在 Core
目前国内所谓微创心脏手术,只算小切口或胸腔镜辅助手术,不能算真正意义的微创手术,甚至算是小切口巨创手术,延长了病人的体外循环时间,只是为了切口小。
但是真正意义的微创时代来了。
AVATAR(Advanced Videoscopic Aortic Valve surgery by Transcervical Approach using Robot assistance)
2025年,克利夫兰诊所成功完成全球首批经颈入路机器人辅助高清可视主动脉瓣置换术,4名年龄在60–74岁的患者接受了这一创新术式:其中1例植入了免缝合的 Perceval Plus 瓣膜,3例植入了新一代 Inspiris Resilia 生物瓣。在 CoreVista® 机器人赋能平台的支持下,手术团队通过颈部小切口完成了主动脉瓣的完整切除与置换。患者术后恢复迅速,多数在术后第3–4天即可出院,一名患者在术后1周恢复健身锻炼,另一名患者3周后重返农务。这个伟大的成功将如日中天的内科医生的TAVI手术面临严重的危机。外科医生在这个微创时代第一次打败了内科医生。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因为无需开胸、恢复迅速的特性,在国内已经是十分红火,感觉外科医生都快失业,有生存危机。
在中国很少有病人考虑到远期效果,近期不错,就很好了。但是TAVI的技术本质是在不切除病变瓣膜的前提下“带病植入”,残留的钙化瓣叶和不规则瓣环,会对血流动力学、瓣膜固定稳定性产生长期影响。TAVI的瓣周漏是常态,甚至有医生说没瓣周漏就不叫TAVI,起搏器依赖率是SAVR的数倍,而远期耐久性仍缺乏十年以上的充分数据。对寿命预期二三十年的患者而言,这些风险可能在未来成为新的负担。
此次克利夫兰心外科突破在于:能否在创伤控制上接近TAVI的同时,保留外科清除病变、优化血流动力学的优势!具体方案:机器人辅助 + CoreVista 平台 + 免缝合瓣膜!
优势明显:1.解剖学优势:升主动脉与颈部胸廓入口距离近,手术路径短直,避免了劈开胸骨或穿越肋骨的创伤。
2.手术学优势:切口仅约3–5 cm,配合 CoreVista Retractor 系统和机器人操作,可在深窄手术野中完成清创与缝合27–29。
3.患者获益:避免胸骨愈合,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生活质量改善明显
4.战略意义:兼顾 TAVI 的微创体验与 SAVR 的长期疗效,未来有望拓展至更多结构性心脏病手术。
经颈入路不仅是技术上的创新选择,更是外科微创打败内科微创起始。
AVATAR战略意义与和常规心脏主动脉瓣膜置换以及内科TAVI短板的对比
不同主动脉瓣置换术式的综合特征对比
克利夫兰诊所的经颈机器人AVATAR手术,这次是真正意义上的微创手术,证明外科在TAVI时代并非只能退守。它通过精准的病例选择、技术融合和外科原则的坚守,在微创与长期疗效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对于国内正在快速扩张的TAVI实践,这是一种值得认真讨论的技术信号。它预示着未来心脏瓣膜治疗将走向一个新格局:在患者生命周期管理中,不再是“微创 vs 耐久”的二选一,而是通过技术融合,实现两者兼得。
来源:小向医生聊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