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2024还没结束,“摊上大事”的张译,就给影视圈演员敲警钟

摘要:挑剧本时的一走眼,就埋了祸患,《他是谁》播完一年,负面舆情彻底爆发,资方、剧组、平台全躲起来“踢皮球”,反倒演员张译被推到风口浪尖处,受舆论炙烤。

皆说好演员不进无福剧组,否则就如张译现在的尴尬境地。

挑剧本时的一走眼,就埋了祸患,《他是谁》播完一年,负面舆情彻底爆发,资方、剧组、平台全躲起来“踢皮球”,反倒演员张译被推到风口浪尖处,受舆论炙烤。

摊上大事的他,给影视圈所有演员敲响警钟。

其实在播时,张译就被骂惨,刚演完安欣,又演刑警,如出一辙的轴、执拗,非常之光伟正,没啥新意,很模式化。

再加剧情拖拉,后期黏稠的爱情戏码使劲把悬疑剧集里塞,离题万里。

到结局,案子都没破,一行文字潦草交代,气得观众连夜差评:打一星都弥补不了这剧对我智商毫无遮掩的侮辱

张译跟狂飙剧组恩怨的瓜,还没吃明白,又被他是谁剧组给绊住脚,悬案家属指名道姓的喊话张译,就如一道惊雷,炸醒原本平静的娱乐圈。

这剧能在当时制霸收视榜,一方面是沾了狂飙的光,另一方面就是借着“南大碎尸案”这桩悬案大肆吆喝。

没破的悬案,自带神秘感,且首次被改编成影视剧搬上荧幕,悬疑爱好者们一拥而至。

拍得的确写实,细节、地点都遵循现实,受害者“爱青”被谐音成“爱芹”。

网络上能搜罗来的案件信息,剧里都做到还原。

但为增加戏剧性,编剧便在剧情上“添油加醋”起来,比如虚构逝者私生活,安排床第之间那些情节丰富故事线。

这样的拓展,违背现实,不明缘由的老百姓看剧后,再关联起现实案件,就可能会说:哦,原来她当年是这样一个人

看剧人图一乐呵,可对当事家属而言,无异于把结痂的伤疤狠狠撕开,再无情得往上面撒硫酸。

低调的维权,换来的是资本的傲慢,穷途末路之际,势单力薄的小老百姓,只能叨扰张译,这才捅到网上,借着他的影响力抗衡资本。

这一试,果然奏效,一会功夫就成热门话题,千万网友围观。

看家属娓娓道来前因后果,言辞恳切,却又掷地有声,洋洋万言,提取关键信息点,则是:

“没有授权,不符事实的改编属恶意消费,片方就“耍流氓”式的耗着,拒不道歉,提张译的名字,是想让他以正义之士的身份来主持公道,加速官司的推进。”

通篇没有对张译本人的冒犯,或恶语相向,质朴真诚,用词委婉,却遭到粉丝群体不分青红皂白的“围剿”:

故事由编剧提笔而作,剧作是出品方拍摄发行,平台担任传播的角色,冤有头,债有主,演员只是照着本子演,何罪之有,牵连他不就是赤裸裸的道德绑架吗?

很欣赏一个评论:“惠不及则祸不及。

片酬鼓了腰包,是利也拿,名也得,一条船上的人,怎能摘得干净,接了这个角色,咬了这口馒头,遇见弱者被欺,帮个理,乃分内之事,更何况公众人物,理应起正能量作用。

与其责难家属难为无辜的张译,不如集合起来施压资方,把事解决,各得其所,也顺势给内娱上一课:改编的边界不能模糊

张译摊上这事,也算给所有演员提了个醒,别再盲目选角,囫囵吞枣的演完一部接一部,该好好掂量剧本的质量。

当然,演员也是被动的,尤其像张译这类执拗的演员,很低调,就跟老黄牛似的吭哧吭哧只拍戏,简直劳模,全年无休的无缝进组。

很少亮相名利场,尽管露面,也是一副不精世故的纯真样。

名声是响,但是被观众赋予的,资本跟前,没啥大能量,甚至没筹码与之匹敌,或许他有颗正义之心,但身处娱乐圈这酒池肉林,也得权衡利弊,最忌头脑一热、意气用事。

这次,当事家属把他高高架起,想必他处境两难,也是为啥缄口不言的原因,沉默实为“保身之道”。

像是跟狂飙剧组闹别扭,都被冷落到旁人看不下去的程度。

演员表被除名,海报位置被挪至角落,同剧组演员含沙射影的膈应他,提名奖项这喜事,也略掉张译名字,刻意不提的感觉。

剧组都敢这般轻看他,若得罪平台,乃至影视公司,张译用17年摸爬滚打“熬”来的地位、资源,一夜间蒸发掉,都只是上位者点个脑袋的事。

这场突然刮来的风暴,张译如何应对,不得而知。

最后,希望这桩悬而未破的案子,有生之年能告破。

——end——

来源:八卦小学弟

相关推荐